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占地19万平方米 清朝开国皇帝陵寝 被称为东陵的清福陵

占地19万平方米 清朝开国皇帝陵寝 被称为东陵的清福陵

时间:2021-11-19 14:41:01

相关推荐

在沈阳有一条路叫东陵路,这条路的名字就是以清东陵的名字命名的,围绕清东陵的东陵公园也是由清东陵的名字而来。

沈阳的清东陵准确的说应该叫清福陵,因为在国内说起清东陵人们自然会想到的是坐落于河北唐山遵化的清代皇陵墓建筑群,所以我们还是将东陵称为清福陵吧。

清福陵背靠天柱山,天柱山的名字也是清朝后来更名的,意为擎天之柱,将清朝的开国皇帝作为巩固万代江山的擎天柱。

一路之隔的南面是浑河,沿河而建的天柱排青公园为盛京八景之一。

站在河的南岸,眼前的是硕大的满塘荷叶和随风拂动的芦苇,眺望掩映在古松翠柏中的清福陵,更添几许往昔的肃穆和威严。

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整体,背山依水的皇陵,在现代化的都市里那样完美的展现着丰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尚不知登上天柱山南眺的视角是怎样的景象,想象中的那种俯瞰是需要一种博大的胸怀。

还没有踏入福陵的三孔红门,就已经被门前两侧的石牌坊吸引住脚步,历史的价值就在那真实的风蚀雨刷之中,那是浸润了时代和岁月的洗礼。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

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即1629),同年葬努尔哈赤及其皇后于陵内,崇德元年(1636)定陵号称福陵,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

此后,康熙、乾隆、嘉庆各朝又有增建和改建并形成最后面貌。

清福陵基本沿袭了明朝的皇陵规制,在建筑形式上又融入了满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皇家陵寝建筑群。

清福陵占地19.48万平方米,现存建筑32座,皇陵建筑以神道为中轴线纵向排列,平面布局规整,层次分明,其中一百单八磴、隆恩门、隆恩殿等建筑设计精道,施工精细,是清朝皇陵建筑中的精美杰作,是清朝初年最高建筑水平的体现。

所有的皇陵都有石像生,从石像生栩栩如生的形态上最能看出艺术和历史的浓重感。

清福陵建筑全部建在天柱山山顶。

而大红门、石像生建于山前的平地上。两者文间有一个绚4度的斜坡。陵寝建筑在这个料坡上有一个一百单八级台阶,,俗称“一百单八磴,全长四十米,宽七米,地面原用青砖砌成现已改用条石。

两侧用砖砌有扶手墙,高一米,项盖有黄色琉璃瓦。

清福陵的一百单八磴在明朝皇陵中是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

其来源,有种种说,其中最普遍的説法与道教的星宿传说有关,相传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它门都是不吉祥的星宿。

一百单八磴寓意把天罡星和地煞星踩于脚下,以保福陵平安无事云云。

观览皇陵更像是爬山,介绍所说的一百单八磴,开始的时候还好奇的去数,后来索性去估计个大概数了,总觉得不只是一百单八磴吧。

正红门又叫“大红门,是陵寝门户。

单檐、歇山式仿木架结构,三间大红门,每间有不同的名目和使用规则,正中一间叫“神门”,是所谓墓主“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门平日不开,只是在大祭时供抬祝版、制帛以及其它祭品的官员山入,其他人不得行走;东次间叫“君门”,是皇帝祭陵曲入之门,西次面叫“臣门”,是祭祀大臣走的门。

大红门东西两侧各有ー座琉璃影壁,因为它的位置如同衣服的袖子开在两边,故又称“袖壁”,上面鑲有五彩琉璃云龙,龙作升腾状,昂首、张口、舞爪、腾空飞跃,云纹密集,形态逼真,颇有动感。

