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第十一章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类

第十一章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类

时间:2021-01-31 12:54:33

相关推荐

(一)苍术白术

【单味功用】苍术(见前)。白术以浙江于潜所产品质最佳,故又名于术。本品味甘、苦、微辛,性温。入

脾、胃经。临床运用,有生、炒之别。生品入药,取其健脾之功而少燥气;炒后入药,是为增强燥湿之力。本品

甘温补中,苦温燥湿。既能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少吐泻、体倦无力等症;又能燥湿利水,治脾

不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水肿、脘腹胀满等症;还能固表止汗,治脾胃衰弱、表虚自汗等症。张石顽云:白术“生

用则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湿痹死肌,制熟则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食。”

【伍用功能】苍术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郁,祛风湿;白术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安胎。苍术苦

温辛烈,燥湿力胜,散多于补,偏于平胃燥湿;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止汗。二

药伍用,一散一补,一胃一脾,则中焦得健,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不能聚而为患,人则康复无恙。

【主治】1.脾胃不健,纳运无常,以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2.湿阻中焦,气机不利,胸

脘满闷,呼吸不畅诸症;3.湿气下注,水走肠间,症见腹胀、肠鸣、泄泻等症;4.着痹为患,症见痛处重着,肌

肤不仁者。

【常用量】苍术6-10克。白术10-15克。

【经验】苍术、白术伍用,出自《张氏医通》。用以治疗脾虚痰食不运。笔者尝治慢性肝炎,表现为脾胃虚

弱、纳运失职、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甚或下肢微肿者,屡用每收良效,若午后腹胀较甚者,参合小乌附汤(乌药、

香附),则行气消胀之力益彰,尚无耗散正气之弊。

施老临证处方时,苍术、白术习惯用炒品,一则可去其燥,二则能增强健脾之功。笔者体会,大便干者用生

白术,大便溏者用炒白术。

二药运用,颇有法度。《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

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

《玉楸药解》曰:“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其消食纳谷,止呕住泻亦同白

术,而泄水开郁,苍术独长。“

(二)半夏曲建神曲

【单味功用】半夏曲(见前)。建神曲又叫范志曲。系六神曲(杏仁泥、赤小豆、辣蓼草、青蒿、面粉、苍

耳草等药末混合后经发酵而成)加厚朴、木香、青皮、槟榔、葛根、茯苓、柴胡、桔梗、荆芥、前胡、香附、羌

活、紫苏、薄荷、独活、茅术、木通、香薷、泽泻、白芥子、丁香、豆蔻、甘草、麻黄、川芎、木瓜、沉香、苏

子、肉果、檀香、砂仁、草果、秦艽、白芷、陈皮、莱菔子、半夏、麦芽、谷芽、山查、生姜而制成,并不发酵。

建神曲能消食和中、健脾和胃,用于治疗感冒风寒、食滞胸闷等症。

【伍用功能】半夏曲和胃降逆,燥湿化痰;建神曲健脾理气,消食和中。二药伍用,健脾和胃、和中降逆、

理气快膈、消食除满力彰。

【主治】脾胃虚弱,健运无权,症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心下逆满、脘腹胀痛、胃中嘈杂、嗳气呕逆等。

【常用量】半夏曲6-10克。建神曲6-10克。同布包煎。

(三)半夏曲、沉香曲

【单味功用】半夏曲(见前)。沉香曲由沉香、木香、厚朴、砂仁、豆蓮、郁金、青皮、枳壳、谷芽、麦芽、

白芷、防风、葛根、前胡、桔梗、陈皮、乌药、槟榔、藿香、檀香、羌活、甘草等药组成,诸药共研细末,用面

粉20%-25%打糊,与药粉充分拌搅和匀,用模型压成小块备用。沉香曲能疏表化滞、舒肝和胃,用于治疗肝胃气

滞、胸闷脘胀、胁肋作痛、呕吐吞酸等症。

【伍用功能】半夏曲和胃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下气宽中;沉香曲疏肝和胃,行气消胀,化滞止痛。

