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恐怖大师写了一部“不恐怖”小说 改编成电影 竟是豆瓣第一高分

恐怖大师写了一部“不恐怖”小说 改编成电影 竟是豆瓣第一高分

时间:2024-04-28 16:22:01

相关推荐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都看过或知道《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因为它太出名了。位列豆瓣TOP250榜首,豆瓣评分高达9.6分,超一百万人观看。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改编自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恐怖、惊悚、魔幻,这些都是“斯蒂芬·金”这个名字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他的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在这部小说里,几乎没有什么恐怖的元素。以恐怖小说著名的斯蒂芬·金出版这部“不恐怖”的小说,会有市场吗?会不会让读者失望吗?

事实证明,《肖申克的救赎》虽然和他一贯的惊悚风格截然不同,却是让他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作品。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部“不恐怖”的作品不但没有成为斯蒂芬·金写作生涯中的败笔,反而在某个意义上成为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是斯蒂芬·金在1982年出版的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里,一个终身监禁犯雷德,讲述了一名青年银行家安迪因为被控谋杀,而含冤入狱二十七年,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

从表面上来看,它不是一部恐怖小说,它不直接描写恐怖的鬼怪元素。但是,它却揭示了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恐怖”。这种恐怖,源自于“自由”。或许你会觉得很困惑:“自由”不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吗,它怎么会恐怖呢?

1.监狱里的自由人

进入肖申克监狱之前,安迪原来是波特兰一家大银行信托部的副总裁,年轻有为,前途光明。可是在1947年,他的妻子和情夫死亡当天,安迪和妻子大吵一架,被邻居听到了激烈的争吵声,于是,他被当成最重要的嫌疑人,被告上法庭,被控告犯下谋杀罪。更巧的是,安迪也正好买了一把手枪,而妻子和情夫是被枪杀身亡的。

所有的因素对安迪都非常不利,最要命的是,他刚好在案发前将新买的手枪扔进了河里,所以他也失去了能够证明他无罪的有力证据。因此,在1948年,安迪被判处了终身监禁,来到了这间肖申克监狱。

不过安迪很懂得生活。即使是被关在监狱里头,依然有很好的心态,他在牢狱生活中仍然能发挥他的兴趣和专长,找到一些简单朴实的快乐。

除此之外,让安迪在监狱里感受到美的,还有他床头贴着的女明星海报。雷德曾经问过那些海报的意义,安迪回答说:“我想是代表自由吧。看着那些美丽的女人,你觉得好像几乎可以……不是真的可以,但几乎可以……穿过海报,和她们在一起。一种自由的感觉。”

安迪一直在计划越狱之事。

他有一把用来雕琢石头的小锤子,就是从雷德那里得到的那把锤子。这么小的锤子,当初雷德认为是不可能用它来挖掘越狱通道的。但安迪不是一般人,他在刚入狱不久的时候,就发现监狱的墙壁没有想象中坚固,凭借着非凡的毅力,趁着深夜一点一点挖掘墙壁,隔天早上放风的时候,再一点一点把凿下来的砂石偷运到操场上丢掉。

他床头上贴着的那张女明星海报,就是用来遮挡这个秘密通道的。所以说,这张海报背后,一直都藏着一条越狱用的密道!

1975年3月的一个晚上,安迪在监狱熄灯之后,悄悄爬进了海报背后的这个洞,钻过了这条有五个足球场这么长的污水管,忍受几个小时屎尿、馊水、各种废水混杂的恶臭,千辛万苦,终于成功逃出了肖申克监狱,获得了自由。

2.希望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对于雷德和绝大多数的终身监禁犯来说,“希望”两个字听起来就像是天真的幻想。

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监狱里的囚犯,早就学会了不要去多想未来。”要适应监狱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抛弃一切关于未来的观念,因为对囚犯而言,是根本不会有未来的。如果一直想着自由的生活,反而只能换来失望和心酸而已,久而久之还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得过且过,才是一个囚犯最正常的心态。

