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风湿免疫病临床思维:一个诊治疑难病的法宝

风湿免疫病临床思维:一个诊治疑难病的法宝

时间:2024-03-13 04:51:52

相关推荐

本文转自“杨氏书屋”微信平台

风湿免疫病临床思维:一个诊治疑难病的法宝

杨岫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创始人,原风湿免疫科主任)

在医学领域里,大家已经逐渐地认识到了,风湿免疫科是诊治疑难病的学科。因为它有一个与其他学科不同的临床思维模式。

1. 风湿免疫科是诊治疑难病的学科

为什么风湿免疫病常常让各个学科的医生深感困惑?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个学科的名字和疾病种类很特别,导致社会和许多医生对风湿免疫科“一头雾水”。

以前,人们错将它当作一个治疗“天气变化腰酸腿疼”小科室,认为风湿科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所以这个学科一直在被边缘化中艰难地发展起来。

其与众不同还在于学科的命名。临床各个专科多是以解剖学系统命名,如心脏科、呼吸科、消化科、骨科;也有以病因学命名,如感染科、烧伤科。而风湿科很特别,它跟“风”和“湿”并没有关系,而是跟免疫性炎症有关。

国际医学领域上普遍称之为风湿病学(rheumatology)。而在国内,为了让大家能“顾名思义”知道它是治疗免疫病的学科,普遍称为“风湿免疫学科”。但官方名称还是与国际吻合,如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会等等,并没有冠以“免疫”二字。

二是免疫致病非常复杂。

人体任何组织、任何脏器都有可能成为免疫攻击的靶点,这就注定了风湿免疫病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可以多个系统同时起病也可以单个系统起病;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可以一些系统病变在好转,而另一些系统损害在加重;有些病变可以呈自限性好转,更多的是慢性迁延不愈,或者波动性时好时坏,还有一些则快速或顽固性进展,导致来不及诊断,或药物还来不及起效,病变就已经危及生命。其中的奥秘让其他学科医生,固有的思维模式难以理解。

三是风湿免疫病只有“分类标准”,没有“诊断标准”。

虽然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等等,是“可以叫得出名字”的疾病,但这些疾病都是只有“分类标准”,没有“诊断标准”。不像其他学科的疾病,依靠某个检查就可以“确诊”,如病理看到癌细胞就可以确诊某肿瘤。

各种风湿免疫病之间常常在临床症状、化验指标、病理所见等方面相互重叠,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一个病人可以同时符合多个疾病的标准,也可以多个标准都“挨边”,但严格起来又不符合任何一个标准,导致难以下诊断。

常常见到,一个病人在这个医生手上诊断为红斑狼疮,到另一位医生手上又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搞得病人忧心忡忡:“究竟哪个医生是对的?”实际上,二个医生的诊断都是正确的,都没有误诊误治,只是考虑问题的侧重点有不同,把握的尺度有所区别而已。

在风湿免疫病诊断中,还有许多含含糊糊的诊断,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未分化关节炎、未分化血管炎……。

还有许多的病症,医生只知道其为“免疫相关的炎症”却喊不出它的名字,属于“无名氏疾病”或“未命名疾病”,这让医生如何下诊断?又如何下药?

2. 风湿免疫科的诊治思路有别于其他学科

风湿免疫病围绕着“免疫性炎症”这个核心,其诊治思路有别于其他学科。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风湿免疫病没有固定的治疗方案。

多数风湿免疫病没有行之有效的具体治疗方案,只有治疗策略,就是“达标治疗(T2T)”。

每一个病人都需要根据其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诱导治疗的初始方案,然后根据其治疗反应,调整至更合适的用药组合,再根据其病情好转的情况逐渐调整和递减治疗强度,最后有一部分病人可以达到“零激素”,甚至“零用药”状态。药物递减的顺序是:先递减控制炎症的药物(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后递减缓解疾病的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慢作用药);病情稳定后,需要权衡利弊地先把副作用大的替换为副作用小的药物(如环磷酰胺替换为甲氨蝶呤)。

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不存在“需要多少个疗程”或“疗程多长”的问题,治疗强度随着疾病的缓解而逐渐递减,用尽可能低强度的药物维持其长期缓解。低到什么程度?个体差异,有人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有人可以达到“无限低剂量”用药,即“零用药”。

二是风湿免疫病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传统医学的辩证思路,却可以在风湿免疫科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为大多数风湿免疫病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以红斑狼疮为例,轻者甚至不需用药,只要医学随访;重者可能来不及诊断或等不到药物起效,就已经危及生命。因为“异质性”所以需要“同病异治”。如果用一个标准的用药方案来治疗所有红斑狼疮,势必导致一半的病人用药不足,另一半的病人过度治疗。