二药伍用,疏肝和胃、健脾燥湿、行气止痛、化滞消胀益彰。

【主治】脾胃不健、消化不良、气机不畅、脘腹胀痛等症。

【常用量】半夏曲6-10克。沉香曲6-10克。

【经验】半夏曲、建神曲与半夏曲、沉香曲均可治疗脾胃虚弱、健运无权、消化不良等症。但前者健脾和中

力胜;后者健脾消胀力强,用时宜审。

(四)白术鸡内金

【单味功用】白术(见前)。鸡内金(见前)。-43-

【伍用功能】白术甘温补中,苦温燥湿,能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安胎;鸡内金甘平

无毒,可生发胃气,养胃阴、生胃津、消食积、助消化,还可固摄缩尿,化结石。二药伍用,白术偏于补,内金

善于消。白术多用、久服有壅滞之弊,故与鸡内金伍用,其弊可除。二药相合,一补一消,补消兼施,健脾开胃

之力更彰。

【主治】1.虚弱,运化无力,食欲不振,食后不消,痰湿内停,脘腹胀满,倦怠无力,或泄泻等症;2.萎缩

性胃炎,证属脾虚夹瘀者。

【常用量】白术9-10克。鸡内金6-10克。

【经验】白术、鸡内金伍用,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健脾化痰丸,由生内金、生白术各半组成,炼

蜜为丸,每服三钱,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以致生痰。盖脾胃同居中焦,乃升降之枢纽,若有瘀滞,升降

势必受阻,以致脘腹胀满,大便不爽。治之,以鸡内金消积化滞,白术补脾和胃。二药参合,相互为用,为健脾

胃,除积滞之力益彰。施师临证处方时,习惯以焦白术、生内金伍用。白术炒焦,意即加强健脾止泻作用,鸡内

金多取生品,目的是为保持其有效成分,以增强治疗作用。

(五)枳实白术

【单味功用】枳实味苦、辛、微酸,性微温。入脾、胃经。本品苦寒降气,长于破滞气、行痰湿、消积滞、

除痞塞,为脾胃气分之药。用于治疗积滞内停、气机受阻、脾失健运、水湿痰饮为患,症见胸胁胀痛、心下痞满、

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甚则便秘,以及泻痢、后重等。另外,枳实还能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白术

(见前)。

【伍用功能】枳实辛散温通,破气消积,泻痰导滞,消痞止痛;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

消滞,固表止汗。枳实辛散性烈,以泻为主;白术甘缓补中,以补为要。枳实以走为主,白术以守为要。二药参

合,一消一补,一走一守,一急一缓,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以达补而不滞、消不伤正、

健脾强胃、消食化积、消痞除满之功。

【主治】1.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停滞,腹胀痞满,大便不爽等症;2.肝脾肿大,内脏弛缓无力,胃下

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3.产后水肿;4.大便秘结,证属脾虚肠呆者。

【常用量】枳实5-10克。白术10-15克。

【经验】枳实、白术伍用,出自《金匮要略》枳术汤。治水饮停滞于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者。

张洁古以白术60克、枳实30克组方,名曰枳术丸。治胃虚湿热,饮食壅滞,心下痞闷等症。李杲曰:“白

术苦甘温,其味苦除胃中之湿热,其甘温补脾家之元气,多于枳实一倍。枳实味苦温,泄心下痞闷,消胃中所伤。”

《医宗金鉴〉〉谓:“枳实破结气,白术除水湿,李杲以补为主,然一缓一急,一补一泻,其用不同,只此多寡

转换之间。”

笔者体会,枳实、白术用药分量的多寡,临证之际,应详尽辨证,审因增减,若体壮新病者,则以枳实为主,

白术为辅;反之,体弱久病,脾虚胃弱,消化无力者,应以白术为主,枳实为辅,否则易伤人也。

另外,枳术汤与枳术丸的运用亦有法度。《张氏医通》云:“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

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施老临证处方时,枳实、白术习惯以同炒伍用,一则可缓其性,二则能增强疗效。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故纯虚、纯实者,尚属易治。其有虚实相兼、虚实格拒

