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时间:2019-06-05 17:48:22

相关推荐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检查,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疾病给很多的人带来了不便,也因此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要警惕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平时还要注意进行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工作,而且要深入的了解一些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才可以,今天就让疾病百科频道的lsy197409来带大家看看吧。随着各种放射线治疗的临床应用,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retinopathy)和较罕见的放射性视盘病变也开始出现,放射性的视网膜和视盘病变尽管潜伏期不同,临床变异较大,但发病呈剂量相关的特点。放射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对放射效应的理解,放射能量到达靶组织的精确性不断提高,使得放射性视网膜和视盘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在视网膜和脉络膜恶性肿瘤的放射敷贴器治疗(近程治疗)或外放射束治疗(远程治疗)中,眼后部仍难以避免过量的治疗而产生危及视力的血管病变。

1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与放射治疗剂量密切相关。

1、放射量:远程治疗中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关键在于判断进入眼内的放射量。在近程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时,局部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放射性改变是普遍发生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严重性仍与放射剂量相关。近距治疗眼后段肿瘤,只要进入黄斑区周围5mm,都将引起黄斑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引起黄斑病变的最小剂量目前尚不清楚,有报告60Gy(6000Rad)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黄斑病变。远程放疗引起黄斑病变的阈值剂量也不清楚,远程放疗量已降到15~60Gy。当超过45Gy时,随剂量上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上升。一般远程治疗量不超过25Gy,每次治疗量不超过2Gy时,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较小。准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难以统计,因为轻微的视网膜病变可以无症状。

2、危险因素:接受过几种化疗的肿瘤患者更易于发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容易发生大面积缺血和新生血管。伴有全身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胶原病、白血病等也易于出现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易于发生视神经病变。

3、潜伏期:从接受放射治疗到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时间变异性较大,很难预测。治疗后出现微血管改变的时间可以从1个月~不等,多数报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出现在放射治疗后6个月~3年。放射性病变越严重,潜伏期越短。

二、发病机制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首先遭受辐射损伤,其功能异常和细胞死亡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的多数视网膜内皮细胞群在辐射刺激下发生死亡,少数分裂间期的细胞吸收足量的发射量后立即发生死亡,最初的细胞死亡波引发邻近的内皮细胞分裂、移行,以建立内皮细胞的连续性。但这些有丝分裂的细胞受到足够量的辐射时也会发生死亡,影响了细胞周期的代谢,直至内皮细胞不再能完成它的整体性,便引发了血凝块的形成。这种局部血管闭锁形成是一种代偿性修复。

毛细血管闭锁导致小的侧支血管的扩张,在缺血和扩张的血管之间建立通道。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的发生是对血流动力学和局部代谢改变的反应。毛细血管闭锁面积较大时可以形成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放射能否直接导致视盘病变不明确,视盘的睫状循环具有代偿能力。较高剂量的放射可以导致脉络膜血管闭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辐射抵抗力。轴浆流阻滞是放射性视盘病变的特点,或继发于视盘的缺血性改变。

视网膜细胞具有相对的辐射抵抗力,非复制的神经细胞都具有较高的辐射抵抗。而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较高,易于受到放射损伤。

2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与放射治疗剂量密切相关。

1.放射量远程治疗中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关键在于判断进入眼内的放射量。在近程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时,局部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放射性改变是普遍发生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严重性仍与放射剂量相关。近距治疗眼后段肿瘤,只要进入黄斑区周围5mm,都将引起黄斑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引起黄斑病变的最小剂量目前尚不清楚,有报告60Gy(6000Rad)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引起黄斑病变。远程放疗引起黄斑病变的阈值剂量也不清楚,远程放疗量已降到15~60Gy。当超过45Gy时,随剂量上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也上升。一般远程治疗量不超过25Gy,每次治疗量不超过2Gy时,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较小。准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难以统计,因为轻微的视网膜病变可以无症状。

2.危险因素接受过几种化疗的肿瘤患者更易于发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容易发生大面积缺血和新生血管。伴有全身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胶原病、白血病等也易于出现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易于发生视神经病变。

3.潜伏期从接受放射治疗到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时间变异性较大,很难预测。治疗后出现微血管改变的时间可以从1个月~不等,多数报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出现在放射治疗后6个月~3年。放射性病变越严重,潜伏期越短。

