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

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

时间:2022-04-09 02:07:07

相关推荐

皮肤蝇蛆病临床症状,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还有几个青春为大家精心整理收集了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看了能够获得帮助。觉得有用的话就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吧。皮下蝇蛆病是由某些蝇类幼虫进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本病多见于牧区,我国青海、西藏、内蒙古、东北及华北等地均有报告。蝇蛆病源为牛马等牲畜的一种寄生虫病,亦可感染于人。蝇蛆直接产卵于人体皮肤或毛发、衣物上,当卵孵化成幼虫后,即可穿入皮肤,引起皮下蝇蛆病。

1皮肤蝇蛆病的发病原因

皮下蝇蛆病发病原因是通常由寄生于牛、马等身上的寄生虫病。如纹皮蝇、牛皮蝇和鹿皮蝇等引起。正常条件下雄蝇卵产于牛腿毛上,孵化成幼虫后,自毛孔钻入皮肤,在牛体内移行约10~11月,先后经食管、胸腹腔、脊髓腔,并经几次蜕变过程,最后到背部皮肤形成肿块,逐渐穿孔,排出牛体后,坠落地上成蛹,最后变成蝇,全部生活史约1年。人可偶然感染,可能系接触牛、马,由牲畜毛上的纹皮蝇卵孵化成的幼虫钻入人的皮肤而致病。成蝇直接产卵于人的皮肤者较少。

2皮肤蝇蛆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前可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倦怠等,继之皮肤出现1个或多个游走性风团样肿块及带状匍行性浮肿,时起时消,伴有瘙痒和烧灼感。这是幼虫转移到皮下以后,移动时所引起的症状。数周后幼虫向皮肤表面穿掘,出口处先有疖样红肿,局部疼痛,破溃后可流出粘液包裹的蝇蛆和脓液。穿出部位以皮肤疏松处多见,如眼睑、唇、腹、腰、臀部。一旦幼虫排出,局部炎症迅速消失。由于感染幼虫的数目不同,损害可陆续发生,间断排虫,由数条至十多条不等。由于幼虫移行途径及损害器官不同,可引起胸痛、腹痛及神经根刺激症状。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常增高,可达0.20~ 0.40。

3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

蝇蛆直接产卵于人体皮肤或毛发、衣物上,当卵孵化成幼虫后,即可穿入皮肤,引起皮下蝇蛆病。蝇通过某种蚊虫吸吮人血时,由刺吮伤口处进入皮肤(如人肤蝇)。直接产卵于皮肤创伤或皮肤溃疡中,引起发病。

4皮肤蝇蛆病的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及方式:

①蝇直接产卵于皮肤或毛发、衣服上,孵化后的幼虫穿过正常皮肤和粘膜进入皮下组织引起皮肤蝇蛆病。

②绿蝇、污蝇、马蝇、肉蝇等可在皮肤和粘膜破损的伤口内产卵,孵出幼虫,引起皮肤溃疡面有蝇蛆病或称外伤性蝇蛆病。

③某些带有蝇卵的蚊虫吸吮人血时,将蝇卵带入皮肤,孵出幼虫。

蝇还可通过机械性或生物性的传播方式,引起许多传染病,在皮肤传染病方面如雅司、炭疽、皮肤利什曼病、锥虫病等。

病理变化:在真皮及皮下组织内可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在结节或皮下可见到虫体的断面。

5皮肤蝇蛆病常见体征

初发时常有轻度发热、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皮肤上有痒、麻或窜痛感,数日后出现皮肤损害,常见的皮肤蝇蛆病有两种形态。

(1)匐行疹 当蝇蛆穿过皮肤,在皮下组织移行时,皮肤上出现红色的水肿性隆起,幼虫即隐藏在水疱前端的正常皮肤内。

(2)疖肿型 初发时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结节或肿块,伴有疼痛和压痛,蝇蛆就生存地结节内,当幼虫快要钻出皮肤时,肿块逐渐增大,局部水肿加剧,皮面毛孔扩张,有锥刺样的疼痛及虫体蠕动感,几小时后肿块或结节表面出现黄豆大水疱,疱壁薄而紧张,若刺破疱壁可以从黄红色粘液中挤出幼虫,随后肿块缩小,炎症也随之消退,中心留下一个穿凿性小孔而愈。若蝇蛆寄生的部位很深,结节需数月才能破溃,这种情况少见。若结节不破溃,蝇蛆可在皮下潜行数厘米后又重新出现新的结节或肿块,在肿块表面出现小丘疹,形成假性脓肿,此型称变异性皮肤蝇蛆病。疖肿型皮肤蝇蛆病多发生于皮肤松弛部位,多见于眼睑、口唇、腹、前臂深处,数目1~2个或多达10余个。

少数皮肤蝇蛆病患者在开始时可出现荨麻疹样损害,有的出现弛张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剧痛,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甚至死亡。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机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