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为什么学医?听听现在的医生和医学生怎么说

为什么学医?听听现在的医生和医学生怎么说

时间:2019-02-19 00:50:23

相关推荐

高考结束后,莘莘学子即将在青春的战场面对人生的又一重要时刻——填报志愿。近年来,金融经济类专业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而与神圣崇高紧密相系的医学专业却连年遇冷。许多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原因是这个行业太过辛苦,压力巨大。那么,医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专业?当医生是否仍会是你的向往?我们不妨听听现在的医生和未来的医生怎么说。 ——编者 医 学 生 父母是我学医的榜样 在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多医护人员的子女都选择了传承父母的衣钵,追求救死扶伤的理想。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三位“医二代”,听听他们讲述自己学医的故事和心声。 学医路上,自己先做出榜样 赵天寅高中毕业于南通中学,现在是南京医科大学八年制本硕连读口腔医学专业的一名大一医学生。他的母亲姜春梅是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护士。由于母亲在医院工作,赵天寅的学医情结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种子。 “因为妈妈在医院工作,我从小就和医生护士打交道,很清楚这个职业的辛劳,明白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付出。有时跟妈妈上街,有曾经的病人认出妈妈,隔着老远就喊姜护士,然后快步跑过来跟妈妈打招呼说感谢时,我就觉得我的妈妈是了不起,所以很小就很向往这个职业,觉得很神圣。妈妈也很支持我!” 南医大作为省内一所重点知名医科大学,其名字从高中起就一直在赵天寅耳边萦绕。在高考分数出来后,他的第一志愿就填了南京医科大学。南医大口腔医学专业近几年录取分是全校最高,从小就是学霸的他非常顺利地被口腔医学专业录取。 在姜春梅眼中,儿子赵天寅从小就很懂事。她告诉记者,对于儿子也选择学医,她丝毫没有阻拦,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是一项行善的事业,虽然很辛苦,但是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赵天寅也表示,“选择了学医,就等于选择了一辈子的高考。8年的学习时间,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很难坚持下来并学有所成。现在学医的人还是比较少,口腔医学医生和患者的比例大概是1∶10万,情况不容乐观,只能自己先做出榜样,鼓励大家来学医,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多考虑学医。” 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和赵天寅一样,沈潇然也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今年即将硕士毕业,师从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国新教授。她的母亲是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疑难肺病科二病区主任袁瑛,一个在结核病诊疗岗位坚守了27年的榜样医生。 当记者向袁瑛主任提出要采访她的女儿时,袁主任很抱歉地表示,她的女儿目前正在美国华盛顿,受邀在6月举行的美国消化疾病周(DDW)的SSAT会场发言,报告其论文研究摘要,一周以后才能回来。记者了解到,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是国际消化系统疾病领域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每年都吸引约1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该领域杰出的医师、研究员和学者参会,世界顶级专家在大会上就消化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记者通过微信与沈潇然联系采访。谈到取得的成绩,沈潇然十分谦逊地说:“成就还谈不上,现在还是学习阶段,但是妈妈确实给我做出了榜样,非常敬业。她经常勉励我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提及自己的母亲,沈潇然的语气里满是崇拜,“她把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岁月无怨无悔地留在传染隔离病房,永远把挽救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她是我心中最优秀的妈妈,是我的榜样。”正如沈潇然所言,她的母亲连续三年获得市、局“五一巾帼标兵岗”,被评为“省巾帼标兵岗”,2月,成为“中国好医生”候选人,也是南通唯一上榜的好医生。

医者医人,是敬畏一生的信仰情怀 “医者医人,是敬畏一生的信仰情怀。”这是钱烨晟选择学医的理由。 钱烨晟,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刘金云的儿子,就读于南通大学医学院心内科专业。虽然才读研二,但在研一时就通过了医师职业考试。他是母亲眼中“能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的孩子”。谈及儿子,刘金云的眼神里流露出欣慰和骄傲,“他喜欢学医,喜欢看书,书上每一页都记满了知识点,几乎能把书本从头到尾背下来。但他从来不死记硬背,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还会把重点归纳整理在纸上。他的读书笔记,经常被同学借去复印。导师让他汇报课题,他都是脱稿发挥,从来不照本宣科”。 “我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专业知识都学好,以后走上临床工作的时候能像妈妈那样受患者信赖和喜爱。”在儿子钱烨晟看来,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更要有母亲那样悲天悯人的情怀,异乎常人能够坚持的奉献和牺牲。 去年8月,钱烨晟的母亲刘金云因为长期忙于工作,体力透支,引发血压升高导致脑供血不足、轻微脑梗。在住院的短短一周,数十名病人从通州、如东、海门、启东等各地赶来,送来鲜花和水果。这件事,让钱烨晟深受触动。“妈妈的病人有很多都是尿毒症患者,他们常年需要透析。在这些患者的心里,妈妈早已超越了医生的身份,是他们的朋友、主心骨和依靠。我记得有一个病人说,‘父母之外,我一生中最感谢的人就是刘主任’,这句话让我的妈妈非常感动。妈妈跟我说,头晕的痛苦没让她哭,但这些病人的关心却让她哭了。我那时就想,我以后一定要努力成为妈妈那样的好医生,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愿意。这些都成了我每天努力学习的动力。” 健康报 程守勤 张凌丽 医 生 有一种高考志愿叫当医生 又到高考填报志愿时,近日,记者与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的3位医生聊上了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郑琼莉,心血管内科主任,从医35年;邵永胜:胃外科主任,1985年参加高考;陈柳青: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1990年参加高考。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郑琼莉:当时学医,有父母的意见,也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小的时候,特别是读中学的时候,经常发烧,有一次发烧一个月都没有找出原因,所有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 邵永胜:我是外婆带大的,她带我这么辛苦,当时就想我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能够治好她的病。 陈柳青:其实当时我自己的意愿不是很想学医,我想学地质,但是家里人觉得女孩子学地质太苦了,我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 记者:您从医多少年了?有后悔过当时的决定吗? 郑琼莉:从1983年医学院毕业到现在,整整35年了,我没有后悔过。 邵永胜:从1990开始做医生到现在已有28个年头了。20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陈柳青:从医24年了。要是说没有后悔过呢,这是比较违心的。因为学医本身确实很辛苦,特别是要做一个好医生的话,基本上是终生学习。但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成就感,那就是被需要的时候。 记者:当医生最幸福的时刻和最痛苦的时刻? 郑琼莉: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抢救成功,最委屈的时刻就是患者家属不理解。有时候甚至还被冤枉,那个时候觉得很沮丧。 邵永胜: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能够在手术当中彻底为病人切除肿瘤,这个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我最痛苦的事情是我为病人付出了,我努力了,但是最后的结果不好。 陈柳青:当医生最幸福的时刻是把病人看好了。我觉得最痛苦的时刻,一是没把人的病看好,再就是工作的时间很长,疏忽了家里人。 记者:如果您当初没有选择当医生,那您认为现在自己会是从事什么职业? 郑琼莉:我想我可能会成为计算机专家。 邵永胜: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新做选择,我仍然还是选择当医生,我还是要做一个外科医生。 陈柳青:地质。我很喜欢去做这种比较宏观的工作,这种研究很大气! 记者:您想对现在的高考生说些什么? 郑琼莉:我觉得考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抱负,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跟自己的兴趣相联系的话,会学得更有劲。 邵永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 陈柳青:我认为还是要遵从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如果是因为很多原因你选择了某一个专业如医学的话,就要学会去热爱它。 健康报 毛旭 喻锎 代雨朦

[责编:殷映月]

如果觉得《为什么学医?听听现在的医生和医学生怎么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