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独臂女干部”张兴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独臂女干部”张兴

时间:2024-03-11 13:09:09

相关推荐

“范大爷,最近身体还好吧。”

“‘小秋香’来了呀,身体好得很,快来家里坐。”

寒冬腊月,关岭自治县沙营镇纸厂村副主任张兴燚穿着一身红马甲到村民范会兴家中走访。灿烂的笑容,关心的话语让范会兴倍感温暖,他乐呵呵地说:“‘小秋香’是我看着长大的,对我们这些老人非常关心,就像自己女儿一样亲。”

“小秋香”是张兴燚的乳名,亦是村民对她的昵称。在经历车祸失去右臂和丈夫离弃的不幸遭遇后,张兴燚喜欢穿红色的衣服。

“红色代表热情,有朝气。”张兴燚说:“穿上红马甲感觉时刻在提醒自己,脱贫攻坚的重任就在身上。”

红马甲在身,时刻提醒着张兴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初心”和“使命”,于是一个身穿“红马甲”的“独臂人”,奔走于田间地头,忙于产业发展,起早贪黑走村串户,为村民办实事解忧愁,宛若绽放的花朵一样,成了脱贫道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谱写了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故事一:贫寒家境造就自强品质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住在老房子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贫困,是张兴燚对于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磨炼出了她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张兴燚回忆道:“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小我就在帮着父母做农活,所以那时候我就知道,什么事情一定要靠自己去奋斗。”

久居于贫困,张兴燚不得不停止自己的学业,到外地打工贴补家用。,初中刚毕业的张兴燚,来到广东打工,由于学历低、没有社会经验,她只能在一家车间流水线工人。

“在车间每个月有将近1000的工资,但是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我看到有文化的人坐在办公室每天只用工作8个小时,工资还比我们高,心想一定要努力,别人能行我也一定可以。”不安于现状的张兴燚,在工作之余用自己的薪水重新读上了中专。

三年后,张兴燚中专毕业,同时也告别了车间工作,成为了一家公司的管理员,月薪涨到了一万多元。在这期间,她还找到了心仪的对象,并结婚生子。

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张兴燚走出大山,从车间工人奋斗至管理岗位,又与爱人喜结连理,一切看起来都是幸福而美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初,张兴燚带着刚满月不久的儿子回老家沙营镇纸厂村过年,不料途中却遭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她的右手。张兴燚也从一个健康美丽的女青年转眼变成一个“独臂人”。

为了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她开始训练左手,每天坚持用左手抱孩子、做家务、练字……还特地买了一幅3米长的十字绣,反复练习左手的灵活度。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下,她逐渐让一只左手具备了左右手的功能。

故事二:把村民的事当自己的事

从关岭县城出发,沿着山路驱车,40分钟后,纸厂村村貌映入眼帘——这是一个大山环绕的村子,土地几乎都是坡地,房屋沿着山脚延伸出去,全村一共786户3517人,16个村民组,张兴燚担任其中三个村民组的网格员。

“我联络的三个村民组有67户一般户,33户贫困户,其中一些是要经常去走访的。”才刚接任纸厂村一、二、三组网格员半年时间,张兴燚已经对每户农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她看来,“要做人民群众的干部,就要将群众的事记在心里。”

,村里的贫困户李某林突发疾病,吐血不止,送到县医院救治后仍不见好转,李某林家人都已经放弃了治疗,张兴燚知道后,极力劝说其家人不要放弃,还为李某林筹备医疗费。在张兴燚的坚持下,李某林被送往安顺市人民医院救治,最终人被救了回来。

罗国昌是村里有名的“老顽固”,曾经,他一见到张兴燚,就会用“一只手”“一把手”等语言对她冷嘲热讽。了解到罗国昌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平时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老者,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在村里物色那稿组小组长人选时,张兴燚毫不犹豫的推荐了他。去年,纸厂村发展产业需要一名负责任的基地管理员,张兴燚再次向村里推荐了罗国昌。知道张兴燚两次在村里推荐自己,罗国昌这才对张兴燚的态度有了转变。现在每次见到张兴燚,罗国昌一口一个“张主任”“小张”叫得十分亲切。

张兴燚始终把群众当“自家人”对待,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表现了她用心对待每一个村民,也正以为如此,张兴燚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故事三:刺梨开出脱贫花

走出困境踏入扶贫工作,张兴燚不仅点燃了自己生活的希望,也照亮了村民们通往富裕的道路。

“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才是解决贫困的关键。”通过发展产业摆脱贫困的张兴燚,一心扑在村中的产业发展上,因为她明白,要想致富,关键在于发展产业。

,纸厂村决定发展扶贫产业,但由于纸厂村的土地多为沙土,不保水,产业选择成了第一道“拦路虎”。为了产业尽快落地,张兴燚托关系找来了广东的一家企业准备种植桐子树,并陪着企业一起上山考察,但这家企业还是没能留下来。

经过考察和对村里土地、气候等情况分析后,张兴燚提出种刺梨!随后的日子里,一张扶贫产业“蓝图”在张兴燚的心中逐渐清晰。

然而资金又成了第二道“拦路虎”。纸厂村流转了1200亩土地都想种植刺梨,但产业资金只有100万元,根本不够用。困难面前,张兴燚带头从银行带来5万元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她说,“五万块钱就算亏了,最多一年我就能挣回来,但是产业搞不起来,村里就一直摆脱不了贫穷的标签。”

这些野果子也能挣钱?很多村民不相信。二话不说,张兴燚扛着锄头就上了山。

见张兴燚带了头,村里的其他干部也纷纷跟着入股。下半年,在纸厂村的山头上,每天有八九十人出工,除草、挖坑、种树,张兴燚带着村民上山不停的干,从早到晚不下山,村民轮流送饭。那年11月,纸厂村1200亩的山头没有了昔日的荒草丛生,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小树苗。

如今,纸厂村在张兴燚的带领下,村容村貌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收入增多了,发展的精气神也足了。

“穿上红马甲感觉时刻在提醒自己,脱贫攻坚的重任就在身上。”

涅槃于困境,以身作则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张兴燚更是成为了扶贫干部的精神模范。

他们眼中的张兴燚

纸厂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昌华:张兴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她身上坚韧不拔的品格。她不仅自己积极要求进步,还对村子的发展尽心尽力,有她作为标杆,我们整个队伍干事创业都更有精气神了。

纸厂村脱贫指挥所指挥长熊国营:她太坚强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像我们工作的指路灯一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拿自己和她比较,这一比较就觉得再难的难关咬咬牙、努努力都能过去。

纸厂村贫困户李国林:她的经历和她笑容都很感染人,激励着我要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纸厂村村民张兴文: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还总是带着笑容来帮助我们,她真的太不容易了,值得我们学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兵

编辑 向淳

编审 胡丽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独臂女干部”张兴燚战贫困的故事

如果觉得《「“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路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独臂女干部”张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