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名医验案·内科疑难病名家验案1000例评析:糖尿病

名医验案·内科疑难病名家验案1000例评析:糖尿病

时间:2020-10-06 05:12:50

相关推荐

·

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临床多把糖尿病的病机归纳为:肾虚、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瘀血、脾虚湿阻等,下面就此分类治疗的各家病例分述于下。

第一节 肾虚类案

肝肾亏虚,虚阳上浮型

1.李良医案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患者,男,18岁。于1981年3月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伴形 营体消瘦,乏力等症,在县医院查空腹血糖17.2mmol/L,尿糖(++++),酮体阳性,诊为糖尿病。曾服D860(甲磺丁脲)、降糖灵与中成药玉泉丸2个月,疗效不明显,于1981年5月16日邀余诊治。症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动则气喘,步履困难,重着无力,眩晕耳鸣,口渴欲饮,小便频而量多,消谷善饥,虚烦不眠,夜梦易惊,查空腹血糖16.8 mmol/L,尿糖(++++),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辨证分析:肝主筋,藏血;肾主骨,藏精,精血充盛则腰膝强健,活动自如,今肝肾亏损,精不能化生气血以濡养筋骨,故腰膝酸软,步履困难,重着无力;肝肾阴虚,虚阳上浮故眩晕,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阴亏则耳呜,肾阴不足,固摄无权,则尿频量多;肾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为人体阴气之根,肾阴不足,胃阴亏乏,津液干涸而胃燥,故消谷善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故虚烦不眠,夜梦易惊。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阴津亏虚之征。四诊合参,证属气阴两伤,肝肾亏虚,虚阳上浮。治宜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佐以潜阳。用杞菊地黄汤加减:黄芪30g,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20g,茯苓10g,泽泻9g,丹皮30g,枸杞子30g,菊花15g,银花30g,天花粉30g,生地30g,生牡蛎30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30剂,6月20日二诊,“三多”症状明显减轻,精神振作,行走自如,耳鸣消失,饮食正常,夜已能寐,查空腹血糖10.1mmol/L,尿糖(++),舌稍红苔白,脉弦。知已获效,继服上方。 8月30日三诊,原方续服60剂,体重增加,“三多”症状消失,查空腹血糖5.2 mmol/L,尿糖(一),嘱停服汤剂,服杞菊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1年后追访,病情稳定。

肝肾气阴两虚型

2.邵生宽医案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9(2):21

患者,男,50岁,初诊日期1981年4月。近3个月来,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量多,疲乏无力,未诊治。其后右上腹皮肤生疖数处,经外科治疗无效求中医治疗。经化验检查,诊为糖尿病并发皮肤化脓感染。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数,空腹血糖10.5mmol/L,尿糖(+++)。中医辨证:肝肾气阴两虚,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方药:熟地15g,山药30g,山萸肉10g,菟丝子15g,续断10g,五味子10g,党参15g,茯苓15g,麦冬15g,黄精10g,甘草15g,黄芪15g,玄参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并肌注青霉素控制皮肤感染。治疗2周,皮肤感染痊愈,尿糖(+),继服上方1月后复查空腹血糖7.1mmol/L,尿糖阴性。又继服上方1月,病情稳定,后停止服药。数月后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自觉病情反复,查尿糖(++)、空腹血糖8.96mmol/L.仍以原方加味,服药1月后诸症消失,经多次查尿糖(一),血糖在正常范围。3年后随访,患者正常工作,病情稳定。

肝肾阴虚型

3.陈晓平等医案

《新中医》 1986(4):55

患者,女,67岁。初诊日期1982年3月1日。患糖尿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白内障。虽经服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一直控制不满意,来中医科就诊。症见:眩晕心俘,低热盗汗,口干烦渴,多食易饥,小便频数,面颊潮红,手足麻木,视物模糊,舌红少津,脉细数。查血压22.7/14.7 kPa,甘油三酯1.76mmol/L,空腹血糖13.4mmol/L,尿糖(++++)。中医辨证:肝肾精血不足,阴虚内热。治则:滋补肝肾,清热生津。方药:桑叶12g,桃胶12g,山萸肉12g,黑芝麻15g,冬瓜子、冬瓜皮各10g,扁豆10g,荔枝核10g,丝瓜子10g,川黄柏10g,粉丹皮10g,蚕茧5只,带叶南瓜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共服60剂, “三多”症状基本消失,仍有头晕、低热、盗汗、视物模糊、手足麻木,舌红,脉细数。宗上方减桃胶、荔枝核,加龟板、鳖甲各10g,黄芪、生地、熟地各15g,枸杞子9g,再服40剂。诸症基本消失,空腹血糖6.0mmol/L,尿糖(一),随访半年,病情平稳。