者,治疗颇费周折。一般来说,以实证为主者,则攻其实,兼以补虚;以虚为主者,则补其虚,兼以攻实;虚实

相当者,则攻补兼施,亦可酌情而定。惟大实有羸状者,一般病情危笃,救治诚难。若就大实而言,峻攻万恐不

及;就体虚而言,峻补尚嫌其缓。笔者认为,绝不可将虚实对立而看,而应以唯物辩证法分析。盖人体之内,绝

不会有无缘无故之实,亦不会有无缘无故之虚。若因邪气过实,久延不解而致正虚者,除非正气过虚,危在旦夕,

则不必轻易补法。盖实邪不祛,终为正气之害。故祛一分实邪,便可恢复一分正气,此即祛邪之实,即所以补正

气之虚。反之,若因正气久虚,人体功能难以运动变化,或病邪相侵而实者,是正气为邪实之根源。此时补正之

虚,即所以驱邪之实也。

大便秘结又叫习惯性便秘。其病情复杂,脾虚肠呆者,可取白术30克,枳实15克,菟丝子30克,水煎服。

重用菟丝子之意,是为填补肾精,助脾之运化,促进肠之蠕动而收排便之效也。

(六)白术茯苓

【单味功用】白术(见前)。茯苓又名云苓。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肾经。本品甘淡而平,甘则

能补、淡则能渗,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功专益心脾、利水湿,且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故为健脾渗湿之要药。

用于治疗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蕴,症见食少脘闷、便溏泄泻,或痰饮停滞、咳逆胸闷,或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还能宁心安神,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症。《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

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阳,浮而生,言其性也;李东垣谓其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观此,

则知淡渗之药,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真下行也。”盖李时珍之说,茯苓职是水汽传输之要药,水气在体内之运行

必先上行滋水之上源,而后才能下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才有利小便之功。

【伍用功能】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补中,利水

渗湿,宁心安神。白术以健脾燥湿为主;茯苓以利水渗湿为要。二药伍用,一健一渗,水湿则有出路,故脾可健、

湿可除、肿可消、饮可化、诸恙悉除。-44-

【主治】1.脾虚不运,痰饮内停,水湿为患,饮停心下,振振有声,头晕目眩,痞满吐泻,食欲不振,以及

脾虚小便不利,水肿等症;2.晕眩(美尼尔综合征);3.中风后遗症,症见偏瘫肢体肿胀者;4.盗汗,证属脾虚

为患者;5.高血压病,证属水饮为患者。

【常用量】白术10-15克。茯苓10-15克。

【经验】茯苓、白术伍用,名曰茯苓汤。出自《景岳全书》。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张元素《医学启源》

以茯苓、白术为君治疗水泻。盖治水泻之理,乃是利小便实大便是也。

茯苳、白术伍以桂枝、甘草,名曰苓桂术甘汤。用于治疗痰饮病,胸胁支满,心悸目眩,或短气而咳,大便

溏,口不渴,舌苔白滑,脉弦滑等症。尝治一妇人,久罹慢性泄泻,每日大便3-5次,近半年来,又增眩晕(美

尼尔综合征),治之不愈,投以茯苓3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甘草6克为治,药服3剂,病去一半,又

进5剂,眩晕未再发作,大便恢复正常,观察半年余,几如常人。

《古今医统》名曰术苓汤,治脾虚盗汗。盖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元气下流,阴火自生,夜间蒸津而出,是

谓盗汗。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养心,二药参合,脾气建、元气充、阴火降、心神安、内无热扰、盗汗自无。

(七)半夏竹茹

【单味功用】半夏(见前)。竹茹又名竹皮。为淡竹的茎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晒干即可。味甘,性微寒。

入肺、胃、胆经。本品味甘而淡,气寒而滑,既能清肺燥、清化痰热、清热除烦,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以及痰火内扰、心烦不安、失眠等症;又能淸胃热、止呕吐,用于治疗胃热呕吐,表现为口有臭气、喜寒畏热、

