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让闾山古老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代表

让闾山古老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代表

时间:2021-08-11 08:36:53

相关推荐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来到了绵延起伏、风景秀丽的医巫闾山脚下,走进泥土芳香、民风淳朴的北镇市富屯乡新立村时,远远地看见一位60多岁村妇站在那里,原来她就是汪秀霞。她家住在山沟里,在她家两间低矮的平房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但满墙的形态迥异、风格奇特的满族剪纸会让你真正体会到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所在。医巫闾山是一块珍贵的文化肥地。传说中,它是北方民族的先祖颛顼的世居之地,北方游牧民族与山林民族用几千年的光阴为医巫闾山遗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在12月31日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我市"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辽西高跷秧歌"、"辽西木偶戏"、"黑山二人转"4个项目榜上有名。去年5月,汪秀霞的名字出现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8月,中宣部、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仪式,汪秀霞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汪秀霞把一张大白纸铺在炕上,然后把她的20多幅剪纸作品一个个放在上面,有《柳树妈妈》、《山神》、《嬷嬷人》、《拉手人》、《萨满出马》、(始祖神青牛》等。她还现场为我们剪了(柳树妈妈》,她说这是从她小时候听母亲讲的故事中创作出来的。她剪纸时从不画样,都是琢磨一会儿后,拿起剪子就开剪,一气呵成,并且从不重样。它们包含的自然神、祖先神崇拜的内容,源于医巫闾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生命状态和文化形态,具有极其珍贵的人类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的史料价值。如她的作品《柳树妈妈》,是北方民族千百年来把柳树作为民族始祖神灵的文化遗存。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反映了母系社会北方民族对始祖母神灵的崇拜,也表现出了始祖母神灵对本民族的繁衍与庇护子孙的功能。而祈柳的习俗至今在医巫闾山地区大多满族家庭仍有延承。随处可见的百姓民宅外墙用石灰勾勒的石缝巧妙勾画出连绵不断的柳枝、柳叶,象征着北方民族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在萨满文化古老的神本、神

谕及神话传说中各种形态剪纸嬷嬷人图样,既是创世女神、地母女神、生殖神等300多位女神,同时又是女人们的保护神。《拉手人》、《抓髻娃娃》是生殖崇拜的祭祀神偶。这也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能在全国200多个申报剪纸项目中脱颖而出的原因。61岁的汪秀霞自幼随母亲学习剪纸,4岁就能剪出成型作品,在其成长过程中听身边的亲人、邻居讲述了许多满族民间故事,她先是翦那些满族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祭祀、娱乐等生活方面的剪纸,后来,大脑的思路畅通,下剪似行云流水后,她又开始发挥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剪出了一幅幅不可多得的萨满民俗风情剪纸,像《柳树妈妈》、《太阳人》、《北方山神》充分反映了北方山林民族对原始自然神的崇拜。由于她的作品没被现代文明格式化,没有融^任何人文修饰的成分,所折射出的古朴的魔幻神韵,往往令人叹为观止,不经意间就牵动了你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琴弦。几十年来,汪秀霞始终没有放下她手中之剪。剪纸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手有类风湿,一天只能剪一会儿。为了防止"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现象的发生,汪秀霞把目光转向了12岁的外孙女和6岁的小孙子,这两个孩子摒弃世俗杂念,随着老人的剪子在纸上游刃有余地飞行,剪尖所到之处,孩童的顽皮、老者的沧桑、自然的神秘都被原汁原昧地体现出来了:《九乳妈妈》、《柳树妈妈》、《神造人》汪秀霞一边剪着,一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些遥远的故事,茅屋内不时传出祖孙愉快的笑亩

如果觉得《让闾山古老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代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