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综述】利妥昔单抗在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中的治疗进展

【综述】利妥昔单抗在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中的治疗进展

时间:2022-11-13 18:46:10

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2(10): 776-779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10.013

作者:毛萌萌 郭炳鹏 韩茜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摘要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CD20抗原靶向杀伤B细胞,目前逐渐应用于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sitis, IIM)。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是IIM中最常见的亚型,常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大部分ASS-IL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好、预后佳;但有小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差,病情持续进展,病死率高,称难治性ASS-ILD。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利妥昔单抗可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文就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ASS-ILD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RTX)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其通过高亲和力结合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膜表面CD20抗原,靶向杀伤B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类以侵犯骨骼肌为主的异质性获得性免疫疾病,其中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是IIM中最常见且研究最为透彻的亚型。ASS患者常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2]。ASS-ILD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严重程度及进展速度,经典方案首选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经典治疗方案反应差,病情持续进展导致死亡,称为难治性ASS-ILD[3]。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B细胞在ASS-ILD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RTX治疗ASS-ILD的理论基础。现将RTX在ASS-ILD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一、特发性炎性肌病及其相关性间质性肺炎

特发性炎性肌病亦称肌炎,顾名思义,其病理特征为骨骼肌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而实际上,炎症通常会累及其他器官,如皮肤、关节、肺、胃肠道及心脏[4]。IIM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等。前两者常累及肺部,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损伤[5]。

近年来,IIM相关自身抗体谱的发现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于疾病异质性的认识。自身抗体可分为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y,MSA)和肌炎相关性抗体(myositis associated antibodies,MAA)[6],抗合成酶抗体(anti-synthase antibody,ASA)是MSA的一类亚型,ASA阳性患者常合并肌炎、对称性多关节炎、急性发热、技工手、雷诺现象、ILD等,称为ASS[3,7]。迄今为止,人们发现抗合成酶抗体有10种,目前广泛应用的包括抗Jo-1、PL-7、PL-12、EJ及OJ抗体,其中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合并ILD发病率高达90%[8]。总体而言,ASS-ILD患者对经典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方案反应较其他IIM-ILD更佳,但仍有部分患者对经典治疗方案反应较差,病情持续进展导致病死率明显增加[3]。

二、利妥昔单抗作用机制和应用

利妥昔单抗最早应用于治疗B细胞增殖性血液肿瘤的单克隆抗体[9],其结合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通过介导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抑制细胞繁殖及直接诱导B细胞凋亡等作用,靶向杀伤B细胞,从而大幅度降低外周血中异常升高的B细胞,达到治疗目的[1]。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淋巴细胞网络体系的深入认识,利妥昔单抗逐步应用于控制疾病的活动及减轻组织器官的损伤,包括类风湿关节炎[10]、系统性红斑狼疮[11]、血管炎[12]及干燥综合征[13]等。

ASS-I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部分研究认为肺可能作为ASS的始发器官:在易感遗传背景下[14],环境中暴露因素[15]导致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自身抗原,诱导局部T及B细胞聚集,后者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造成肺部损伤;而自身抗体通过"外溢"效应进而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损伤[16]。部分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了B细胞在IIM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Kryštůfková等[17]观察99例ASS患者发现血清B细胞刺激因子(BAFF)水平在抗Jo-1阳性ASS患者中显著升高,且合并ILD患者血清BAFF水平较无ILD患者更高(P<0.05);Kryštůfková等[18]发现,抗Jo-1抗体阳性患者肌肉组织BAFF受体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 007)。另一项研究发现抗Jo-1阳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抗Jo-1抗体滴度呈正相关(r=0.42,P<0.001),且BAFF水平的波动可提示肌炎的活动[1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B细胞分子通路可能参与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而另一方面,也提示靶向杀伤B细胞可作为ASS特别是抗Jo-1阳性患者治疗手段之一。

三、ASS-ILD的诱导治疗方案

ASS-ILD的治疗遵循IIM-ILD专家共识[3](图1)。诱导治疗依据疾病严重程度选择方案:轻至中度患者首选激素(口服或静脉使用),对于难治性患者则采用RTX或CTX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重度患者则建议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如CTX或RTX),难治性患者建议RTX和CTX联合治疗。

注:IIM:特发性炎性肌病;ILD:间质性肺疾病;MMF:吗替麦考酚酸酯

图1IIM-ILD治疗指南

四、RTX在ASS-ILD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文献报道IIM-ILD的治疗中RTX的主要使用人群为ASS-ILD,由于病例数有限,多以个案报道和回顾性分析为主[20,21,22,23],纳入患者均为难治性或重度ASS-ILD,即采取经典治疗方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病情持续快速进展的患者。RTX在ASS-ILD治疗中的用法多参照B细胞瘤治疗方案:1 g/次,间隔2周/次,共2次;或375 mg·m-2·次-1[24,25,26,27,28,29,30,31,32],1次/周,共4次[24,29,30],随访期间(3个月~)发现病情反复时追加[20,22,23,26]。

不同文献对于ASS-ILD患者疗效评估的指标不尽相同,如血清学检查指标包括CK、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阻断剂(sIL-2R)、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及血清铁蛋白(SF)等[31,32,33,34],其他指标如肌力、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和激素使用剂量等[31,32,33,34,35,36,37]。然而对于抗Jo-1抗体滴度能否作为判断病情活动的客观指标,目前尚无定论,Zappa等[22]和Limaye等[34]发现使用RTX后患者肺功能、HRCT、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好转,但抗Jo-1抗体滴度无明显改变;而Stone等[38]发现Jo-1抗体滴度动态变化与患者病情变化有关。Brulhart等[20]对使用RTX后B细胞水平进行监测,发现外周血B细胞水平在使用RTX后1个月内降至极低,第6个月后接近正常,提示RTX起效快,且作用时间长,但并不能作为反映病情波动以及提示追加治疗的指标。

五、RTX副作用

由于ASS-ILD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失衡机制,加之RTX常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用,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较其他人群更易发生感染,继而引起ILD的快速进展,增加病死率。文献报道,使用RTX后随访3~93个月[25,37],感染的发生率为9%~55%[32],感染导致病死率为5%~17.6%[31,32]。由于RTX对于B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持续3~6个月,大部分患者常于使用RTX 6个月后发生感染。另外RTX的副作用包括皮疹[28,30,31]、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不明原因的发热[37]等,多在输液过程中发生,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个人护理。

六、结论

综上,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无效的难治性或重度ASS-ILD患者,RTX可诱导疾病缓解并维持病情稳定,其疗效佳,安全性可控。但由于ASS-ILD发病率相对较低,既往多以个案报道和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为主,对于RTX的使用人群,时机、用法和疗效评估均存在较大异质性。未来大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开展将更有利于明确RTX在ASS-ILD中的治疗定位以及使用方案的标准化。

点击“临床指南荟萃”小程序,阅读更多指南

如果觉得《【综述】利妥昔单抗在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中的治疗进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