呕出酸苦物、舌苔黄腻(可见于急性胃炎、妊娠呕吐,以及热性病过程中的反应)。此外,亦可用于治疗胃寒呕

吐,但须姜制入药,以便增强温胃散寒、和胃止呕之力。

【伍用功能】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除满;竹茹清热止呕,下气消痰。半夏性温偏热,善化湿痰而

止呕;竹茹性偏于凉,长于清利热痰而止呕。二药参合,一热一寒,相互为用,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

【主治】1.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2.痰浊为患,症见眩晕、虚烦不眠者;3.

妊娠呕吐诸症;放化疗后恶心呕吐者;5.脑胶质瘤,证属热痰交结,蒙蔽清窍者。

【常用量】半夏6-10克。竹茹6-10克。

【经验】半夏、竹茹伍用,出自温胆汤,用于治疗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症。

施老习惯用姜制之品,以增强温中散寒止呕之力也。

(八)枳实竹茹

【单味功用】枳实(见前)。竹茹(见前)。

【伍用功能】枳实辛散温通,降气消痰,散结除痞;竹茹甘凉清降,下气消痰,清热止呕。二药伍用,相得

益彰,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

【主治】1.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2.失眠,晕眩等症。

【常用量】枳实3-6克。竹茹6-10克。

【经验】枳实、竹茹伍用,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方由枳实、竹茹、半夏、橘皮、生姜、甘草组成。

功专清胆和胃、除烦止呕、祛痰安神、醒脑开窍。师门加远志、菖蒲、五味子、酸枣仁,谓之十味温胆汤,治失

眠诸症,颇有良效。

(九)瓦楞子半夏曲

【单味功用】瓦楞子为海产软体动物蚶的贝壳,其壳似瓦屋之垄,故又名瓦垄子。味咸、甘,性平。入肺、

胃、肝经。本品咸平,善走血分,能破血结、消痰滞而软坚散结,用于治疗胸膈痰积、痰涎稠粘,不易咯出,以

及痰核、瘿瘤诸症;又治癥瘕痞块(包括肝脾肿大,以及消化道肿瘤)。另外,还能祛嵌散结、止痛、制酸,用

于治疗气滞血瘀、胃脘刺痛、反胃吐酸(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瘍病)等症。半夏曲(见前)。

【伍用功能】半夏曲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瓦楞子软坚化痰,散瘀定痛,和胃止酸。

半夏曲突出一个燥字,瓦楞子侧重一个化字。半夏曲以降为主,瓦楞子以清为要。二药伍用,一燥一化,一降一

清,和胃止酸、健脾散结、消胀止痛之功效增强。

【主治】1.痰湿内阻,气机失调,郁而化热,胃失和降,以致嗳气、吞酸嘈杂、胃脘痞闷、疼痛等症;2.

各种胃病,凡胃酸过多、嗳腐吞酸者,均宜使用。

【常用量】瓦楞子10-15克。打碎先煎。半夏曲6-10克。布包煎服。

【经验】瓦楞子、半夏曲伍用,为施师所习用,善治各种胃病,尤宜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而胃酸过

多者。瓦楞子煅后入药,质重性降,引胃气下行,平肝止呕增强,并有阻止胆汁反流入胃,令胃中酸碱平衡恢复

正常,对胃粘膜屏障起到了保护作用。故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广泛应用。

(十)黄连吴茱萸

【单味功用】黄连(见前)。吴茱萸又名吴萸。味辛、苦,性大热。有小毒。入肝、脾、胃、肾经。本品辛

散苦降,性热燥烈,既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冰冷、呕吐涎沫、嗳气吞酸、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症;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消胀、散寒止痛。李杲说:“浊阴不降,厥气上逆,膈寒胀满,非吴茱萸不

可治也。”故为治疗胸膈痞塞、胁肋胀满、脘腹冷痛之佳品;还可治疗厥阴头痛(症见头顶疼痛、干呕、吐涎沫、

四肢厥冷等)、少腹疝痛、脚气疼痛、经行腹痛,以及虚寒久泻等症。

【伍用功能】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45-

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降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

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从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

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主治】1.肝郁化火,胃失和降,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2.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诸症;3.湿热下痢,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诸症。4.

