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警惕女性垂体瘤

警惕女性垂体瘤

时间:2021-09-01 22:57:00

相关推荐

近日小编急诊室里看到一位反复头痛一月首次来院就诊的年轻女性患者躺在急诊病床上,头颅CT检查已回报提示鞍区占位,垂体瘤考虑。垂体瘤知识一起学习一下。

大脑核心部位的垂体,虽仅有豌豆大小,功能却十分强大。它是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司令部”,控制着全身各种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20%。根据肿瘤分泌激素情况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肿瘤细胞分泌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无功能性垂体瘤(肿瘤细胞不分泌以上激素)。

泌乳素型垂体瘤是功能性垂体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占到功能性垂体瘤的50%,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这种肿瘤虽属良性,却能分泌过量泌乳素,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常功能,造成促黄体激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降低,不仅影响卵巢甾体激素合成能力,导致雌、孕激素不足,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还能导致卵泡发育障碍,出现不孕。

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多为年轻未婚女性,患者常因隐私羞于启齿而讳疾忌医,导致耽误诊断。其实对于专业团队来说,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断并不难,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泌乳素测定、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的证据。

垂体泌乳素瘤多为肿瘤直径<1cm的微腺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症状,如闭经、溢乳、不孕不育等。

部分大腺瘤(肿瘤直径>1cm)还可出现占位效应:压迫正常垂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畏寒、嗜睡、皮肤粗糙、脱发等;肿瘤向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出现复视、眼球活动障碍;巨大垂体瘤还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脑积水颅高压症状,甚至可压迫下丘脑出现尿崩、嗜睡以及癫痫等症状。

垂体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亦称鞍区增强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垂体瘤的最理想手段,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在组织分辨率、微腺瘤检出等多个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头颅CT检查。

通过采取血标本测定血泌乳素浓度:血泌乳素浓度在20ng/ml以下,可基本排除高泌乳素血症;当泌乳素浓度在20-200ng/ml,可见于泌乳素瘤,但也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泌乳素升高。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外科治疗。

最后友情提醒:当女性发现有不明原因的闭经、泌乳、不孕不育、头痛等异常现象,在进行妇科检查和治疗的同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确诊泌乳素垂体瘤,务必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图片、资料转于网络,仅宣教用,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如果觉得《警惕女性垂体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