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莫言回应争议:看到人心 看到世态 看到我自己

莫言回应争议:看到人心 看到世态 看到我自己

时间:2020-01-06 15:05:49

相关推荐

莫言说,自己清楚地知道,在全世界有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在中国也有许多作家,写的作品跟自己同样的好,他们也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但是这个奖今年授予了我,所以是我的内心深处深感惶恐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

谈创作:写作可能是从给母亲讲故事开始的

莫言回忆说,当年自己拿起笔开始写作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过获什么奖项,不仅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连国内的什么奖都没有想过。那时候之所以要写作,一方面有功利的原因,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确实感觉到心里有很多话要说,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这种冲动和欲望就是对文学的迷恋和爱好,想用艺术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看到的故事再描述给别人听这么一种愿望。

所以自己从小特别迷恋、崇拜的一种人,就是讲故事的人。在乡村的广场上,在的集市上,在寒冬腊月生产队的喂牛、喂马的饲养棚里,都可以聆听到各种各样的说书人给人们讲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故事。

莫言说:“那个时候我既是一个故事的聆听者,也是一个故事的传播者。我听了这样的故事,我就忍不住想对别人说。我回家对我的父亲母亲讲,对我的哥哥姐姐讲。他们刚开始对我的这种讲述非常反感,但是很快他们会被我的这种讲述所吸引。而且我母亲后来也对我网开一面,允许我在集上听人说书,允许我到别的村庄里听村子里的人讲故事。回来以后,晚上面对很小的油灯,她做棉衣的时候,我在旁边讲听到的故事。有的时候我记不全了,我就开始编造。当然我编造可能编得还不错,以至于我很小的时候也成了一个说书人。”

他觉得,后来自己从事文学写作,写小说、写剧本,可能就是从给母亲讲故事开始的。这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体会很深,感触很多。写一篇作品可能还比较容易,但是一直要不断地写作,可能难度很大。要不断地写作、不断创新,不愿意重复自己,实际上就要跟自己斗争,不断地要向自己发起挑战。所以自己主观的愿望很强烈,创新的意愿也非常强烈。

“但是一个人总还是有限度,究竟能创新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每一篇作品都有新的元素,是不是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没有重复,这个我不敢说。我知道我的创作有很多的问题。我知道很多批评家都非常敏锐地看到了我创作的弱项和不足。这几十年来我也聆听了很多的赞扬,当然我也非常认真地听了很多的批评,包括很多非常刺耳的批评。我觉得这个赞扬鼓励可以使我继续前进,批评使我下一步做好准备。所以我感谢几十年来表扬和批评过我的朋友们,也感谢我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众多的媒体,包括诸多的网友对我文学创作的评价,对我文学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我个人道德方面、人格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评说。我觉得这对我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莫言如是说。

谈争议:时代提供一种可能 各种想法都可以在网上说

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博彩公司将莫言列为大热门,当时就引发了争议。奖项出炉后,各种溢美之词包围着莫言,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莫言当天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自己曾经说过,“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诸多的争论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我自己。”

莫言说,这是时代提供的一种可能,如果十年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个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报纸,只能听到别人传谁谁谁怎么评价我。现在面对庞大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说。所以包括很多对我尖刻的嘲讽、挖苦我都可以看到,这尽管听了让我不舒服,但是我想还是有它的道理。所以这一段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也好,都是对我有利的。就像把我看到社会的显微镜下,我看到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进行评价。所以这样的机会我千载难逢,必将是受益终身。”他说。

如果觉得《莫言回应争议:看到人心 看到世态 看到我自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