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为什么工作总是疏漏 毫无头绪?掌握这三种思维 就能解救自己

为什么工作总是疏漏 毫无头绪?掌握这三种思维 就能解救自己

时间:2020-12-26 05:45:51

相关推荐

一、他工作那么积极,却总是频频出错

小林一毕业就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因为做事积极性格温和,同事们都喜欢他。目前已经是一个工作小组的组长了,带领着8个员工。

上个月,分公司准备为新品上市,在附近小区做一场文娱活动,因为准备过程是个吃力活,领导就把事安排给小林做了。

小林勤勤恳恳操劳了一个月,他感觉自己忙得上窜下跳,应该没问题了。可是到了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事:公司总部发过来的试用样品放在郊外的物流仓库,因为长时间没有去取,仓库说可能退回去了。

小林知道这次要出大事了,赶快找来几个员工,一起打车到物流仓库帮忙找。物流仓库那边核实后确认没有退回,那就可能是堆压在仓库的某个死角了。

经过连夜的翻转,总算找到了,大家虚惊一场。

更刺激的还在后面:

次日,到表演歌唱节目时,主持人一报节目,两个乐队都上去了。两队人互相打量着对方,以为对方走错片场了。

原来,为了节省费用,其中一个乐队被分公司领导否了,而小林忘记通知人家了。

这次事件的结果,除了现场短暂的混乱外,分公司还多支付了一笔出场费。

领导自然对小林十分不满。

小林为什么做事那么积极主动,却频频出现疏漏?

因为小林视野受限,陷入隧道视野效应,犹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隧道视野效应源于管理大师哈罗德.杰林在《职业发展》一书提到的理论:是指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这在管理学上被称为“隧道视野效应”。

领导一安排任务,小林就一头扎进去死干,什么都不思考,做不到规划全局,看不透任务的来拢去脉,结果事情搞得一团糟。

二、为什么职人会被隧道视野所困?

(一)路径依赖陷阱

路径依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戴维在《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就会沿着该路径一直发展下去,并锁定在该路径上,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小林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就是“二话不说埋头就干”,就像一个经常游泳过河的人,面对一条没有桥的河,直接从岸上一头扎进水里,准备潜水过河。结果,河水太浅,一头撞到了水里的石头上,头破血流。

(二)缺乏全局思维

全局思维,就是考虑问题时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放大格局去思考。这能帮我们透过表象去抓问题的本质关键,避免“一叶障目”。

就像你走进商场购物,如果不在入口处,提前通过布局图找到目标商品销售区,你就会在商场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找,耽误时间。

公司文员小苹也犯过这类错。

领导让她把上个月的各类支出汇成一张表交上来。她就立马在公司OA里到处搜集数据,结果搜了两天,搜集出来的乱七八糟的数据,连她自己都能看懵。

其实,她只需要问一下老员工,公司都有哪些类别的数据,然后在OA里找到分类,十分钟就可以导出全部数据。

三、三个办法避免隧道视野效应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跳出隧道视野呢?日本作家斋藤孝给我们提供了“规划力”这个角度。

《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这本书里面说:“规划不是计划,是在把握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实施行动,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制定可以灵活变通的对策”。

看来,要避免隧道视野效应,我们需要掌握规划力,谋定而后动,从规划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一)5W1H分析法,透视任务本质

1、5W1H分析法

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IH”模式。

5W+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如果小林用5W1H分析法分析他面对的任务,他应该这样分析:

①对象 (What)——什么事情

这是个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能不能做别的活动?到底应该做什么活动?

②场所 (Where)——什么地点

在哪里做?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在小区办活动?能不能换个地方?应该换个什么地方?

③时间(When)——什么时候

什么时间做?公司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办活动?能不能换个时间?换什么时间更合适呢?

④人员 (Who)——责任人

这个任务都关系到哪些人?为什么要让自己干?能不能换其他人?我能搞定相关的其他人吗?

⑤为什么(Why)——原因

公司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公司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的活动?没有其它方式的活动可用吗?如果有,应该怎么用?

⑥方式 (How)——如何做

我怎样才能把这个任务做好?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有没有其它方法?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

2、分析原则:问题的拓展

5W1H分析法,是从6个方面来分析任务的,但是有一个细节就是,在每一个方面,都有四个维度的问题:现状 、为什么 、能否改善、应该怎么改善。

如分析 “对象(What)什么事”这个方面就要继续分析下面四个维度:

①现状:这是个什么事?

这是一场文娱宣传活动。

②为什么:为什么做这个事?

为了新品上市宣传。

③能否改善:能否换别的方式?

能不能换成在小区投放平面广告或者报纸广告?

④该怎么改善:应该换作什么方式?

