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李玫瑾在《圆桌派》又放狠话:让孩子学会“怕” 才是最好的教育

李玫瑾在《圆桌派》又放狠话:让孩子学会“怕” 才是最好的教育

时间:2019-05-03 04:50:50

相关推荐

文| 洛羽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段原创首发

前段时间,在合肥中铁国际城小区,发生了一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儿:

一个“熊孩子”,不知道是因为无聊还是好玩,从28层向下扔了15个啤酒瓶。

孩子家长得知后,瞬间急疯了:索性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后果还是不堪设想!

于是,家长连忙在业主群里郑重向邻居们道歉,反思自己平时没有对孩子进行高空抛物危险性的教育,同时,还晒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

好家伙,看这屁股上的红印子,就知道打得不轻。一时间,该不该打孩子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的说:“不该打孩子,即便孩子犯了错,也该好好讲道理,讲道理让孩子自己知道错了比暴力惩罚更好”。

有的则说:“不打不长记性”。

其实,两种观点殊途同归,那就是有些底线,一定要对孩子树立;有些错误,要让孩子知道绝对不能犯。

最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中说的一席话,正好能解释这个观点。

她说:“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言下之意,正是在强调要让孩子知道怕,知道规矩不能违背。如果孩子犯了错,唯有惩罚能让孩子清醒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姑息。

而这不是李玫瑾教授第一次强调敬畏,她在此前分析青少年犯罪行为时也曾多次提到过,人犯罪的原因是没有敬畏之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让他们知敬畏,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01.不知敬畏总会被罚

无独有偶,上个月,郑州一个13岁的男孩从自家租住的16楼扔下两个灭火器,其中一个险些砸中行人。

事后,男孩写了道歉信,说自己扔灭火器就是想看看扔下去会怎么样。他以为没人知道是他扔的,直到警察上门,他才意识到这样做有多危险。

但是,这个男孩就没有合肥的那个男孩那么幸运了。虽然男孩和家长分别做了道歉和承诺,业主们仍然后怕,集体要求男孩一家搬走。

而在新浪微博组织的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中,超过91%的网友表示支持,应该让男孩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有句俗话叫“无知者无畏”,“熊孩子”们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可怕后果,所以才会频繁做出错事,伤人害己。

孩子为所欲为的背后,常常是家长没有底线的纵容。他们的错误被一次次掩盖和原谅,这使得他们很难建立规则意识,渐渐失了敬畏之心,养成跋扈的性格。

一再触碰规则和底线无疑是自讨苦吃,这些没有吃过教育的苦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狠狠地吃到生活的苦。

而这样的成本恐怕不是父母和孩子能够承受得起的。

02.年龄不是理由,规则教育要从小做起

“我杀的是我妈,又不是别人,学校不可能不让我上学吧。”

这是12岁的小康在亲手砍杀妈妈后说出的话。

当天,妈妈因为小康抽烟和他发生争执,她用皮带打孩子,结果孩子拿起菜刀砍了妈妈二十多刀,直到妈妈血肉模糊倒在地上才停手。

事后,小康不但不害怕,反而换了身干净衣服,藏起了菜刀和尸体,拿起妈妈的手机玩游戏,还用妈妈的名义给班主任发了请假短信:“老师,小康感冒了,明天请假行不?”

第二天,外公觉得不对劲,才发现女儿已经去世,而小康却抵赖,直到警察来了,他才承认是自己杀了人。

出事后,在外打工的爸爸赶回老家,他承认自己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回一两次家,对孩子疏于管教。

原来,小康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直到最近妈妈因为需要照顾弟弟才回到小康身边,而陪伴小康长大的爷爷奶奶采取放养的教育方式,溺爱孩子。

在小康逃课、偷钱时,没有人对他做出正确的指引。所以其实,在这场悲剧发生之前,无数的隐患早已积累。

所以,年龄小不是犯错的理由,规则教育更要从小做起。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本我阶段我们遵从内心,只想要自己快乐,而到了自我阶段就要学会根据外部情况审时度势。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就是人格从本我向自我过渡的阶段。过度宠溺和纵容,很难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作家梁文道曾这样诠释规则,“规则不是为了你而存在,而是为了其他人存在。”我们在社会中生活,要学会考虑到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的感受。

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建立起对他人需求和情感的感知,很难从本我过渡到自我,成年之后,依然容易犯下低级错误,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小时就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明白,突破规则要付出代价,规则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03.惩罚的实质是保护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

孩子犯错就该惩罚,这种惩罚的实质是保护,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遵守并适应规则。

去年12月,8岁的小李拿着大大的垃圾袋翻找垃圾桶。

因为他太调皮,弄坏了学校的班级门牌,老师要求小李照价赔偿,妈妈却说家里没有钱,小李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出于无奈,这个8岁的男孩只好走上街头捡垃圾卖钱。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小李妈妈远远跟着孩子。

经过一天的努力,小李明白了做错事要负责,而这个负责的过程真的很辛苦,他保证以后再也不破坏公物了。

网友们纷纷为这位妈妈点赞。

如果觉得《李玫瑾在《圆桌派》又放狠话:让孩子学会“怕” 才是最好的教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