霍乱转筋(小腿肚挛急抽痛)。

【常用量】黄连1.5-5克。吴茱萸1.5-5克。

【经验】黄连、吴茱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组成,治肝经火郁,

吞吐酸水,左胁作痛,少腹筋急为疝。北宋《太平圣惠方》中,黄连、吴茱萸按1:1比例配伍,称茱萸圆方,主

治虚寒型下痢水泄。

肝为风木之脏,气行于左,应受肺金的克制,方不致过亢而正常生化。本方用黄连泻心火,使心火不克肺金,

肺金不受克,方能有力制约肝木,肝(左)得肺(金)制所以叫左金丸。《医宗金鉴·痛补名医方论四》说:“〔注〕

胡天锡曰:左金丸独以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

燥开其肝郁,惩其扦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上下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黄连、吴茱萸各等分,张景岳名为黄连丸。用于治疗肠红便血(大便出血)、痔疮肿痛等症。还用于治疗肝

火胁肋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淋秘泄泻,一切肝火诸症。

施老认为,寒热错杂之症,临证之际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着寒

热的变化而增减。如热较甚者,多取黄连,少佐吴茱萸;反之寒甚者,则多用吴茱萸,少取黄连;若寒热等同,

则二者各半为宜。

施老临证处方,习用炒黄连,用炒品者,一是去其辛燥,二是防其苦寒碍胃。

【按】嘈杂一证,实为似痛非痛,似辣非辣,似饥非饥,莫可名状是也。

(十一)左金丸血余炭

【单味功用】左金丸由吴茱萸与黄连组成,它的含义是什么?汪昂云:“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痛,心者肝

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木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

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以热治热,从其性而治之,亦曰反治),

故能相济以立功也。肝居于左,肺居于右,左金者谓使金令得行于左而平肝也。”黄连、吴茱萸参合,辛开苦降,

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共奏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和胃制酸之功。

左金丸既能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等症;

又能厚肠止泻,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痢疾诸症。

血余炭是人的头发,经加工锻成的块状物。味苦,性微温。入肝、肾。本品能止血散瘀、补阴利尿,用于治

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血痢、小便不通等症。施老认为,本品还有解毒防腐、保护胃肠粘膜,促进

炎症的吸收和溃疡面的愈合等作用,故能厚肠止泻,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等症,均有良效。

【伍用功能】左金丸疏肝泻火,和胃止酸,厚肠止泻;血余炭厚肠止泻,散瘀止血,补阴利尿。二药伍用,

相得益彰,疏肝和胃,泻火制酸,解毒防腐,厚肠止泻,散瘀止血。

【主治】1.肝郁化火,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纳呆,胃脘疼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均宜使用)

等症;2.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痢疾诸症。

【常用量】左金丸6-10克。血余炭6-10克。同布包煎。

【经验】左金丸、血余炭伍用,除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外,更多用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急性痢

疾,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施老经验,凡肠粘膜有损害,或有剥脱者,均宜使用。吾侪曾伍以地榆炭、苍术

炭、山查炭、陈皮炭、生地炭、全当归、香附米、台乌药、六一散,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多例,均以2-4剂而愈。

(十二)干姜黄连

【单味功用】干姜(见前)。黄连(见前)。

【伍用功能】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痰;黄连苦寒,清药参合,辛开苦降,一温散、一寒

折,除寒积、清郁热,止呕逆、制泛酸,和胃泻痞开结甚妙。

【主治】1.胃脘疼痛,心下逆满,嘈杂嗳气,呕吐吞酸,证属寒热错杂,阻滞中焦,升降失司者;2.急慢性

胃,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证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阴阳失调;3.口舌生疮,经久不愈,时发时止,证

