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肝内胆管结石_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_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

肝内胆管结石_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_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

时间:2021-12-01 10:30:04

相关推荐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换的病也是五花八门,结石就是其中一种。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疾病的一种,其产生原因也是与饮食密不可分的,然而大家都不了解的是它的危害。专家指出,肝内胆管结石的危害是很大的,下面大家来一起了解 一下肝内胆管结石的危害都有哪些吧。

1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

饮食因素(15%):

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β-葡萄糖醛酸酶抑制物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含量减少,有利于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容易发生沉淀,是形成结石的基础。饮食结构与肝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这在发展中国家肝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胆道感染(25%):

普遍认为胆道感染,特别是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产生细菌源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在胆道感染时胆管炎性黏液物质增加,凝聚作用增强,加以有钙离子等金属离子的参与,形成以胆红素钙为主的胆管结石。我国农村胆道蛔虫发病率较高,相对胆道感染及肝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都市为高。同样,肝胆管结石中的细菌含量也较胆固醇结石为多。并且肝胆管结石伴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机会多,都从不同侧面说明胆道细菌感染与肝胆管结石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

胆汁淤滞(20%):

由于胆管狭窄,胆道梗阻或胆管囊状扩张,继之发生胆汁动力学改变,涡流、淤滞和细菌感染。游离胆红素沉淀,黏液脓性物的参与,形成褐黄色胆泥,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淤滞、感染,促使胆石的形成。临床上常见的如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引起乳头狭窄等,都是因为胆汁流动不畅,发生胆管结石。

疾病因素(25%):

肝胆管结石往往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或与某些疾病有密切关系,这些疾病称为肝胆管结石的背景疾病。例如肝硬化时胆汁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增高,胆汁酸组分异常,具有成石倾向。所以肝硬化时易发生胆管胆色素结石。Nicholas报告从尸检资料证实,2377例肝硬化病人伴发胆石者占30.8%,是正常人的 4~5倍。先天性胆管囊肿有50%以上伴发结石。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也易发生胆色素结石等。

2肝内胆管结石的饮食保健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饮食宜忌:

浓茶、咖啡、酒、动物内脏、肥鸭等。忌暴饮暴食。忌油腻、煎炒、油炸食品。

对胃肠无机械和化学刺激的食物,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水流饮食,易于消化的糖类,清淡食物,多选用蒸、煮、烩、炖、氽等用油少的烹调方法。

食疗方:

1、丹参郁金蜜:丹参500克,郁金250克,茵陈100克,蜂蜜1000克,黄酒适量。将丹参、郁金、茵陈入锅,冷水浸2小时,中火烧开,加黄酒1匙,文火煎1小时,约制药汁1大碗,滤出;再加水煎1次,约制药汁半大碗;将2次药汁与蜂蜜同入盆,搅匀,加盖,旺火隔水蒸2小时,冷却装瓶。每服1-2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2、乌梅虎杖蜜:乌梅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将乌梅、虎杖洗净,水浸1小时,再用瓦罐,加水适量,文火慢煎1小时,滤出头汁500毫升,加水再煎,滤出二汁300毫升;将药汁与蜂蜜入锅中,文火煎5分钟,冷却装瓶。每服1汤匙,饭后开水冲服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

3、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4、金钱银花炖瘦肉: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600克,黄酒20克。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2小时,取出药包。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

3肝内胆管结石的危害都有哪些

肝内胆管结石的心理危害

肝内胆管结石的疼痛的症状,让患者饱受折磨,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很多患者由于没有对症施治,方法不当,如体外碎石等方法,反反复复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结石碎了又长、长了又碎、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患者失去了的信心,对生活也没有 了信心.

肝内胆管结石的生理危害

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及长期胆道感染、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果.

“三镜联合微创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复发、损伤小、恢复快!

4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

一旦患者在术后经T管造影被发现有胆道残留结石时,可在窦道形成后拔除T管,经窦道插入纤维胆道镜,在直视下用取石钳、网篮等取石。如结石过大可采用激光碎石、微爆破碎石或其它方法将残石碎裂成小块后再取出。

一般情况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这种静止状态不会一成不变的。当遇到寒冷、劳累过度或饮食不当等不良刺激时,患者肝内胆管中的结石就有可能由“静”变“动”,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因此,患者应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的观察和防治,不管有无症状,也不管结石的数目多少、体积大小以及是否引起肝脏的病变。有条件的患者还应定期做肝、胆B超检查和肝功能的生化检查,这样可随时了解结石的位置、性质以及肝功能是否出现了继发性病变。

近年来,不少社会精英因生活压力过大、工作竞争激烈,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劳逸失衡,打破了正常的心理、生理的运转规律,导致心理变异、生理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出现猝死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到防患于未然?

5肝内胆管结石的检查

1、B超诊断。B超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象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2、CT诊断。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的诊断符合率为50%-60%。CT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个层面CT照片,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

3、X线胆道造影。X线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PTC、ERCP、TCG的诊断符合率为80%-90%、70%-80%、60%-70%。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肝内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

胆道造影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有多方位X线摄片;

2、某一肝段或肝叶胆管不显影时,应注意鉴别,结石梗阻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应作其它检查进行鉴别;

3、不要满足某一处病变的诊断,因可能会造成漏诊;

4、在分析胆道造影片时,尽可能取得最近的造影片,因病情可能有进展。

如果觉得《肝内胆管结石_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_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