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丨用镜头记录中国脱贫故事

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丨用镜头记录中国脱贫故事

时间:2018-08-08 13:45:57

相关推荐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总工会

联合下发表彰决定

620名先进个人被授予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

300个集体被授予

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她是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导演

她身体力行扎根贫困的山坳间

她用热情感悟怒江少数民族的温暖

她用镜头记录着脱贫攻坚路上的巨变

她成了沙瓦村小康路上的见证人

她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

柴红芳

柴红芳,1968年11月出生于山西运城万荣县,1986年10月入伍到兰州军区21集团军63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2002年转业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先后在专题部、“聚焦三农”、电影部工作,现供职于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

从开始拍摄纪录片电影,柴红芳用4年时间在深圳拍摄了反映中国二代农民工爱情故事纪录片《寻爱》,在国际纪录片中获得好声誉,并获北京第五届电影节长篇入围奖、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长篇入围奖、“金熊猫”国际电影节社会类二等奖。历时两年多,在海拔4300米以上的四川省德格县雀儿山拍摄的反映中国政府对藏区人民关心关爱的纪录片《穿山》,大年初一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并在晚间新闻以5分钟纪实新闻播出,迅速引起社会对建设者的尊重和关爱。至今在云南怒江拍摄的记录中国精准扶贫的真实纪录片《落地生根》,记录了怒族村庄沙瓦群众生产、生存的艰辛,也记录了中国政府不忘初心、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中国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最为真实、感人、动情”的一部纪实影片。《落地生根》第一季荣获行业评优现实类一等奖,并与《穿山》一同入围国家广电总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录片、动画片展播片目”。

▲《落地生根》宣传海报

初心不改 坚守如初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有着“中国故事,世界看见”雄心的柴红芳,怀揣对纪录片的初心,长期扎根一线,深入最基层的百姓生活,用镜头讲述、见证改革发展变化,用小故事讲述脱贫攻坚大成就。

从接触纪录片那天开始,柴红芳就很清楚,做纪录片,既艰辛又枯燥,拍摄周期长、回报率低不说,还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排除干扰、抵御诱惑、耐住寂寞,这需要超常的毅力。的军旅生涯成就了柴红芳的性格,也锻造了她的坚韧,尽管明知无人喝彩,但她依然对拍摄纪录片保持着足够的热情,不追求轰动效应,只想“用心通过纪录片给社会带来思考”。这些年,拍摄纪录片成了她的生活和做人态度,成了她“全部的追求与梦想”,她率领团队如一日,拍摄这个时代中国的变迁,克服孤独、疾病、生活等诸多不便,和拍摄地群众融为一体,深受群众信任,拍摄过程的艰辛、作品的完美呈现、基层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家乡面貌日新月异、孩子的琅琅书声都曾令她或感慨或欣慰地落泪。

在柴红芳的作品中,“同情”和“悲天悯人”无处不在,但这种“同情”和“悲天悯人”又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扶助弱势群体的层面,扩大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的关注、忧虑。柴红芳认为,作为新闻人,用责任和担当扎根中国大地,讲述中国人不懈奋斗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地点选好 人物落位 沙瓦故事拉开大幕

新年伊始,柴红芳接到了“拍摄一部精准扶贫纪录片”的邀请,地点:云南。彼时,她刚结束《穿山》的拍摄。

在了解到云南省各地扶贫基本情况后,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策划周小力和柴红芳随即奔赴云南,与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李云亮会合,到昆明、红河、临沧、普洱、怒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对云南几乎所有贫困点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调查后锁定了红河和怒江。同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率队到云南调研,并与云南省委宣传部沟通,最后将拍摄地点定在了怒江傈僳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沙瓦村。

▲沙瓦村全貌

怒江州是全国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沙瓦村更是扶贫攻坚的重点,远离城市,没有公路,不通网络,几乎与世隔绝,全村228户800多人几乎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050元,贫困问题突出,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除贫困外,与缅甸接壤、处在中国“末梢神经”位置、是中国最边远的地区之一、干净整洁、保持着原始村落风貌,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特点,也成为柴红芳记录沙瓦村的理由。同时让柴红芳着迷的,还有村民的勤劳善良、乡贤老者受到敬重、孩子纯真无邪、全村夜不闭户等等中华民族固有的美德,以及这群迫切希望通过精准扶贫改变贫困现状的农民。

