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时光流影|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

时光流影|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

时间:2022-04-19 04:36:34

相关推荐

6月2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推出重大古建筑文献整理项目成果《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该书汇集的716幅图纸,“留下了”北京城中轴线上最完整的古建筑。

视频|3月,故宫对外公布北京中轴线测绘图:

北京比较明确的中轴线起于金代,一条御道贯穿外城的丰宜门、皇城的宣阳门和宫城的应天门。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直抵外城正中丽正门。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北京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永定门箭楼原貌(1957年拆除)

▲原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

▲民国时期的永定门

▲重建的永定门

▲起始点为永定门的中轴线已有850年的历史

▲按照传统的“隆庙社、崇阙坛”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

▲先农坛

▲先农坛里的祭坛

▲连接天坛的中轴线

▲天坛

▲天坛鸟瞰

▲天桥(1934年拆除)

▲民国时期的正阳门箭楼、城楼和中华门

▲正阳门箭楼、城楼及天安门广场、故宫

▲改建后的前门大街,现在是步行街

▲重建的正阳桥坊,也称五牌楼,原桥坊1958年拆除

▲原正阳桥坊

▲正阳门(俗称前门)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城楼

▲中华门原貌,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

▲民国时期的中华门

▲现在的毛泽东纪念堂就建在中华门的原址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

▲故宫全景 天安门后面是端门、午门、太和门,接着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边是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是御花园。

▲太庙、社稷坛对称地建在中轴线东西两侧 太庙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 现是中山公园

▲端门

▲午门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神武门

▲北上门原貌 1956年拆除 图中右数第三个建筑是北上门,第二个是景山门

▲万岁山万景亭

▲寿皇殿

▲寿皇殿前的牌楼

▲地安门原貌 1954年拆除 大明门是皇城的前门,地安门是后门

▲地安门内大街,两边的皇城墙已经修复

▲万宁桥,俗称后门桥

▲桥两边的神兽

▲鼓楼

▲钟楼

按照传统的“隆庙社、崇阙坛”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

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所有的皇室宫殿、坛庙、政府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都依附着这条中轴线而结合在一起。

这些建筑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又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如果觉得《时光流影|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