属寒热错杂者;4.泄泻,痢疾;5.妊娠恶阻。

【常用量】干姜1.5-10克。黄连3-5克。

【经验】干姜、黄连伍用,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满疼痛。

干姜、黄连所用的剂量多少,应以详细辨证而定。若热多寒少,则多用黄连,少佐干姜;如热少寒多,则多

用干姜,少佐黄连;寒热等同者,则黄连、干姜各半。

据研究报道:本品对幽门螺杆菌有直接杀灭作用,故对各种胃病有该菌为患者颇有良效。

(十三)丁香柿蒂

【单味功用】丁香为桃金娘科常绿乔木丁香树的花蕾及果实。其花蕾叫公丁香,气香力足,功效较佳;其果

实称为母丁香,气味较淡,功效较弱,所以临床上以公丁香应用较多。味辛,性温。入肺、胃、脾、肾经。本品-46-

气味芳香,辛散温通,既能暖脾胃、散寒止痛、降浊气之上逆,以止虚寒呃逆,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呃逆、呕吐

等症;又能温肾助阳,以治男子肾虚阳萎、女子阴冷、寒湿带下等症。

柿蒂为柿树果实的果蒂,味苦、涩,性平。入肺、胃经。本品酸敛苦降,善降气逆,为止呃逆之专药。用于

治疗胃寒气滞所引起的呃逆、反胃、呕哕。

【伍用功能】丁香辛温,温中降逆,下气止痛,温肾助阳;柿蒂苦涩,降气止呃。丁香以升散为主,柿蒂以

涩敛下行为要。二药伍用,一散一敛,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止呃逆甚妙。

【主治】1.呃逆诸症,证属寒热错杂者;2.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呕吐等症。

【常用量】丁香1.5-6克。柿蒂6-10克。

【经验】丁香、柿蒂伍用,出自《济生方》柿蒂汤。治疗胸满呕吐,呃逆不止。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说:

“柿蒂味苦气平,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如系有寒无热,则丁香在

所必用,不得固执从治,必当佐以柿蒂。有热无寒,则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是以古人用

药,有合数味而见效者,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要使药与病对,不致悖谬而枉施耳。”笔者认为黄氏之说有理,

“要使药与病对”为之治病的关键,丁香与柿蒂参合,适用于寒热错杂的呃逆,临证不可不辨,否则无效。若兼

虚者,伍以人参(党参代之亦可)、生姜,其效更佳。若属虚寒为患者,宜与刀豆子参合,其效更彰。

(十四)橘皮竹茹

【单味功用】橘皮(见前)。竹茹(见前)。

【伍用功能】橘皮辛温,理气健脾,和胃降逆;竹茹甘寒,清热止呕,下气消痰。二药伍用,一温一寒,温

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

【主治】1.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2.妊娠恶阻诸症。

【常用量】橘皮6-10克。竹茹6-10克。

【经验】橘皮、竹茹伍用,出自《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治疗久病体弱,或胃有虚热、气逆不降而致呃逆

或干呕等症。

陈皮、竹茹伍用,《产宝诸方》谓之竹茹汤。有凉胎、退热之功。主治:妊娠疟疾。古云:“无痰不成疟”,

二药合参,实属化痰止疟是也。

清·张石顽曰:“呃逆在辨寒热,寒热不辨,用药立毙。”张氏之说,颇为重要。丁香、柿蒂,橘皮、竹茹

同可治疗呃逆,前者适用于偏寒性者;后者宜用于偏热性者,临证不可不辨,否则投药无效。

(十五)苍术白脂麻

【单味功用】苍术(见前)。白脂麻又叫白油麻。为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子。味甘,性寒。无毒。入