“异病同治”的思路,是源于各种风湿免疫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特征“免疫性炎症”。其治疗思路和具体药物都是围绕着免疫抗炎,基本相同。例如,红斑狼疮与血管炎的治疗思路和具体用药并没有区别,类风湿关节炎与脊柱关节病的用药也是大同小异。所以风湿科医生常常自我调侃“我们误诊不误治”,把一例血管炎误诊为红斑狼疮,并不会耽误疾病的治疗。风湿免疫科用药的强度取决于病变的程度、损害的部位和预后,而不一定纠缠于一个诊断。

三是在风湿免疫科,“确诊下药”并非天经地义。

人类治疗疾病“确诊下药”是天经地义的原则,不确诊如何能盲目下药?“不确诊就下药”多会被视为“荒唐”行为!所以人们患病之后总是要追求一个“确诊”。可是,到了风湿免疫科,并非每一个病例都能被“确诊”。

在风湿免疫科,有一种情况是“误诊不误治”。各种风湿免疫病的分类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是在百分之九十左右。换句话说就是100个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的病例中就有好几个是被“误诊”的。大家不必为此而担心,因为符合了红斑狼疮的标准,即使不是红斑狼疮,也是类似的免疫性疾病,按红斑狼疮治疗没有错。

另一种情况是“未确诊也能下药”。只要是明确了疾病的性质是“免疫性炎症”,没法下一个确切的诊断也可以用药。风湿免疫病的经典诊断中就有许多的“未分化……”,还有许多“未命名疾病”、“无名氏疾病”。

就像“IgG4相关疾病”是一个并不罕见的疾病,可是等到前后人类才认识它,才获得命名,在获得命名之前,是非常疑难的“无名氏疾病”。名字都没有的疾病,叫医生如何能够“确诊”?但是,聪明的风湿免疫科医生们很早以前就能够运用“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的思路,对这些“无名氏疾病”给予恰到好处的治疗,而不至于为了追求一个“确诊”,而让病人坐以待毙。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IgG4相关疾病”肯定不会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个被命名的疾病,将来还不断地会有“未命名疾病”被认识和命名,“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的思路将继续为这些“无名氏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的诊治思路。

3.风湿免疫科的临床思维: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

人类的疾病大多数与炎症相关。理化因素导致的炎症显而易见,除此之外的炎症包含三大原因:感染性炎症、肿瘤性炎症、免疫性炎症。

有史以来人类对感染性炎症的认识比较充分。一见到炎症,首先考虑感染,“消炎药”成了抗生素的代名词。所以一个以炎症为特征的疑难病例,各科室都会在感染方面充分寻找证据,并使用各种抗生素。如果这个病例是非感染性炎症,这些检查都没有阳性报告,这些治疗都不能获得疗效。

一个影像学显示肿瘤,可是病理检查却找不到肿瘤的证据,而是炎症,再做各种免疫组化、各种染色、基因重排……,还是不能诊断肿瘤,这就成了肿瘤科的疑难病例。这个时候对该炎症性肿块,就需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理描述、实验室检查等,鉴别其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

发热查因是医学难题,如果围绕着感染性发热、肿瘤性发热或免疫性发热三大原因进行排查,思路就会清晰很多。感染有各种检查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去支持诊断。肿瘤有病理学的证据判断其是与否。免疫性炎症却无法通过实验室检查去断定它,因为只有少数几个风湿免疫病(ANA相关结缔组织病、ANCA相关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有实验室标记物阳性来支持诊断,大多数免疫病并没有实验室的阳性指标。这就我们常说的“实验室检查全部阴性也不能够排除风湿免疫病。”这种没有一个客观证据,只靠临床经验,综合临床特征和分类标准,进行推断性诊断的风湿免疫病,的确给临床医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面对这种困惑,我们采用排除法:一个炎症性疾病,如果没有显而易见的理化因素,又基本上排除了感染性炎症和肿瘤性炎症,剩下的就有很高的概率是免疫性炎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是华南地区的龙头医院,汇集了许多非常疑难的病例,我们得益于这个平台。在1990年代开始我们逐渐形成了这种思路,并救治了许多这类的、非常疑难的病例。

为了帮助医学领域的同行们掌握这样一个诊治疑难病的诀窍,让更多的疑难病人获得救治,我们将其具体化、概念化,提出了“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的思维模式。先后发表在《广东医学》()、《新医学》()、《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而今“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这样一个疑难免疫病的诊治思路,在全国风湿免疫病学界已经家喻户晓。

风湿免疫科疾病虽然非常复杂疑难,但如果掌握了这类疾病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了风湿免疫科特有的临床思维模式“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即刻变得非常简单。那些多家三甲医院多个学科反复会诊,连诊断都“摸不到门”的疑难病例,到了风湿免疫科医生手上,常常变成“小菜一碟”,轻易就可获得可预见性的疗效。

这就是风湿免疫科的特殊所在、魅力所在!

如果觉得《风湿免疫病临床思维:一个诊治疑难病的法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