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诊断

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诊断

时间:2023-05-27 13:36:19

相关推荐

淋巴瘤样丘疹病,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让很多朋友都苦恼不已,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给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所以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和相关知识,以便更好的治疗。今天骑士御林军就带大家了解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诊断吧。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papulosis)为一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其特点为慢性、复发性、自限性丘疹结节性皮肤损害。

1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症状

流行病学

淋巴瘤样丘疹病任何年龄可以发病,约占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15%,平均发病年龄35-45岁,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5:1。

发病机制

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EBV、HTLV-1等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没有确切证据支持。CD30+肿瘤细胞表面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发生突变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机制。

2淋巴瘤样丘疹病的治疗

淋巴瘤样丘疹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一)治疗一般不需治疗。尚无证据证明治疗能防止继发性淋巴瘤的发展。但如患者有症状需要治疗和治疗副作用较少时,亦可适当治疗。如高强皮质类固醇激素;PUVA系统性或局部治疗。局部应用卡莫司汀(卡氮芥)10mg/天,共治疗4~17周,可抑制损害而无骨髓抑制。甲氨蝶呤(MTX)每周tuLaOshi15~20mg,可使90%的患者症状显著好转。(二)预后典型损害可在8周内自愈。大多数倾向慢性,不经治疗,新的损害不断出现,因而不同时期的皮损可同时存在。损害治愈后遗留痘疮样、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性瘢痕。自觉症状轻微,病程3个月~40年。

3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病因

流行病学

淋巴瘤样丘疹病任何年龄可以发病,约占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15%,平均发病年龄35-45岁,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5:1。

发病机制

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EBV、HTLV-1等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没有确切证据支持。CD30+肿瘤细胞表面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发生突变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机制。

4淋巴瘤样丘疹病的鉴别

一、 苔藓样糠疹

角化不全灶中可见均一淡红染的浆液,形成角层鳞屑-痂,偶可见角层微脓疡,表皮轻度增生,棘层稍肥厚,有时可见灶性海绵水肿及气球样变,界面轻度空泡改变,真皮浅层轻度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少许噬色素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中等量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偶见外溢的红细胞。

二、虫咬性皮炎

好发季节:夏秋季好发,好发部位:暴露部位。皮疹特点:局部红肿、丘疹、风团或淤点,表面可出现水疱及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自觉症状:刺痛、灼疼、奇痒。

三、1.临床要点:好发于头部、颈部,亦可发生于臀部及身体其他部位。2.皮损特征: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小丘疹,周围有明显红晕,其中心有毛发贯穿,迅速形成粟粒大小的丘疱疹、小脓疱,脓疱疱壁薄,不相融合,破后有小量脓性分泌物,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疤痕,自觉瘙痒。毛囊炎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擦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

5淋巴瘤样丘疹病的预防

虽然有的家庭可能出现不止一个淋巴瘤患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这与家族性乳腺癌、结肠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此外,如上文所述,虽然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很可能与部分细菌病毒有关,但是肿瘤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感染只是其中一个外在因素,目前也没有发现淋巴瘤有传染的倾向性和群发性。因此,作为淋巴瘤患者的亲属,淋巴瘤的发病风险并不会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但是,如果接受过大剂量、多疗程化疗,尤其是某些影响生殖功能的药物,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生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也建议在治疗结束3年后再考虑生育。

减少环境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机体的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时治疗、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仅可能减少淋巴瘤的发病率,也是减少其他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共同原则。。

(整理)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淋巴瘤样丘疹病的诊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