袖壁也叫“龙砖看壁”倒也名实相符。

袖壁两边是围绕陵寝的高墙,用青砖砌成,墙顶用黄色琉璃瓦构件装饰,墙面复红土,又称此墙为“红墙”、“红城”或“风水红墙”。

大红门以里有三条笔直的石铺甬路,正中与“神门”相连的甬路叫“神道”,“神道”和“神门”有极其格的使用规定,除抬祭品官员可以通行之外,其他人一律严禁行走,违者受法律惩处。特别是靠近碑亭附近的神道,有“横走罚,竖走杀,马走砍蹄"的规矩。

对神道的设置,清代陵墓制度有项特殊的规定,即神道与隆恩门之间必须修一座建筑做隔断,名曰“一眼望不断”,寓大清江山万世一系。

为此,福陵不仅建有神功圣德碑,而且根据地理条件还修有一百单八磴,起双重隔断的作用,这是福陵区别其他清陵之处。

明楼,明楼是福陵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其内圣号碑以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太祖高皇帝之陵”。1962年毁于火,后复建,其北侧,依次为月牙城、宝城、宝顶。

月牙城在方城以北,因为它的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故而取了这个形象而动听的名字。月牙城城内空旷、沉寂,只有北正中的ー座彩色琉璃照壁,为这座空城增添了一点生气。

这座照壁又叫“月牙影壁”,正中的“盒子”内镶嵌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及花瓶,枝叶繁茂,五光十色。传说,这座照壁是地宫的入口。

月牙城尽管名字十分动听,却有不少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

相传,当年在修地宫之际,恐怕修陵工匠泄露地宫秘密,在地宫建成后,把所有工匠集中在月城,给他们毎人吃上ー种药,这些人随即都成了不会说话的“哑巴。从此人们称月牙城为“哑巴城”。

也有些人说,修地宫时,招来的工匠全部不会说话,因为地宫ロ就在月牙城的北墙上,所以,月牙城叫“哑巴院”。还有人说,修地宫时怕工匠暴露地宫秘密,梓棺入地宫后便将所有工匠全部封闭在地宫里了。其实这些都是不经之谈,并非信史。

月牙城这种建形式是清代陵寝的一大特点,在明代及其从前的陵寝中是没有的。它是方城和半圆形宝城文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空间,在此修建了“蹬道”,以上下方城和宝城。

宝城在月牙城之北,由青砖垒砌,上顶外有雉堞,内有女墙,这里的马道倾斜与方城相反,向外倾斜,并有排出积水用的“荷叶沟”。

相传,修宝城要用“童子夯”。所谓“童子夯”,就是修城夯打衬土时,用十岁左右的童男踩踏,不用木夯或后夯。

因为在古代人之中,童男童女是圣洁、吉祥的象征。

宝城中间是一座高大的圆,叫“宝项”,又叫“独花阜”,实为坟丘,宝项之下是福陵的“心脏"部位——地宫。

说起地宫,人们往往有神秘莫测之感,原因是官书对皇陵地宫內部及埋葬情况讳莫如深,加之ー些不经的传闻所至。这几十年明清两代一些皇陵地宫相继出土修复展览。从已开放这些地宫得知,内有石床,帝后棺椁全部摆在石床上。正当中是皇帝梓棺,梓棺之下有“金井”一眼,谈及“金井”,人们更是津津乐道。相传它是“海眼",里边波海汹涌。

其实,从出土的金井看,它不过是直径十厘米深不足尺的孔洞,“井内”葬有皇帝、皇后和一些珍宝。金井只是地宫定位的水准点,是风水先生选址时定的穴位,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可言。地宫內部四壁有佛教经文及佛像,并有几层厚重的石门,每层门用“自来石"封闭,十分坚固。

由于福陵地宫建设车代较早,它要比乾隆、慈禧地宫简略,至于其内部构造究竟如何,地宫内所者除清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外,是否还有其它后妃,至今还是个迷。

1929年清福陵对公众开放,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觉得《占地19万平方米 清朝开国皇帝陵寝 被称为东陵的清福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