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新城门户 核心引擎——潍坊高铁北站站前广场T型区域站城一体化设计

新城门户 核心引擎——潍坊高铁北站站前广场T型区域站城一体化设计

时间:2019-01-04 03:34:41

相关推荐

潍坊高铁北站位于城市创新发展带的北部,是城市发展轴拓展的核心地区,欲以高铁建设为契机,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及产业发展,打造高铁新城。它作为太石济青与津沪通道两大国家级发展轴的交汇点,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也是潍坊市未来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该片区将有济青高铁、京沪二通道、潍莱高铁引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R1线也将在此处换乘,共同构筑潍坊北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同时,实现铁路、地铁无缝换乘,市政设施配套一体化,同时也将承担疏解区域、市域和城市交通的重要职能。

本次设计范围为站前南广场的“T”形区域,共5个地块,中部3个地块性质为城市公园及广场,西侧地块为公交综合楼,东侧为长途综合楼。因高铁站北面上位规划尚未确定,近期不投入使用,故本次设计仅表达南广场范围,并预留与北广场的衔接方式。

潍坊高铁北站站前广场鸟瞰效果图

为了打造“具有适度开发、预留发展、超前规划”理念的高铁新城核心区站城一体地下空间,并发挥T形区域作为激活周边联动发展的引擎作用,最大化激发城市空间价值,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高铁新城门户,本次设计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四大设计理念。

站前广场实景照片

理念1 站城一体化开发

火车站地区将由原先相对单纯的对外交通集散地,转变为承载大量丰富城市活动的场所,站点也从区域交通节点升级为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并大量服务于城市通勤人口。因此,需进一步增强潍坊高铁北站在潍坊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特征鲜明的都市功能,营造智慧高效的城市服务空间。

在功能策划上,设计遵从高铁新城上位规划——以高铁站为核心的“三圈层”发展概念。本次设计范围以第一圈层交通换乘为主体,兼顾向第二圈层核心商务过渡,适当利用第三圈层引导人流,设置展示、文化与商业功能。

本案对站前广场T形区域进行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设计支撑其基盘系统,形成“一轴两翼,立体分流”的总体布局。“一轴”包括人行换乘、站前绿轴;“两翼”包括地下一层环路兼顾东西两侧公交长途地块,两侧商务地块后期发展需求;“立体分流”是充分考虑现有建设高铁站房标高并与之平接,实现人行流线顺畅,车库之间互相联通共享。设计从地下、地面、二层三个维度疏解高铁及周边地块的过境到发人群。

高铁站房与地下空间衔接剖面示意图

理念2 以人的活动与乘客换乘体验为核心

潍坊高铁站站前广场T形区域步行交通的两个核心磁极是高铁站城市通廊与未来轨道交通无缝换乘为主的南北向步行主轴,远期可以到达T形区域南侧文化建筑群,同时向东西两侧延伸,沿线适度发展南侧地下商业与公共空间。为提高多种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体验以促进公共交通的利用,设计通过设置站前换乘中心,以实施的高铁站房上下客为依托,在水平与竖向上组织交通流线,打造“高铁+轨道交通+公交+长途+出租车+社会车”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无风雨换乘,并控制步行换乘时间不超过6分钟。

换乘流线与人流导向示意图

换乘关系示意图

慢行系统与节点分析图

如何转变“交通人流”为“消费人流”是本案发掘提升地块价值的重要一环。设计将地下空间开发连接起地铁站厅及周边建筑,引入商业业态,形成一个风雨无阻、安全舒适的全天候地下步行体系,引入风、光、水、绿等自然元素,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慢行立体绿化空间。地下商业充分融入城市公共设施, 形成站前广场区、亲子活动区、文化展示区、时尚零售区、生活服务区及健身活动区等六大主题区。未来,交通枢纽将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承载丰富的城市生活,集聚多样的城市功能。

节点空间效果图

理念3 以交通为关键

为疏解未来高铁枢纽核心区巨大交通量, 需要建立地下、地面、地上三维立体交通系统。在站前核心区域打造地下环路系统,快速疏导到发人流,同时服务于周边商务区。T 型区域主要考虑过境分流、到发分流、商务地块通勤车流。承接上位交通规划,设计提出三级路网系统:第一级是市政道路,第二级是地下环路(地下联络道),第三级是大型地下车库内部主动线。

