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慈母多败儿?当父母的“规范”过多 孩子会变成什么模样?

慈母多败儿?当父母的“规范”过多 孩子会变成什么模样?

时间:2024-07-04 18:21:49

相关推荐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

现代父母,听到了太多关于儿童成长的寓言以及古代故事,“慈母多败儿”的观点让她们不敢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喜悦,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会因此“蹬鼻子上脸”。会对孩子严格约束,可是在这种“模板”式的教育下,孩子就真的能进入“制度的笼子”中吗?

日本著名儿童心理医生佐佐木正美表示,当一个孩子在父母过多的“规范”之下生存,他们就会丧失独立能力,甚至丧失爱的能力。一旦他们想要逃脱“制度的笼子”时,家长会发现,曾经的努力似乎已经功亏一篑!

布兰妮是一位公认的严母,她自幼在中国长大,深得“棒下出孝子”的精髓。在她的观念里,孩子不能有非分无礼的要求,她甚至为孩子定制了一套“模板”。

比如,时刻都要让自己的孩子像一个绅士,如果孩子表现出野蛮或者是淘气,她会狠狠的批评孩子一顿;若是孩子想要玩具等小东西,她会大声呵斥孩子甚至把孩子打一顿……

一切都按照布兰妮的模样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渐渐地孩子不会出现上述情绪,甚至还变得彬彬有礼,可布兰妮却发现家中总是丢钱。此外,在她儿子的日记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好想死……

那么在家长的过度“规范”所笼罩的阴影里,日后在孩子的身上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规范造就机器,世界多个妈宝

孩子听话是众多家长都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他的行为“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避免家长所犯下的错。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似乎成为了家长的“陪葬”,这些批量生产出的“好孩子”,在家长离去的同时,他们的“主见”也跟着一起死了。妈宝男、妈宝女在解决婚姻问题上,显得非常“孩子气”。没断奶是他们的标签,当社会给他们强行断奶的时候,将是他们几十年都未曾承受过的惨痛!

2、孩子过分听话,沉迷伪装世界

在家长眼中,对孩子有所“规范”,可以制造出十全十美的孩子。当孩子处处被规范的时候,孩子也在无数的批评下也做出了“自我反省”,那就是他们掌握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技能。展现在家长面前的乖乖宝贝,私下里可能会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他们对于父母的厌恶,对于学校家庭的愤恨以及对自由的期待,早晚会像火山一样喷薄而出。而这一切,都掩埋在他们看似绅士乖巧的面具之下,倘若出现了一个导火索,就会让整个家庭面临崩溃!

这类孩子,一旦他们发现了规范之外的好玩事物,任何规范已然起不了作用。这时家长无论痛骂他们或者毒打他们,他们都已经无动于衷。因为这些套路他们都已经清楚家长的套路,颇有些“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心态,甚至还会说出“你们打死我吧”这类的偏激语言。到了这个阶段,家长的举动就会显得无力,然而这类家长却深陷“除了暴力还能有什么解决办法”的怪圈之中。

拿青少年早恋问题为例,孩子是否“听话”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强硬的态度非但不会缔造更加“听话”的孩子,反而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父母态度强硬的家庭,在限制孩子早恋时往往会说出“你敢谈恋爱打断你的腿”这样的话,然而这种家庭的孩子多数会早恋且伴随一些严重后果(怀孕、私奔等)。情况二:“家教”比较严格的家庭,也真的会出现“乖宝贝”。这类孩子尽管产生情愫,也会憋在心里,以至于他们很难出现正确的男女交往观念。在这种性别观念极强的心理作用下,往往会有一些性格空白,以至于会把谈恋爱当做一件羞耻的事情。反观态度开明的家庭,孩子似乎更“听话”

情况三:在父母比较开明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对男女问题会有较好的处理方法。即使他们谈恋爱,也会与家长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家长会比较了解孩子的动态,孩子也不会“胡来”。即便自己有困惑,也会找家长解决,从而避免不良后果。家长挂在嘴边的“为你好”并不是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而是来源于父母的“懒”!

1.“懒”之要挟篇

当家长说出要挟孩子的话时,实际上已经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当父母不想多费口舌的时候,要挟似乎更“管用”。不过渐渐地,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办法失效了。

2.“懒”之唠叨篇

有些家长会严于律人,宽于律己,不断地在孩子面前唠叨“正确的道理”,就是想满足自己在人前的那份虚荣!这样孩子会拿父母和自己作比较,然后表示“你们没做到还来要求我”!从而导致父母的“权威性”丧失。

3.“懒”之揠苗助长

当有些孩子家长懒于照顾孩子的时候,会强迫孩子做一些与他年龄不相符的事情,巴不得孩子一夜长大好早点借光,可这类孩子往往会独立的更晚!

究竟有多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充满了一厢情愿!这种“为你好”的做法,成功的话,家长会制造出与自己一样的模板;失败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中的仇敌!

不要用所谓的严格约束,和严格要求来对待孩子,“模板”成长下的孩子不会快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当家长混淆了“过度干涉”和“理性爱护”的概念时,这个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孤儿”!

作为家长我们要分清,什么是“过度干涉”什么是“理性爱护”!

“过度干涉”指的是看似家长在无微不至的爱孩子,但是物质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孩子,在心理关爱上没有被满足。当孩子所作出的一切“危险尝试”被大人浇灭以后,孩子的独立性会被扼杀。也就是说,柔情或是暴力的干涉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死无葬身之地”!

“理性爱护”指的是家长要放弃自己在成年人世界中所学习到的规范,全身心的融入的孩子的世界中,与孩子成为朋友。比如说家长可以通过陪孩子玩一些看似“幼稚”的游戏,在游戏的世界里与孩子进行交流。小孩子往往都喜欢比自己大一些的“大孩子”玩,当你成为了小孩眼中的“大孩子”时,那么恭喜您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同时,他还会因为“珍惜友谊”,从而心甘情愿的为朋友“两肋插刀”。

被“理性爱护”小孩,会推己及人的去关爱别人,甚至更会主动的做事情

举个例子,孤儿院的儿童从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无论怎么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这些孩子的独立性还是不能与幸福家庭的孩子相比。佐佐木正美表示:当孩子感觉自己值得被他人关爱的时候,就会有前所未有的自信去独立解决问题。

当家长将自己对孩子的“过度干涉”理解成对孩子的“过度爱护”时,孩子的独立性会被摧残,孩子的宽容度会被降低,孩子爱人的心会被泯灭!世间最大的悲剧就是,所有的小孩都变成了大人,大人无止境的去复制“大人”,于是这些“小大人”就成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他们浑浑噩噩,没有方向,终于被关进了“笼子”……

如果觉得《慈母多败儿?当父母的“规范”过多 孩子会变成什么模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