肺、脾、心经。本品质润多油,善于润燥润肠、补肝肾、行风气、通血脉、润肌肉,是一种良好的补虚润燥之品。

用于治疗呕哕不止、虚劳、小儿头上诸疮等症。

【伍用功能】苍术性温而不燥,健脾平胃,燥湿化浊,升阳散郁,祛风湿;白脂麻多脂而润,补虚润燥,补

肝肾,通血脉。二药伍用,以白脂麻之润制苍术之燥,可谓一燥一润,相互制约,互制其短而展其长,润燥降逆

甚妙。

【主治】呃逆,症属脾胃虚弱、津液不足、胃气上逆、呃逆频频者。

【常用量】苍术6-10克。白脂麻15-30克。研碎煎服。

【经验】根据施今墨先生之经验,亦可单取白脂麻15-30克,研为细末,用滚开水浸泡半小时服下,仍有显

效。刘宗厚曰:“呃逆有虚有实,有火有痰,有水气,不可专作寒论。”苍术、白脂麻伍用,适用于虚证是也,

切不可妄投。尤其对于胃气将败、呃逆不止,用之甚宜。

呃逆一证,辨证准确实属重要。曾遇一风湿性心脏病男性患者,突然呃逆半月余不解,投以旋覆花代赭石汤、

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未见少效;详查病情,职是气机不调之故,以柴胡疏肝散加味,主取柴胡、杭白芍、

川芎、陈皮、香附、薤白、杏仁、桔梗、枳壳、甘草,药服3剂,呃逆顿除,观察半年,未见再发。

(十六)马宝沉香

【单味功用】马宝为马科动物马的胃肠道或膀胱中的结石。味甘、咸,性平。入心、肝经。本品既能清肝镇

惊,以治高热风动、癫狂等症,又善于化痰,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

沉香为沉香树含树脂的木材。本品气香,置于水中则下沉而得名。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肾经。沉香

辛苦芳香,功专行散,能醒脾开胃、祛湿化浊、行气止痛,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等症;又因本品质体

沉重,落水不浮,性专下降,可直达下焦,入于肾经,而引上逆之气归之于下,善治虚喘气逆等症。另外,还能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气滞胸腹胀闷、疼痛等症。

【伍用功能】马宝清肝镇静(惊),化痰,解毒,平上逆之气;沉香降气平喘,温肾助阳,温中止痛。马宝

镇静平上逆之气为主;沉香善于下降,直达入肾,能引逆上之气归于下为要。二药伍用,降逆之功倍增。

【主治】1.呃逆诸症;2.可试治食道癌诸症。

【常用量】马宝0.3-0.9克,研为细末,吞服。沉香1.5-3克。入煎剂时应予后下为宜,以免有效成份的挥

发而降低药效。研为细末吞服,每次服0.6-0.9克。

【经验】根据施今墨先生的经验,临床上习惯于马宝、沉香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0.9-1.5克,白开水冲

服,日服2次。-47-

马宝、沉香伍用,原为治疗胃气上逆而设,若与旋覆花、代赭石汤合用,其效更彰。治疗食道癌时,施老常

与旋覆花、代赭石、桃仁、杏仁、茜草根、牛膝伍用,亦可与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诸药参合,以资提高疗效。

(十七)乌贼骨浙贝母

【单味功用】乌贼骨生于海中,其形如海螵,故又叫海螵蛸。为乌贼的内贝壳。味咸、涩,性微温。入肝、

肾经。本品既能收敛止血,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崩漏下血等症;又能收敛固涩,用于治疗久

病泻痢、遗精、带下之症;还能止酸止痛,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吞酸烧心,胃脘疼痛等症。另外,乌贼

骨研末外用,能收湿敛疮,用于治疗疮疡多脓,创面久不愈合等症。以及湿热火毒之湿疹、湿疮等症。

浙贝母又叫浙贝、象贝、大贝,味苦,性寒。入心、肺经。它开泄力胜,长于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治疗外感

风热、痰热郁肺、咳嗽吐痰、痰稠色黄;又长于清火散结,用于治疗瘰疬、乳痈诸症;还可清热降压,用于治疗

高血压病。另外,还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伍用功能】乌贼骨咸涩微温,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止血,浙贝母苦寒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乌贼骨以收敛为主,浙贝母以清散为要。二药为对,一收一散。一温一寒,降泄肝火,清热制酸,和胃止痛之力

