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异常纤维蛋白原小科普

异常纤维蛋白原小科普

时间:2021-03-26 03:06:58

相关推荐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且临床变现难以预测,可从无临床症状到危及患者生命,由于不能通过常规的出凝血检查来鉴定,而且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家族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所以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有时很难被发现。

首先什么是纤维蛋白原呢?纤维蛋白原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40x103,由FGA/FGB和FGG,3个独立基因分别编码的ABC3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六聚体,是机体血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凝血因子FG因子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也可在小肠和肺等来源的上皮细胞中合成,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凝血和调节纤溶等生理功能[1]。当FG出现异常是常常会发生出血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其中当Fg编码的基因发生异常时则回引发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从而引起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具体可以表现为Fg抗原正常而活性降低。

有研究表示,遗传性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多数为杂合错义突变,临床上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术后出血以及血管栓塞发生风险很高[2]。根据数据库分析,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报道了一千多例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病例,且超过半数的病例是由于A肽链编码基因突变导致。其中,A肽链rg16的突变主要包含Arg16His和Arg16Cys两种错义突变,前者突变形式会导致FPA释放延迟,影响凝血功能,患者常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出血。而后者突变形式将导致FPA不能有效的释放,引起更为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有无症状出血或血栓存在[3]。

遗传性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通常在实验室指标上有什么特点呢?通常我国大多数医院检测纤维蛋白原采用单一方法,若仅采用凝血酶法(Clauss法)时,患者的Fg明显降低,可能误诊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而仅用凝血酶原时间演算法或免疫比浊法时,患者的Fg正常或增高,极易被漏诊或因临床表现误诊为其他疾病。因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或共显性遗传,所以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但患者家人亲属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不一。通常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抗原可在正常范围内,但活性有所下降,而PT/APTT一般为正常,TT/RT(爬虫酶实验)通常延长。因爬虫酶只作用在a链上,仅释放纤维蛋白肽A使纤维蛋白凝固,因此当纤维蛋白凝固障碍时,比较RT/及TT能够区别抗凝血酶作用[4]。

当我们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健康人与遗传性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凝块时可以发现,患者纤维蛋白凝块的纤维丝密度相对正常人较小,且纤维蛋白凝块的纤维丝直径也较正常人细(图A为正常人纤维蛋白凝块的电镜图;图B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凝块的电镜图)[5]。

另一方面,对于孕期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需要监测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较低的水平可导致患者出现自发性流产,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血栓等症状。其本质原因可能是Fg能稳定胚胎着床及促进胎儿脉管系统发育,在维持妊娠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6],因此在妊娠期间Fg最好维持在一定量以上。

自国内第一例报道的A链基因异常引起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以来,已经陆续报道了多例Arg16His位点突变所致的遗传性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且都为临床上无明显的出血症状。当然还有其他的突变位点如Arg16Cys,Arg19Gly,当我们却不能将基因型相同的患者统一对待[7]。因为即使基因型相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少数患者可能有严重出血倾向。所以当患者确定为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时,即使为常见的基因型也不能掉以轻心,防止诊疗过程中发生危险。

【参考文献】

[1]Liming Sheng, Min Luo, Xiaojiang Sun,等. Serum fibrinogen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oper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 133(11):2720-2725.

[2]B. Hua, K. Li, A. Lee,等. Coexisting congenitaldysfibrinogenemia with a novel mutation in fibrinogen γchain (γ322 Phe→Ile, FibrinogenBeijing) and haemophilia B in a family[J]. Haemophilia, , 21(6):846-851.

[3]曾强武, 刘琼, 严雪梅, et al. 1例纤维蛋白原A链Arg16His错义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研究[J]. 重庆医学, , 47(27):102-103+107.

[4][5][7]黄丹丹, 蔡挺, 张顺, et al. 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鉴定及分子发病机制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 (9):675-679.

[6]向利群, 林发全, 程鹏, et al.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其治疗[J]. 广东医学, , 038(012):1931-1933,1937.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出于非商业性目的,仅用于学习交流和分享。当内容涉及引用已发表的文献时,我们均在文章结尾【参考文献】处进行出处文献标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正或删除,谢谢!

联系邮箱:fulin@

如果觉得《异常纤维蛋白原小科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