肾阳亏损,命门火衰型

4.马骥医案

《中医杂志》1986(11):16

患者,男,67岁。初诊日期1977年10月10日。罹患糖尿病4年,曾用西药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显。现症:小便清利而数,入夜尤甚,腰膝酸软,四末清冷,精神萎靡,尿有余淋,上浮泡沫,体重减轻。舌淡苔滑,脉沉微弱。检查:血糖16.8mmol/L,尿糖(+++)。中医辨证:肾阳亏损,命门火衰。治则:温补命门,益气扶阳。方药:熟地黄、炒山药各20g,覆盆子、巴戟天、菟丝子、山萸肉各15g,五味子10g,制附子8g,炙黄芪25g,缩砂仁5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52剂,诸症好转,血糖11.8mmol/L,又继服20剂,血糖降至6.7mmol/L,尿糖(一)。随访8年,病情稳定。

肾虚不固型

5.蒋天佑医案

《黑龙江中医药》 1982(2):26

患者,女,32岁。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乏力20天就诊。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量多色清,夜尿每晚3~4次,多食,大便先干后溏,体重减轻,舌质暗红,薄白苔,脉沉细。有糖尿病家族史。化验检查:空腹血糖8.4mmol/L,尿糖(十)。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辨证:肾虚不固。治则补肾温阳。予金匮肾气丸加味作汤剂服用:熟地12g,山萸肉9g,山药30g,丹皮9g,茯苓9g,泽泻6g,肉桂9g,附子9g,覆盆子12g,天花粉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2剂,口渴减轻,小便每晚1次,大便正常。又服4剂,每天饮水量由3000ml减为1500ml,日食量由750g下降为400g。综上方加金樱子15g,女贞子15g,又服12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血糖、尿糖均正常。

脾肾两虚型

6.邱祖萍医案

《江苏中医> 1988;(10):18

患者,男,65岁,初诊日期1985年10月6日。因烦渴多饮、多尿、消谷善饥,时自汗出3月余,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而转本院诊治。诊见形体消瘦,舌质胖嫩微红,苔薄黄,脉滑偏数。检查:空腹血糖20.2mmol/L,尿糖(++++),尿酮体阴性。中医辨证:脾肾两虚,兼有郁热。治则:温肾健脾。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淡附片10g,上肉桂3g,仙灵脾15g,大熟地12g,怀山药20g,山萸肉12g,绵黄芪30g,制苍术10g,玄参15g,肥知母10g,云茯苓12g,生鸡内金20g,建泽泻10g。水煎服,日1剂。10月25日复诊,自诉自汗已止,口渴诸症亦有好转。空腹血糖10.2mmol/L。尿糖阴性。舌质淡,脉沉细,宗原方去知母,加太子参30g,续服10剂。10月8日三诊,患者已无明显自觉症状,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尿糖阴性。继以金匮肾气丸固本治疗,随访半年病情平稳。

评析

中医认为消渴的病机为肺胃燥热,肾阴亏虚,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滋补肾阴为消渴病治疗的重要治法。李良案为肾阴虚内热之证,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治疗。本方补中有泻,既养阴又泻火,正如《医方论》所说:“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泻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清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淡渗健脾以和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萸肉、茯苓、山药、熟地均有降低血糖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肾阴亏虚为主要表现的消渴,效果确切。

邵氏案属肝肾阴虚、气阴两伤,故用固阴煎为主,同时加黄芪、党参益气,共奏滋补肝肾益气之功。马骥教授案为肾阳亏损,命门火衰,故方用金匮肾气丸,有“菩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旨,《医贯》对本型消渴论述更为精当:“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原,使火在釜底,水火既济,气上熏蒸,肺受湿气而渴疾愈矣”。