然而,安迪却说:“怀抱着最好的希望,但预做最坏的打算——如此而已。”虽然知道希望的前方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依然乐观前进,努力坚持追求,这就是安迪的人生观。与其永远消沉颓靡,不如勇敢做梦、脚踏实地地去具体实践它,才有可能抵达希望的彼岸。

《肖申克的救赎》这篇小说,又名为“春天的希望”。显而易见,这部作品的主题,就是“希望”。安迪对“希望”充满积极态度的人生观,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演绎。

什么“希望”?是关于“自由”的希望,是对于天空、海洋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希望,是被一切丑恶事物围绕与禁锢之际,依然怀抱对于美好未来的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人”的希望。

是的,安迪就是这样一个“自由人”!自始至终坚毅冷静,为了内心的希望而忍耐,尽管过程艰苦,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最终,果然带他走向了最美好的结局。

3.自由的代价是冒险

但让监狱犯害怕希望,最关键的,应该是第二个原因。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希望”指向的是“自由”,而“自由”其实是一个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他们不敢抱有重获自由的希望,是因为有些人根本就害怕自由。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常年生活在监狱里的囚徒,过的是多么简单、规律、安稳的生活,他们习惯了监狱里的生活方式,又多年隔离于外界世界,对于外面的变化一无所知,也许重获自由后,反而会无所适从,所以他们宁愿被监狱的狱卒们管着,也不想自己费心费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患上了“体制化症候群”。

这些被囚禁在肖申克监狱多年、早已习惯了监狱里“体制化”生活的囚犯,很多都失去了面对现实生活挑战的适应力。换句话说,就是失去了成为“自由人”的基本能力。

自由,对他们来说成为了可怕的梦魇。监狱的生活,将一个人吃饭、工作、休闲、睡觉的时间都规定得妥妥当当,你没有逾越体制的自由,一开始会觉得难以忍受,但久而久之,会渐渐适应,甚至像中毒一样爱上平静而规律的生活。一旦重获自由,你可能会无法重新适应外界的生活。

4.肖申克的隐喻

安迪的可贵,在于他勇敢跨出“体制化”生活的束缚,最终到达梦想的太平洋去拥抱真正的自由。

可以说,“肖申克”不只是一座具体的监狱,它也是一个隐喻,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的,一座死气沉沉的生活牢笼!

雷德说过:“许多人根本没有被关在牢里,却还是不懂得过日子。”是啊,我们并没有被监狱的围墙所围困,表面上看起来比这些囚犯们自由多了,可是我们是真的“自由”吗?

二十世纪的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曾写过一本书《逃避自由》,就是在说人们惧怕自由而因此拒绝自由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让许多人心甘情愿投入到了无生趣的体制化生活,或者让他们投入到盲从的集体中,让别人来安排和决定他们自己的生活。

因为他们在“自由”的身上,只感受到了令人恐惧和无所适从的那一面,他们无法承担随着自由而来的责任,自然也就无法享受到自由的美好。亲历纳粹上台的弗洛姆说,正是这种潜在心理的极端化,造就了纳粹政权。

我们是否早已身陷隐形的“肖申克”而浑然不自知呢?

我们是否也在逃避自由,只因为害怕自我承担的责任?

我们是否安于舒适的生活,而失去了追求真正自由、拓展生命视野的勇气?

我们规律而安稳的生活,是否也是一种如同监狱般“体制化”的生活,使我们在单调无聊之中,丧失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人生还有其他更美好的可能,你有没有勇气像安迪一样,放弃既有的平静和安稳,去冒险开创新的未来呢?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故事留给所有读者的问题。

关于本书的解读,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更多荧幕上无法呈现的精彩剧情,请关注路上读书,更多电影原著为你解读。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如果觉得《恐怖大师写了一部“不恐怖”小说 改编成电影 竟是豆瓣第一高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