(二)发病机制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首先遭受辐射损伤,其功能异常和细胞死亡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的多数视网膜内皮细胞群在辐射刺激下发生死亡,少数分裂间期的细胞吸收足量的发射量后立即发生死亡,最初的细胞死亡波引发邻近的内皮细胞分裂、移行,以建立内皮细胞的连续性。但这些有丝分裂的细胞受到足够量的辐射时也会发生死亡,影响了细胞周期的代谢,直至内皮细胞不再能完成它的整体性,便引发了血凝块的形成。这种局部血管闭锁形成是一种代偿性修复。

毛细血管闭锁导致小的侧支血管的扩张,在缺血和扩张的血管之间建立通道。微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的发生是对血流动力学和局部代谢改变的反应。毛细血管闭锁面积较大时可以形成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放射能否直接导致视盘病变不明确,视盘的睫状循环具有代偿能力。较高剂量的放射可以导致脉络膜血管闭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辐射抵抗力。轴浆流阻滞是放射性视盘病变的特点,或继发于视盘的缺血性改变。

视网膜细胞具有相对的辐射抵抗力,非复制的神经细胞都具有较高的辐射抵抗。而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较高,易于受到放射损伤。

3视网膜病是怎么引起的?

视网膜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多数有近视,双眼可先后发病。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在发病机理上更显得重要。

4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轻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临床特点可以见到眼后极部出现分散的小的毛细血管阻塞病灶,病灶周围的毛细血管不规则扩张,荧光血管造影可以确定毛细血管渗漏的范围,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出现微动脉瘤,扩张的侧支循环和丧失功能的毛细血管网,逐渐发展为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也可以合并渗出和视网膜浅层出血,视力改变比较缓慢。

严重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常发生在远程放疗没有进行很好的眼部保护时,眼底有广泛的毛细血管闭锁和视网膜血管异常,可以导致黄斑水肿,渗出和视力下降,急性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可以发生在使用大剂量的放射后,眼底出现广泛的视网膜坏死和小动脉闭锁,棉毛斑,视网膜浅层和深层出血,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视网膜和视盘的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甚至眼球萎缩。

使用放射敷贴器引起的放射性损害主要发生在贴敷部的脉络膜和色素上皮层,出现脉络膜血管的闭锁,色素堆积或脱色素区域,偶尔也可以看到脉络膜新生血管。

放射性视神经病变既可以由远程放疗引起,又可以由放射敷贴器引起,常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同时存在,急性期视盘充血,水肿,常合并视盘周围水肿,硬渗,出血和棉毛斑,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盘周围大面积无灌注区,视盘水肿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最终发生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是严重的。

5视网膜病有哪些症状?

视网膜病包括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疾病、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母细胞瘤,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所述。

一、视网膜血管病

1、视网膜动脉阻塞

(1)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突发无痛性完全失明(阵发性黑懵),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

(2)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急性发作眼底改变可不明显;数小时后,相应区域梗塞,出现灰白色水肿混浊,甚至可见栓子阻塞部位;数日后随着血管再通和再灌注,水肿消退,遗留永久性视野缺损。

(3)眼缺血综合征:一过性黑蒙,间隙性眼痛,视力逐渐丧失。

2、视网膜静脉阻塞

(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起病急骤,病程漫长,具有自限性,视力多有明显下降。

(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表层出血、视网膜水肿及棉绒斑,广泛缺血引起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和黄斑水肿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3、视网膜血管炎:周边部出血量少时,患者无症状或飞蚊症。当病变波及黄斑区或出现大量出血时,视力严重下降。

4、Coats 病:早期可无症状;病变波及黄斑区时,视力减退。患者多以儿童猫眼征或斜视而就诊。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等,患者最终失明。

二、黄斑疾病

1、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力中度下降(0.4~0.6),视物变形、弯曲,暗影。

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为50岁以上,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视力呈进行性损害。该病是60 岁以上老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早期视物模糊、变形,患者阅读困难,随后中心视力减退,甚至严重降低。

3、黄斑囊样水肿: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三、视网膜脱落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闪光感、飞蚊增多;视野中有幕状黑影自周边向中心遮盖而来;中心视力受影响。

四、视网膜色素变性

始于儿童期,10岁即可发病。患者可出现夜盲症状,中心视野可多年不受影响。

五、视网膜母细胞瘤

3岁之前发病,多单眼。患者表现为“猫眼”症状及视力丧失。

如果觉得《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