三级路网系统分析图

从不同尺度去分析各种车辆流线是否顺畅:从宏观城市角度,考虑出租车、社会车外围车辆进、出站流线规划,公交线路外围交通流线规划,长途客运车辆外围交通流线规划,分析车辆从城市到核心区域的到发关系。从中观核心区域,考虑出租车交通动线规划、社会车交通动线规划、公交车交通动线规划、长途车交通动线规划、VIP交通流线规划,分析各类车辆进出基地、停靠、等候的关系。从微观层面,结合人的开车习惯与人行系统的衔接,分析车辆各种转弯、落客、上客关系。

理念4 以景观建筑为载体

潍坊古称“鸢都”,景观设计以地域文化为源,以“鸢飞北城”寓意新城腾飞的祥庆意义。用场地中的立面流线模拟飞翔之势的高低起伏,也形成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和上下穿插的交通流线。塑造具有特质性标志兼具人性化的景观建筑共生场所,利用下沉绿地塑造活动场地,形成宜人舒适的人性化尺度空间,并通过植入多彩的活动体验、深刻的文化内涵、创意的绿色空间,激活周边人气活力。

景观结构分析图

地下慢行系统规划重点结合轨道站点、地下商业走廊、下沉广场等进行地下慢行空间一体化设计,沿着人行主动线设置一系列下沉广场,解决消防疏散问题的同时,作为地下商业展示的室外休憩空间,为场地聚集活力。

T型区域中轴线北望效果图

T型区域中轴线南望效果图

中轴线景观节点效果图

实景照片

结语

潍坊高铁北站的建设是潍坊市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架构的难得机遇。本项目以基于TOD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化设计为目标,以人的活动与乘客换乘体验为核心,以交通为关键,以景观建筑为载体,它终将成为支撑潍坊高铁新城核心区发展的新城门户与核心引擎!

潍坊高铁北站站前广场鸟瞰效果图

下沉广场与地下空间效果图

下沉广场实景照片

项目信息

业主:潍坊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山东省潍坊市

方案及深化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负责人:牛斌 陈君健 张智民

项目设计团队

建筑:周洁 陈君健 张智民 许俊杰 唐云杰 张琦 张锦松 王萌 宋宁曙 李家祺 何维

结构:刘晴云施志深 王鹏志 沈静潭

机电:王凌飞 刘向 张洁 郭金鑫 智丽萍

交通:李乐茹 何树林

景观: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293 8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8 500平方米

设计时间:5月-12月

想获知与主题相关的更多精彩内容吗?

思维碰撞,行业引领 | 国际视野下的TOD全过程开发论坛成功举办

济南CBD核心区地下空间设计,CBD核心区功能的复合式一体化开发

轨道交通7号线浦江耀华站(18-1街坊)地铁上盖一体化综合开发设计

站城一体化设计——青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上盖建筑设计标准》编制情况

涩谷大变身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打造一个真正的新生代枢纽——郭建祥访谈录

热点追踪: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工程实况

从吴中路十号线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看设计师的“源动力”——王慧访谈录

探索TOD2.0,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一期规划策略

最美的配角: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办公区工程

龙阳路站,现场面面观察

“破茧新生”: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及交通中心工程

创作巡礼之一: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丝路天山”创作巡礼,一带一路的国家门户/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创作巡礼之二:如何实现真正高效集约、灵活开放的航空枢纽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枢纽的典范

创作巡礼之三:吸睛又吸金,机场商业设计可以这么做!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告诉你

创作巡礼之四:定制自然、健康的绿色航空枢纽,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的绿色设计

创作巡礼之五:如何抵御地震、风雪灾害及偶然作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结构定制方案来解答

创作巡礼之六:聚贤能,汇众智:解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设计总包管理之路

撰文/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建筑事业四部 张智民

微信编辑 /《A+》杂志 张应静


来吧,加入我们!

欢迎投稿

版权声明

“AAAPLUS”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为《A+》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请务必注明出处,若有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请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谢谢!

如果觉得《新城门户 核心引擎——潍坊高铁北站站前广场T型区域站城一体化设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