第二节 气阴两虚类案

气阴两亏型

1.施今墨医案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患者,男,56岁。病已经年,口干思饮,食不知饱,小溲如膏,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在某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诊为糖尿病。舌质红不润,脉豁大三部皆然。辨证立法:燥热为害,三消全备,缘以平素恣欲,喜食膏腴,郁热上蒸,则口干欲饮,胃热则消谷善饥,病及下焦,则小溲如膏。脉豁大,元气已伤,证属气阴两亏,治宜益气为主,佐以养阴生津。处方:西党参15g,生黄芪30g,绿豆衣12g,生熟地各10g,怀山药60g,五味子10g,金石斛10g,天门冬10g,南花粉18g,鲜石斛10g,麦门冬10g。二诊:服药7剂,诸症均减,小便已清,食量渐趋正常,仍易疲倦,大便时干燥,仍宗前法。处方:西党参15g,生黄芪60g,五味子10g,怀山药60g,晚蚕砂10g,天门冬6g,瓜蒌子10g,火麻仁12g,麦门冬6g,瓜蒌根10g,油当归12g,生熟地各10g,肉苁蓉18g,绿豆衣12g。三诊:服药6剂,诸症均减,血糖、尿糖均已恢复正常,精神健旺,但多劳则疲乏无力。改丸药:金匮肾气丸,每日早晚各服10g,大补阴丸,每日中午服10g。

血燥阴亏,气血双损型

2.施今墨医案

《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患者,女,40岁。病已半年,口渴恣饮,小便频多,浮如膏脂,面部时觉发热面赤,头如冒火,大便干,有时阴痒,闭经已1年,尿糖(+++)。舌苔淡黄,脉数。辨证立法:口渴恣饮,为燥热伤津。面赤而热,为血中伏火。津枯不润,大便干结。热伤肾阴,肾失封藏,溲如膏脂。血燥阴伤,气血双损,冲任失调,年40而经闭,脉数为虚热之象。证属血燥阴亏,气血双损。治宜养血滋阴,清热生津,佐以益气。处方:白蒺藜10g,生熟地各10g(酒炒),生黄芪30g,沙苑蒺藜10g,金石斛15g,怀山药30g,朱寸冬10g,野党参10g,天花粉15g,润元参12g,五味子10g,绿豆衣12g。引:猪胰子1条煮汤代水煎药。二诊:服药12剂,诸症均大减轻,拟添加调血药味常服。处方:酒川芎5g,茺蔚子10g,生熟地各10g(酒炒),全当归10g,玫瑰花6g,生黄芪30g,台党参12g,厚朴花6g,怀山药30g,泽兰叶6g,东白薇6g,五味子10g,润元参12g,白蒺藜10g,桑寄生24g。

肾阴亏虚型

3.赵锡武医案

《中医杂志》1992;(1):14

患者,男,52岁,初诊日期1980年1月12日。主诉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一年半。患者于1978年6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日渐消瘦,经检查血糖、尿糖,确诊为糖尿病。虽服优降糖等,但常因饮食不节,心情不愉快而加重。近日觉口渴甚,饮水多,主食控制在每日350g,大便干,尿多,气短无力,时有心悸,舌暗红,苔薄白,脉虚无力。查空腹血糖10.8 mmol/L,尿糖定性(+++)。西医诊断:糖尿病(Ⅱ型)。中医辨证:肾阴亏虚,不足以润肺养心而生内热,久而气虚。治宜滋补肾阴,清胃生津,清心养阴,佐以补气。方药:生地24g,麦冬18g,当归6g,天花粉18g,葛根10g,生石膏24g,知母6g,甘草3g,党参30g,五味子3g,黄芪30g,茯苓10g,水煎服,每日1剂,停用西药。上方服14剂,诸症好转,再加元参12g,黄连6g。继服50剂,诸症消失,血糖、尿糖正常。

