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热“国际”下的冷思考:什么是国际教育中的“国际”?

热“国际”下的冷思考:什么是国际教育中的“国际”?

时间:2021-12-07 18:35:08

相关推荐

看点“国际化”是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击中消费升级浪潮里为守护自身阶层而不遗余力的中产父母的心房。但什么是“国际化”?如何融合,如何扩展,如何选取,如何侧重,怎样才能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这个根本目标?下文中,一位民办教育集团校长级管理运营工作者带来了他的一些思考。

文丨祁丰 编丨Jane

如火如荼的招生季进入尾声,纵观各地国际化学校和国际部风格迥异制作精美的招生手册与宣传视频,“国际”是出现最多的字眼。

无论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还是“带给您原汁原味的国际教育”,“国际”二字都彰显着高贵与不同,引领着一股新兴的教育力量,击中消费升级浪潮里为守护自身阶层而不遗余力的中产父母的心房。

“国际”一词“大词小用”

“国际”一词,在新华词典里的意思是“世界各国之间的”或是“与世界各国有关的”。

我们的学生输送到国外大学里属于国际学生,与世界各国来的学生混在一起,由学校国际学生服务中心辅助各院系协调管理,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活动与本土大学生并无差别,只是学籍身份上的不同。

笔者曾在加拿大一所高中做过一段时间的校外辅导员,高中里虽然国际学生较少,但也有国际文化周/月,期间孩子们会学做各国美食并分小组对各国文化历史进行展讲和辩论。

所涉及的国家并不局限于欧美诸国,还包括东亚的中日韩,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国家,而这一切也仅仅是该学校引以为豪的一项特色活动,学校管理层认为这类活动是加拿大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坚持多元文化,所以他们认为这就是加拿大教育本身。

我国并非移民国家,而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边疆乡村与上海都市的生活差别远远大于上海与东京或纽约的生活差别。折叠而复杂的社会,加上“以中土自居”的思维惯性和长期的应试导向都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关注中华文明自身和社会主体价值观,而对世界其它文明发展以及国内的多元文化都关注不足。

在此背景下,用“国际”二字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开路却也未尝不可。

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国内目前很多国际教育仅仅是把“国际”一词“大词小用”,某些国际课程其实就是美英澳加四国中某一国的课程,再加上一些中国传统国学元素,根本看不见其它国家或是世界多元文明的影子,与其叫国际教育,不如叫“中美班”“中英班”“中澳班”更为准确。

在课程设置和学科开设上,因为学生的英语能力不足和应试要求,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都是以英语+理科为主,这样做或许可以保证较好的考试成绩并发挥中国学生的理工科优势,但对“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的培养实则帮助有限。

虽然语言学习的背后是丰富的欧美社会文化,但如果反思我们校内的语言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我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语言工具上,而并非带领他们探索背后的世界。

无论是单词、句法还是文法,我们在语言课堂上能教的更多仍然是语言本身,至于社会文化层面的探讨,语言老师或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或由于时间限制,都只能将其作为学生兴趣调剂的边角料,很难深入。

理工科的数理化生科目以及融合性的STEM课程,设计的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考,但仍难以担负起培养“国际视野”的重任,而科技的创新创造离开了人文社会背景,往往在应用时显得找不到方向。

以前有句老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为理工科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是不以文化社会的不同而转移的,国际课程中的理工科教学,更多的是学习另一套描述科学原理的专业名词体系。

由于现代科技起源于西方,这套专业名词体系和表述方式会比国内教材的描述体系还原更多科学史的本来面貌并更接近科技演化的本质,但这仍然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相去甚远。

什么是“国际视野”?

诚然,欧美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有很多可取之处,结合未来出国留学的升学导向,以我国课程标准和英美澳加某一国的课程作为基准来融合扩展建立国际化学校课程体系并无不可。但关键在于如何融合,如何扩展,如何选取,如何侧重,怎样才能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这个根本目标?

“国际”不是西方的某一国,也不是中国+西方某一国,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东亚+欧美的东西方二元论,而是整个世界。

世界现存的大型文明体系除了发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和发源于中国的东亚文明,还有源于中东的伊斯兰文明体系和印度文明体系,除此之外还有拉美和非洲的若干小型文明。

而在主流文明体系内部,日本与韩国的文化各具流变特色与发源地中国又不尽相同,欧洲大陆国家如德法意与英美又不尽相同,中东地区的社会问题与逊尼派什叶派关于伊斯兰文明和宗教的理解差异联系密切,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印度社会的经济就业与性别歧视密不可分。

世界的人口分布与年龄组成是怎么样的?2050年时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的人口将占据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几?这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关系;世界上各种能源的分布是如何的,这如何影响了地缘政治和经济?我们为何要和非洲与拉美国家加强联系?类似这些社会科学问题的从浅到深的探讨和思考或许才是真正与“国际视野”四个字相切题的。

“国际视野”怎么培养?

“国际视野”的培养需要从课程体系上进行顶层设计并与日常常规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指望用“花边课”或者几个外教就培养出国际视野是不现实的。

我们现在常讲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教学和跨文化跨学科教学,在确立研究标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我们想让学生思考的世界是什么范围的,也就是搞清“世界”的定义,这个定义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小到大从浅到深的不断拓展。

比如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我们的国家,再到西方欧美国家,再到整个人类社会,最后到人与动植物和环境的整体。随着“世界”定义的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也会以该问题为载体不断延伸和升华。

相较于理工科的问题,社会科学问题往往更适合作为PBL跨学科研究的标的,比如资源能源问题、饮食多样性、气候问题,还有最近热门的垃圾处理问题,都可以涉及物理、化学、材料、政治、经济、历史、艺术等多个学科,非常适合合作学习或开展讨论辩论。而与之相对,仅仅从科技出发的问题若不加入人文社会的背景就会显得单调且难以展开。

“国际视野”指的是一种思维方法而并非肤浅的等同于“了解国外事物”。所以国际视野的培养并不是“国际教育”的专利,它可以也应该融入任何现代教育体系。这种思维方法更关注世界大背景下人类不同文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

譬如我们的国学课程,在讲到禅宗思想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结合佛教在印度的诞生和消亡以及东传的演变史来一起讨论;在讲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与日本神道教“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进行类比。

再比如中国历史课程,讲到先秦轴心时代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对比中国哲学先贤和希腊哲学先贤的思想来分析东西方思想的源头差异;讲到宋元历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讲一讲历史和文化,从资源气候的角度带来一些对冲突的辩证思考,不要一说就是抗击胡虏,恢复汉室,毕竟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并不只有汉族。这些都有助于“国际视野”的培养。

“国际视野”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平等的思想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而平等或许是中国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思想之一。

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代的自负和近代的自卑中走出来,平等的去关注世界上的文明和人群,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出文明间的共性和不同,识别并抵制各类偏见,从更大的地理层面和更久的历史层面上进行思考。

只有拥有“国际视野”,我们才能区别什么是“民族主义”什么是“民族精神”;我们的孩子才能从被分数竞争和消费主义包裹的个人小世界中走出来,学会关注社会并怀有改变世界的责任感与热情;我们的民族才能把先贤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共赢思维传承发扬。

“国际”二字是“国际教育”不同于其它的起点,也是“国际教育”育人的终点,更是现代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

如果觉得《热“国际”下的冷思考:什么是国际教育中的“国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