应该在报纸上投放广告,报纸广告效果更好,覆盖面更大。

我们用一个表来清晰地展现出来

(二)MECE分析法,分解任务元素

MECE分析法,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你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个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个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使用MECE分析法分解任务元素,就可以有效避免遗忘和疏漏。

1、用MECE法分解任务所包括的元素

为了扩大学生客户群体,领导安排小李举办一次篮球比赛活动:筛选公司成员组建篮球队,跟某大学篮球队在该校园打一场篮球赛。

第一步:确认核心任务

小李的任务的核心问题是:在校园举办一次篮球赛。

第二步:找到任务切入点

小李这次任务包括的元素有两大类:人和物。

第三步:把相关元素分类并细分

比如本次活动包括的人:

把相关的人按照在任务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公司内部人、学校相关人、录像摄制公司的人、裁判组;

以公司内部人为例,再按在任务中承担的工作,细分为篮球队队员、拉拉队、控场人员;

以控场人员为例,再按具体工作,分为秩序维护员、物品管理员;

以物品管理员为例,分为赠品管理员和奖品管理员;

以奖品管理员为例,确认姓名。

第四步:检查

检查每一步分类是否有不恰当:比如按人分类,把公司内部人员跟场控人员并列就是不对的。

检查每一步分类是否相互独立:比如把任务元素分为人和物,如果再加进去个“赠品”就不对了,因为物就包括了赠品。

检查每一步分类是否分得完全穷尽:比如对人的分类,根据在任务中的作用不同分为公司内部人、学校相关人、摄制组人员、裁判组,如果少了任何一个,就不算是“完全穷尽”,在后期执行工作时就会出现疏漏。

检查每一步分类是否细分得不能再细分了:比如人的分类,分到物品管理员这个层,是不能停止的,因为物品有两种,且要分人管理。

2、分类方式

对元素进行分类的时候,肯定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比如对人分类,可以按性别分男、女,也可以按职级分领导、员工,还可以按照所属团队分A团队、B团队,具体用哪种分类,要看你面临的具体任务。

以本次篮球赛活动为例:

把人分类的时候,可以按照单个项目所属分为:公司内部人员、学校相关人、摄制组、裁判组;

把公司内部人按工作任务分为球员、拉拉队员、场控。

即,每一层的分类都有一个合理的划分依据。

(三)WBS工作分解,把大任务分解到可执行的小步骤

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去执行,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

老邓是某图书策划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下个月本市有一场图书展览,领导安排老邓负责这次参展活动。

1、分解方式

WBS的分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具体执行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用哪种方式分解。下面几种方式可供参考:

①按照实施过程分解:初期 中期 后期

老邓的任务:

初期需要执行的是:安排公关部联络图书展览主办方、初步确认参展人员、通知策划部筛选合适的展品、通知广告部安排制作相关宣传材料等等;

中期需要执行的是:确认展位的位置、确认参展图书质量和书名、确认具体时间和人员等等;

后期需要执行的是:开展前三天将图书、广告材料、参展人员安排进入展区等等。

②按照任务的各个目标分解

老邓的任务可以分解为:

展位确认;

宣传材料跟进;

图书确认;

参展人员跟进。

③按部门分解

老邓的任务可以分解为:

策划部;

公关部;

编辑部;

广告部。

2、分解原则

将主体目标逐步细化分解,每个任务要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分解后的工作结构清晰,层次明确,一目了然,尽量避免盘根错节;最底层的环节可直接分派到个人去完成,且要对应到人、时间和资金投入。

以老邓这个任务为例

把任务按照各个目标分解:

展位确认;

宣传材料事务;

图书确认;

参展人员事务。

以参展人员事务为例分解:

陈列员选择和培训;

合同洽谈员选择和培训;

讲解员选择和培训。

以讲解员选择和培训为例分解:

讲解员的确认事务;

培训事务。

以培训事务为例:

确定培训人员和完成截止日期。

3、注意事项

①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

比如第三层中的“展位确认”,出现在了第三层,就不应该再在其它位置出现。

②WBS中某项任务的内容是其下所有WBS项的总和。

比如“乐队事项”是下面几层工作项的总和,它不能包括广告公司事项、物业事项等。

③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使许多人都可能在其上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只能是参与者。

比如这个任务是由老邓负责的,那么他就是唯一的总责任人,虽然最后负责讲解员培训的是李老师,但李老师只是其中一个细分任务的参与者。

④每个WBS项都必须显像化,且所有参与者都要知晓这个整体的WBS事项,以确保准确理解已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

WBS的整体或者部分环节必须可视化,且相关参与者必须知晓各自的工作任务。

⑤在全体参与者知晓且同意的情况下留有变更的余地。

一个WBS就是一个工作计划,但是我们都知道“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对于任何计划,我们都要留出可变动的余地,且在变动时及时跟相关人员沟通。

四、总结

当我们陷入隧道视野效应时,我们就会看不清任务关键及细节,并在执行任务时频频出错。

造成隧道视野效应的原因是:固有经验的路径依赖和缺乏全局思维。

解决隧道视野效应的方法是:合理使用5W1H分析法、MECE分析法和WBS分解法。

如果觉得《为什么工作总是疏漏 毫无头绪?掌握这三种思维 就能解救自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