阴虚热盛型

4.章真如医案

《消渴病中医防治》

患者,男,65岁。患者于1980年秋季,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咽喉干燥,口渴欲饮,继之全身酸楚,肢体乏力,而食欲反增,小便量多,倍于往昔,心烦失眠,形体渐至消瘦,经某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5.7mmol/L,尿糖(++++),确诊为“糖尿病”,经用D860、降糖灵等药,症状一度得到控制。此后又反复发作,近1年来口渴、多尿现象日趋严重,体重也逐渐减轻,复查空腹血糖13.4 mmol/L,尿糖(++++),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口渴引饮,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夜寐不安,无明显多食,舌暗红,苔黄燥,脉弦数。中医辨证:阳明热盛,肺胃津伤,肾阴不足,虚火上乘,久必阴损及阳,耗元损气。治法:养阴清热,益气生津。自拟气阴固本汤加减: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5g,花粉15g,乌梅10g,苍术10g,黄芪20g,石斛10g,玄参10g,山药20g,桑椹15g。 5剂。二诊:服上方后,口渴略有减轻,小便仍多,但精神较前好转。原方去桑椹、乌梅、玄参,加五倍子10g,生牡蛎20g,茯苓10g。继服5剂。三诊:尿量减少,口渴大减,仍按原方继服。共治疗4个月,服药1 20剂,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血糖5.6 mmol/L,尿糖(一)。

评析 施老从医60余年,医道通彻,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创造性的应用了黄芪配山药、苍术配玄参、花粉配乌梅等一系列对药。认为消渴虽分为上、中、下三消,以阴虚内热为主,历代均把滋阴清热生津为治疗大法,但通过大量临床观察,不论上、中、下三消,病人都有不耐劳累、神疲无力、日渐消瘦等气虚表现,均有气、阴损伤,故其治疗糖尿病多以生脉散、增液汤与黄芪配山药、知母配人参等方剂及药对,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滋肺肾之阴,补脾肾之气。案1为胃肾阴亏兼有肾气亏虚,案2则是肾脏气阴双损,阴伤血燥,总病机为气阴两虚,但据病属脏腑之不同,分别针对其分属而用药,其立方用药值得细玩。

赵老主张早期肺胃兼治,以清热泻火养阴为主,中期当养阴益气,末期据其阴阳之偏调补阴阳,并认为治疗应三消兼顾。章真如老中医在临床用药上注重益气养阴,自拟“气阴固本汤”(黄芪、山药、花粉、生熟地、麦冬、地骨皮、生牡蛎、五倍子、五味子、苍术、茯苓、葛根)以滋阴清热、润燥固津为法,取气能生津、气能固津之意,用之临床每多获效。

第三节 阴虚内热类案

阴虚肝旺型

1.吕仁和医案

《北京名老中医经验集》

患者,男.60岁,干部。初诊日期1990年5月10日。现病史:于1990年4月健康查体时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8.2mmol/L),怀疑糖尿病,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故来本院就诊。现症:精神较紧张,性情急躁,口干,无明显多饮,尿黄,无明显多尿,每日主食350g,无饥饿感,头晕,大便干,2~3日1次,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家族史,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去年查体发现高血压,现服中成药牛黄降压丸治疗,血压在20/12kPa左右。查体:形体偏胖,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血压22/12kPa,身高170cm.体重73kg,实验室检查:胸透、心电图、肝功能均正常,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2h血糖1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1%,血胆固醇6.8mmol/L,甘油三酯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8mmol/L,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中医诊断:消渴病(Ⅰ期),眩晕。辨证阴虚肝旺。治疗:饮食控制配合中药治疗。中药拟养阴柔肝。方药:细生地30g,玄参30g,麦冬10g,白芍10g,生首乌15g,泽溜10g,葛根10g,知母10g,天花粉20g,枳实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上方共服28剂,大便通畅,头晕消失,情绪稳定,舌暗,苔白,脉沉细弦。复查:血压:18.7/10.7kPa,空腹血糖6.6mmol/L,餐后2h血糖9.5mmol/L,血胆固醇5.3mmol/L.甘油三酯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mmol/L,尿糖(—),嘱继服止消通脉饮以巩固疗效。

