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张强医生集团完成1500万美元融资

张强医生集团完成1500万美元融资

时间:2018-03-23 20:02:56

相关推荐

摘要

随着多点执业政策的开放,医生集团在逐渐兴起,张强医生集团是其中的典范。1月8日,张强医生在公众号中宣称要融资1亿元用于复制30个专家医生集团。4月4日,张强医生在朋友圈爆料称融资已成功。

:firestone-link

洞悉全球医健创新创业实践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在4月4日上午在其朋友圈宣布:张强医生集团已经完成本轮融资。至于是不是此前高调宣称的1亿元融资、投资机构又是哪些,张强没有具体透露。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轮融资的实际额度为1500万美元。

在刚刚过去的CHIC大会上,医生集团同样是大家讨论的热点。现在回看当时的讨论实录,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是张强医生集团拿到了这一笔巨额融资。

华山医院主任医师方有生认为:

1、做医生集团最大的要求是要有独门绝技

医生集团是未来的趋势和模式。要做中国医生集团最大的要求在于差异化竞争。只有有独门绝技,才能更好的立于不败之地。医生集团可以先打造明星个人,进而打造明星团队,最终才成做成功。

当然,现阶段医生集团在运行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政策和法律的问题。例如,现在只有深圳能够审批带有“医生集团”字样的营业执照。但这些问题未来都会一一被解决。

2、做医生集团不需要太多资金

医生集团即使拿了太多钱也没地方用。医生集团和医院是两个概念,医生集团是Group of Doctor ,主要输出的是技术。所以在医生集团刚刚开始的时候,缺的不是钱,而是推广、市场和营销,是品牌的建立。所以资金对于医生集团来说用处不大。

火视点评:

关于以上两点,火视系列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外医生集团的案例及发展历史中,也明确的提出:

1、医生集团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医生集团首要的还是需要在医生从体制内脱离出来之后,快速的建立品牌影响力,以解决患者资源不足的问题。创业团队一定要记住的是患者对医生集团品牌的认知逻辑是:先看医院、再看医生,而医生一旦从体制内脱离,其个人品牌建设则变成了头等大事。强品牌才会带来大量的患者流量,患者流量也会直接导致医生水平的长期保持。张强医生集团是国内少有的在品牌建设上非常成功的,这有益于其创始团队的经历以及号召力。

2、医生集团或许需要大量的资金:上面已经提到医生集团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但是品牌传播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事情,虽然借助互联网可以快速的造势并获取关注程度。然而无论与医院的合作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医生集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平台上的医生进行运营。

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认为:

1、医生集团要做增量市场而非存量市场

正如方医生所说,医生集团不需要钱。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法去做存量市场的话,所得到的资金都用来付给医生很高的薪水,那对于股东来讲,可分配的利益就是零。所以只有一条路径可以行得通,就是做增量改革。

增量改革指的是:雇佣一个大牌专家,不给他很高的薪酬,但给到一定的股权。通过这一个大牌专家可以吸引100个患者,培养10个小大夫。只要可以让医生的技术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同时配套设备、网络、治疗仪器等,这些小大夫就能够很好地完成这100个患者。假设每台手术收入10万元,我们给到小医生是高薪,2万元;给到大牌专家的是股权利益,而非具体的薪资。这样才能够实现增量效应。

2、医生集团要做的就是标准化,规模化

医生集团如果非常依赖于单个大牌专家无法复制的技术,那么永远不能够获得股东价值。在《创新者的处方》一书中曾提到的高质耗材医疗器械的的变革和医生集团的发展相辅相成。未来只有通过技术的发展,将不能被标准化的医生手工劳动逐渐标准化,才能有一定的规模效应,最终可以获得成功。

张强医生集团现在只剩一个问题:标准化复制

张强医生早在1月披露要融资1亿元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并开始布局。从7月1日成立至今,张强医生领衔的血管外科医生集团业务量已经趋于饱和,意识到瓶颈的张强开始寻求标准化复制的路径。

据了解,张强医生共完成了1087台静脉曲张手术,总满意度达到99.5%。经过长期的摸索,张强医生已经完成了手术方法的标准化路径探索。张强医生希望通过此轮融资,将自己的独门技术教授给分布于全国20个省会城市的优秀当地医生,从而拓展业务量。

除此以外,张强医生还将围绕血管外科的几大主要业务,逐渐成立国内首家深静脉血栓(DVT)快速诊疗中心和血管康复中心等。未来张强医生集团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设备配置最多、最高的血管专科。

火视点评:

医生集团标准化、规模复制需要解决两点问题:

1、去重资产化:张强医生集团退回5000万融资时曾说过,正式因为团队缺少重资产管理的经验,集团本身也不打算走这条路。但是重资产仿佛是阻碍医生集团快速发展的一个迈步过去的坎,反观国外较成熟的医生集团也大多数走重资产的模式,但是其在几十年的积累上已经形成非常完善的管理以及人员储备。但是国内医生集团大多数创始人是从体制内出来的医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能力缺失。那么如果不走重资产模式,火视推测其很可能走向一条合作、托管医院专业科室的道路,通过与医生合作利用医院原有资产以及品牌影响力,与医院的特定科室合作,借助医生集团大量的专家资源为医生进行服务。这种模式类似新加坡的百汇医疗集团以及国内的凤凰医疗,相对较轻。

2、医生集团规模化复制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人,或者说优质的医生及专业团队。医生有工作的极限,也就是说医生会变成医生集团业务的天花板。正如张强医生个人来说,全年完成1087台手术,平均下来每天2.97台。除去周末休息以及其他会议时间,可能每天完成5台左右的手术。这个数量要再进行一个很大的突破,可能不太现实。因此医生集团这样一个优质的医疗资源,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共同提升效率。那么在标准化、可复制化、分工精细化等就成了关键,以及更好的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都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处理。例如在品牌运营层面、医生辅助工具、医生培训、医疗保险等等方面。

张强医生曾经在火视总结文章中说到:“基于他自己的定义和理解来看,基于当前对国内的医生集团的认知范围,是不超过5个医生集团。“当然他自己一手创办的必定在其中。这样一个完全脱离体制的医生集团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融资,无疑是给了医生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这也是资本市场对于医生集团在中国整体看好的一个趋势。对于那些想要从体制内走出的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关于医生集团,推荐阅读下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于东炜,亿欧网专栏作者;微信:429031945

火石仅对火视点评内容负责,其余内容源自亿欧网,内容已获于东炜授权转发。

Contact us

微信号:zhengyuehappy

备注姓名+公司+职务,进入相关领域内部交流群:)

如果觉得《张强医生集团完成1500万美元融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