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后疫情时代” 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

“后疫情时代” 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

时间:2022-08-27 14:17:51

相关推荐

68岁的苏州老人陈四根发现,身边不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似乎谁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于是,他也开启“暴走模式”。几个月下来,他坚持日均2万步以上,在朋友圈里名列前茅。不过,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经常感觉膝盖疼。去医院检查后,他得知自己患上了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致残风险。医生告诉陈四根,他这个年纪,不适合暴走运动,日均步行数量不宜超过1万,以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度磨损或损伤。(半月谈5月7日) 现实中,跑步减肥,肉没甩掉,膝盖却吃不消了;“撸铁”塑形,肚腩没小,却患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不正常进餐,却烧钱买保健品补充营养,这些现象并不少见。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下,这一现象尤显突出,什么“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什么“放烟花爆竹可以防瘟疫”、什么“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等等,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健康谣言却吸引着大批拥趸,一些人自我标榜的健康生活实则荒唐得很。 其实,多年以来,这些误区一直存在。似是而非、防不胜防的健康谣言,无情地吞噬着人们原本就不多的健康素养。由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等联合发布的“疫情期间健康类谣言榜单”显示,“水果蔬菜表面有新冠病毒”“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大量喝水能预防新冠肺炎”等谣言层出不穷,在信息大爆炸和社交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普通民众很难辨识信息的真伪。这些误区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些人健康素养的严重缺失。 所谓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的信息和服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据报道,起,我国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动态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尽管这是开展监测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但按人口比例换算,真正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并不算多。 有关专家认为,健康素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健康知识的不足。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主任委员田艳涛说,几年前他曾根据病情让一名胃癌患者先化疗再手术,但这位患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化疗对身体危害大,未遵医嘱,而是选择去旅游。一年多后,患者病情加重,到手术时癌细胞已严重扩散。“其实化疗存在个体差异,对多数人来说,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少数案例不代表大多数。”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疫情以来,国人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后疫情时代,宜抓住契机,给公民补上健康素养课。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对全民健康的挑战,也凸显健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提高健康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教育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协同支持和深度参与。让健康素养教育进校园,融入教育体系,才能实现更好的健康促进效果。有关职能主管部门要加大健康知识传播力度,提高传播效果,特别是要让医生参与到这一科普活动中。“把权威的防病知识传递给公众,让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随之提高,在关键时刻才能临危不惧。”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知识的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式的,而是要注重反馈和互动。各级各类媒体应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带动公众参与。 与此同时,还必须健全健康素养的法治环境。通过完善立法、细化制度、多部门联动,对卫生健康领域不守法、不文明行为,施以更严格的约束、更严厉的惩戒。“特别是针对健康谣言,要加大打击力度,权威部门要及时回应。” 毫无疑问,公民健康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涵养培育的。提升健康素养,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动是目标。公民自身要加强自律,洁身自好,自觉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吸收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付诸行动。这是提高健康素养最起码的“素养”。

如果觉得《“后疫情时代” 亟须补上健康素养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