肺胃阴伤,二阳结热型

2.吕仁和医案

《北京名老中医经验集》

张某,男.62岁,干部。初诊日期1991年8月21日。现病史:于199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在北京某大医院查空腹血糖11.4mmol/L,尿糖(++++),诊为糖尿病。予饮食控制及口服达美康(160mg/日)治疗,症状有所缓解,空腹血糖降至8.9mmol/L,尿糖(+)。近1个月因出差过度疲劳,饮食未严格控制,多饮、多尿症状加重。达美康加至320mg/日,症状无缓解,故来本院诊治。现症:口渴多饮,日饮水约3500mL,尿频量多,夜尿3~4次,主食每日300g,仍有饥饿感。大便干结,3~5日1次,呈球状,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查体:形体适中,心肺、腹、肝脾未见异常,身高168cm,体重62kg,血压20/10.7kPa。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4.6mmol/L,餐后2h血糖18.2mmol/L,24h尿糖定量22g,糖化血红蛋白14.8%,血胆固醇6.1mmol/L,甘油三醋3.5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8mmol/L,眼底、心电图、胸透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Ⅱ期)。辨证:肺胃阴伤,二阳结热。治则:清泻二阳,滋阴增液。方药:生石膏30g(先煎),寒水石30g(先煎),知母10g,花粉30g,生地30g,玄参20g,葛根10g,枳实10g,生大黄8g(后下),玉竹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原服达美康继服。上方服药5剂,口渴减,大便通畅,无饥饿感。舌苔白,脉沉弦。尿糖(+++)。仍宗上方减寒水石、生大黄,加黄精30g,太子参15g,继服2周,三多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10.1mmol/L,尿糖(++),达美康改为每日240mg,仍宗上方加泽泻10g,首乌15g,继服1个月。患者自述无明显不适。复查:空腹血糖7.4mmol/L,餐后2h血糖10.7mmol/L,24h尿糖定量1.8g,糖化血红蛋白9.6%,血胆固醇4.7mmol/L,甘油三酯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1.5mmol/L。病情好转,继服止消通脉饮,以巩固疗效。

燥火炽盛,灼伤阴津型

3.王占玺医案

《临床验集》

患者,女,32岁,干部,初诊日期1978年9月12日。糖尿病已5年,经中西医治疗,病情不稳定,时有反复。现症:身软无力,心悸气短,汗出,口渴,善饥,夜尿多.精神萎靡,面色潮红,舌质红嫩,舌苔薄黄,脉弦数。空腹血糖8.4mmol/L,尿糖(+++)。西医诊断: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证属燥火炽盛、灼伤阴津。治则:清热降火、生津止渴。以三黄汤合白虎汤加味:黄芩10g,黄连6g,黄柏10g,生石膏30g,知母12g,天花粉30g,甘草6g,玉竹10g,元参30g,生地30g,麦冬12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药3剂诸症好转,服药6剂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脉转细数,面色微红,舌质尚红,因恐苦寒伤阴化燥,故去三黄改滋润养阴益气为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0g,人参6g,天花粉24g,元参15g,生地15g,丹皮10g,山药15g。上方服10剂,复查血糖4.5 mmol/L,尿糖转阴。

评析吕仁和教授将糖尿病分为五期十六证候分期辨治,综合防治。Ⅰ期即阴虚期,分阴虚肝旺、阴虚阳亢两型,分别治以养阴柔肝汤和滋阴潜阳汤。Ⅱ期即阴伤化热朔,分四型:二阳热结(治以清泻二阳汤)、肺热化毒期(清肺解毒汤)、肝郁化热(解郁清热汤)、脾虚湿热(四妙散加味)。Ⅲ期即肾气阴伤血脉不治期(六型),Ⅳ期为阴阳气伤脏器失用期(四型),V期即合并症危急期。吕师两案分别为Ⅰ期阴虚肝旺、Ⅱ期二阳热结,采用自拟方,疗效明显。王占玺老中医采用以白虎汤为主或其变方的医案,本方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为历代医家治疗肺胃热盛型消渴的常用方。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加减使用。

·

如果觉得《名医验案·内科疑难病名家验案1000例评析:糖尿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