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郑爽带娃:一句话暴露出众多家庭的“通病” 引家长反思

郑爽带娃:一句话暴露出众多家庭的“通病” 引家长反思

时间:2022-10-28 21:49:28

相关推荐

前段时间,小编在一档综艺节目上看到郑爽带娃的片段:午休时间,正玩得开心的小朋友不愿上床睡觉,甚至使用“杀手锏”——哭,爽妹子淡淡的告诉其:“不睡也得睡,这是规矩。”并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哭不感兴趣,之后便不再管小朋友,不得不说,爽妹子这招“冷处理”使用得炉火纯青。

但是毕竟小朋友的年纪比较小,过了一会儿,郑爽再次折回向其发出“午睡邀请”,然后便开始倒计时“3、2、2.9、2.8、2.7、2.6……”躲在帐篷中的小朋友一脸茫然,呆呆地问出一句“为什么要倒数?”

这件事情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小时候,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我数123,赶紧把饭吃完”

“我数123,立马停下来”

“我数12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数123成为了父母最有效的“武器”,并且屡试不爽,小编从小在“123”的恐惧中长大,每次只要父母数到2我便开始紧张,赶紧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好,那种由内而外的紧张、害怕至今印象深刻。小时候,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害怕“123”,便决心和父母对着干,愣是等到父亲数完也没有照着他说的做,结果换来的是见父亲狠狠的一顿打,我知道了,原来“123”是警告,不做就会挨打。

很多家长都会向我的父母使用“123”管教孩子,因为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但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表面上,数“123”是家长居高临下教育孩子的方式,实际上却是面对孩子问题时最无力的宣言,当矛盾僵持不下,必须有一人做出退步时,家长便使用这一招要求孩子“让”着自己。表面上孩子做出了退步,但是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123”中长大的孩子会怎么样?

1、听话

很多孩子在接收到“123”信号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爸爸妈妈生气了,如果自己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要么是他们生气,要么是自己挨打,而不管哪一种都是自己不愿看到的,长此以往,小朋友在听到指令之后会感到压抑,从而变的恐慌、紧张,赶紧完成父母的要求。而这些恰恰是家长眼中的“听话”。

2、叛逆

很多家长在使用“123”的时候会加上一个词,那就是“否则”,无论是内容还是语气都充满威胁,一些处在青春期甚至是叛逆期的孩子便会觉得暴躁、逆反,有的孩子则会将这些表现出来,也就是家长眼中的叛逆。

其实,“123”并不是不能用,而是换一个方式用,效果会变好很多。试着将威胁变成选择,“123”之所以会让孩子觉得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面的一句话,所以,家长不妨试着把威胁变成选择“我数123,你来决定自己收拾玩具还是妈妈陪你一起。”“我数123,你来选择先洗头还是先洗澡”。

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决策者,只有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孩子才会更大胆并且更愿意表现自己。

试着把“123”变成游戏,在孩子做事情慢慢吞吞的时候,家长便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用游戏的方式改变他们的速度:“你来数123,我们比赛……”调动孩子的兴趣,更容易接收到孩子的积极行动和回馈。

试着把负面影响变为正面作用,更多情况下,这3个数字带给孩子的是恐吓,家长可以换一种引导的方式,改变其对此的态度,电影《弱点》中的一段对白对我影响颇深:小时候,只要有坏事发生,妈妈就会让我闭上眼睛,她说“我数到3,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一切都会没事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孩子们这样那样的缺点,想要改变他们却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倾听他们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只有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才会用更高的效率去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理解与爱中健康快乐的长大。

如果觉得《郑爽带娃:一句话暴露出众多家庭的“通病” 引家长反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