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陆林 樊嘉等13名医卫领域专家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陆林 樊嘉等13名医卫领域专家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时间:2023-07-28 17:06:00

相关推荐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人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13人,分别是卞修武、刘耀光、陆林、陈化兰、陈晔光、季维智、种康、顾东风、徐涛、黄荷凤、蒋华良、樊嘉、魏辅文。

卞修武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出生于安徽寿县。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19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病理学专业)。 现任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长,全军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和肿瘤免疫病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30年,尤其擅长复杂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创立了全国脑神经病理专业学组,连续牵头组织全国神经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并开展疑难病理读片,为解决全国神经病理诊断人才匮乏和疑难病理诊断 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牵头制定《 肿瘤病理规范化诊断标准》等多项行业规范和指南, 推动了我国病理诊断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准化。发起和组织中美病理学联合会议,扩大了我国病理学的国际影响力。

刘耀光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生导师。1954年3月生。1982年华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任教湖南省长沙农业专科学校;1985~1988年,留学日本香川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学习植物遗传学专业博士课程,并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1996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研究员,1996年7月回国。

刘耀光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水稻重要育性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进展。兼任全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陆林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工作,在Science、Nat Neurosci、JAMA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Nat Commun、Am J Psychiatry和BiolPsychiatry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其中20余篇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在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1969年生,甘肃省白银市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兽药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委员,OIE/国际粮农组织(FAO)禽流感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OIE禽流感专家。

陈化兰在动物流感,尤其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并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陈化兰是中国第一位OIE专家,OIE最高技术决策机构-生物标准委员会6名委员之一,OIE/FAO流感专家委员会(OFFLU)5名执委之一。10月,获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奖项。陈化兰成为第五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人。

陈晔光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在科研领域,陈晔光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TGF-β受体的调控、TGF-β和Wnt在肿瘤形成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季维智

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担任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第四任所长、所党委委员、研究员。云南省动物生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季维智多年来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首次发现了猕猴体内促性腺激素和孕硐的昼夜分泌节律等新现象,证明并提出了体内阿片类系统参与这种调节的新观点。从事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式动物进行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制, 胚胎的早期发育分化以及相关生殖生物技术,如生殖细胞(卵、精子和胚胎)的冻存, 胚胎移植,动物克隆和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猕猴卵成熟的无血清培养体系,并发现激素、能量物质和生殖周期对卵成熟和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种康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4月出生,陕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应答功能基因组研究、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水稻拟南芥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等。

顾东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杂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和 Human Genetics 等编委,Chronic Diseas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副主编;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全国主任委员)。

先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研修。长期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遗传流行病学,包括病因和人群防治研究。先后承担“中国高血压调查随访及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研究”和“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预测China-PAR”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国内外心血管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项目,作为“亚太队列人群协作研究”执委开展65万人群大型队列研究。

徐涛

生物学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储存囊泡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胞内第二信使对分泌的调控作用;葡萄糖转运体在脂肪细胞内转运和上膜机制的研究;细胞内Ca2+信号的自稳平衡和对分泌的调控作用。

黄荷凤

妇产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

20余年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德国基尔大学、香港大学进行生殖医学临床和实验室的专门培训。学科专长生殖医学、生殖遗传。研究方向配子和胚胎源性源性疾病,生殖和助孕安全。由其主导的辅助生殖诱发胚胎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机制研究,入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蒋华良

1987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 1992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4月当选为民盟上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发展和应用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深入开展药物设计、药物新靶标的发现、药物靶标构象变化与药理功能关系等研究。

樊嘉

现任院长、肝外科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副主任、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肝脏肿瘤外科诊疗及肝脏移植,累计完成近4000例肝肿瘤手术,其中疑难、危重、复杂肝肿瘤手术2000余例次,对难切性肝癌包括巨大肝癌、肝门区肝癌、尾状叶肝癌、累及下腔静脉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腔静脉癌栓肝癌及累及周围脏器肝癌的联合脏器切除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外率先开创针对影响肝癌患者生存重要因素—门静脉癌栓的综合治疗,制定了优化治疗方案,使1年生存率提高了25%,5年生存率提高了10%,经同行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应用外科新技术并改进部分手术技术,已成功开展肝肿瘤微创手术治疗。手术技巧熟练,操作细致,出血少,手术切除率及疗效居国内领先。

魏辅文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组长。

研究领域包括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分子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

如果觉得《陆林 樊嘉等13名医卫领域专家增选为中科院院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