益彰。

【主治】1.胃脘疼痛,日久不愈,烧心泛酸,诸药不效者;2.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胃脘疼痛,

烧心泛酸,大便稀溏者。

【常用量】乌贼骨6-15克,打碎煎服;浙贝母6-10克。

【经验】乌贼骨、浙贝母伍用,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乌贝散。用于治疗胃痛泛酸,胃、十二指肠溃

疡。实验证明本方能吸附胃蛋白酶,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笔者验之临床,每遇胃病烧心、反酸者用之,多收

良效。

(十八)柴胡牡蛎

【单味功用】柴胡(见前)。牡蛎(见前)。

【伍用功能】柴胡苦辛微寒,芳香疏达,调畅气血,疏肝解郁,清肠胃积滞;牡蛎咸涩微寒,益阴潜阳,收

敛固涩,软坚散结,祛瘀化痰。柴胡以升散为主,牡蛎以降敛为要。二药伍用,一升一降,一敛一散,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调和气血,疏肝软坚,推陈出新之效增强。

【主治】1.慢性肝炎,症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胁痞满、脘腹胀满等症;2.慢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者;

3.慢性结肠炎,证属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土者;4.汗闭证,证属营卫不和,毛窍开合失司者。

【常用量】柴胡6-10克;牡蛎10-30克。

【经验】柴胡、牡蛎伍用,出自陈苏生先生。二药参合,有清邪解热,宣畅气血,推陈出新之功。通过药物

之间互补制约,以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常用的配伍方法:配防风,治胃肠型感冒;配桂枝,用于太少阳台

病;配葛根,治风热为患;配白薇,治外感内伤:骨蒸劳热;配黄芩,治感染性发热;配知母,治虚劳,去邪热;

配生石膏,清解实热证等。

(十九)苍术桂枝

【单味功用】苍术(见前)。桂枝(见前)。

【伍用功能】苍术辛温发散,芳香化浊,健脾燥湿;桂枝温阳通脉,透达营卫,扶正建中。二药伍用,疏肝

和中,健脾祛湿之力益彰。

【主治】1.肝脾不和、消化不良、嗳气、厌食、腹胀、肠鸣、矢气多、大便溏泄、性情急躁等症;2.慢性肝

炎,证属肝部脾湿者。

【常用量】苍术6-10克;桂枝6-10克。

【经验】苍术、桂枝伍用,原为治疗慢性肝炎而设。其治疗机制:肝失疏泄,必克脾土,脾失健运,则湿邪

内生,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最易阻碍气机,而气机不畅又助湿生,导致肝病缠绵不愈。盖苍术气香而性燥,

功擅解郁燥湿,配伍桂枝以通阳化浊,取“离照当空,阴霾自消”之意,两药相使,共奏疏肝化湿之功。

(二十)苍术熟地黄

【单味功用】苍术(见前)。熟地黄(见前)。

【伍用功能】苍术辛香发散,苦温燥湿,为健运脾气之要药;熟地黄色黑、油润,质体柔软黏腻,为补血生

精、滋阴补肾之佳品。二药伍用,以苍术之香燥辛烈,制熟地黄之黏腻,又以熟地黄之黏腻,制苍术之燥,互制

其短而展其长,共收健运脾胃、生血、生精、补血之功。

【主治】1.脾胃不健,气血两虚之证;2.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用量】苍术6-10克;熟地黄6-10克。

【经验】苍术、熟地黄伍用,是为治疗贫血之证而设。盖熟地黄质体滋腻,以守为主,而可助湿碍胃(即腻

膈),苍术气雄燥烈,以走为要,易于伤正。故以苍术之燥,制熟地黄之腻;又以熟地黄之滋腻,制苍术之燥散。

二药伍用,一守一散,互制其短而展其长,以求中焦受气取汁生血之效也。

如果觉得《第十一章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