拍摄地点确定后,如何抵达却成了难题,要知道,从219国道到沙瓦村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即便是当地村民也需爬3个多小时。让柴红芳始料未及的是,当过兵也带过兵、身体硬朗的她在这里遇到了挑战,“第一次没爬上去,山实在是太陡了”,好在爬到山顶的摄影师安同庆通过电话鼓励她“沙瓦的美丽一定不会让你失望”,7个多小时的走走停停后终于到了村里。这些从北京来的陌生面孔,让沉寂了千年的小山村变得沸腾,要知道,这是沙瓦村建村以来首次迎来的新面孔!

消息不胫而走,面对摆在面前的茶水和冒着热气的爆米花,一向爽直硬气的柴红芳禁不住泪流满面。“忘不了那些爆米花香。”她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并发誓把这部纪录片拍好,对得起那些茶水和爆米花,对得起在沙瓦的日日夜夜,对得起镜头里的每一个角色。在村民的帮助下,摄制组在一所废弃的小学校落了脚。拍摄设备是村民用马匹一趟一趟运送上来的,一间仓库里摆上3张旧书桌、几条长凳,便成了摄制组的后期工作室。

一切都在考验着摄制组的每一个人,房子的窗子和屋顶满是漏洞;贸然造访的蚊虫和跳蚤让人浑身长满红疹;被子几天不晒就会发霉变硬;全村只有1个公共厕所,洗澡变成了奢望;生活用品全靠马匹驮运上山;网络是摄制组与当地移动公司沟通后才解决的;多数村民性格内向,不会讲普通话,不喜欢吃饭等日常生活场景被拍摄……

意识到“稳定军心是第一要务”的柴红芳,当天夜里就给摄制组成员打了“预防针”:“现状就是这样,往后还更艰难,想打退堂鼓的现在就可以离开,过了今天谁也不准提走的事!”在她心里,扶贫攻坚和战场一样,是一场需要勇士的战役,而他们,是新闻战线在扶贫攻坚战场的勇士。令柴红芳欣慰和感动的是,从进驻到现在,摄制组无一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

▲行路难

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柴红芳学唱怒族民歌,和每天到摄制组看热闹的孩子交朋友;有村民突发疾病,他们不顾雨天路滑,和家属一起护送患者下山就医。渐渐地,开始有村民愿意接近他们,和她说沙瓦村的故事,到后来,就连平时有些木讷的阿邓言见到她也不再绕道了。

▲摄制组成员

“最大的焦虑不是环境有多苦,而是担心片子拍不好。”在柴红芳看来,有生命力的纪录片一定是见人物、见事件、见社会,只有把地点选好、人物落位,故事才可以拉开大幕渐进讲述,也才能讲得有根基。

然而柴红芳很快发现,扶贫工作“并不是你想扶贫别人就同意”那么简单,它需要政府的信心和决心,更需要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柴红芳最想通过纪录片表达的,是中国农民身上的美德、人格魅力,以及他们勤劳勇敢、热爱土地、相信并配合政府的决心。同时,政府也善于倾听农民的声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农民兄弟掉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记录中国农村的风貌,展现中国农民的精神状态和骨气,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力量,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扶贫故事,这是一件有着非凡意义的事。”

导演柴红芳

▲摄制组部分成员与村民在一起

从结识拍摄对象到结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这是个浩大的工程。以《落地生根》第一季的拍摄为例,拍了近200个小时的素材,成片不过区区90分钟,但柴红芳不敢马虎,她怕一马虎就漏了最精彩的细节,就对不起那些信任而期待的目光,于是,她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一遍一遍,翻来覆去地看素材,看到恶心,看到“都要吐了”。然而,即便是自己把自己折磨得如此痛苦,她也从来没想过随便糊弄一个了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好作品不是她拍出来的,而是她思考出来的、磨砺出来的,是以耗去太多太多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为代价换来的。

好的纪录片人都是坚韧的。从踏上拍摄纪录片这条路开始,十几年来,柴红芳都是“从大年初一忙到除夕夜”,周末、假日、度假这些美好的词在她的词典里生疏又生僻。记录中,很多意想不到的接触,都让柴红芳看到另一种生活,让她觉得每走一步都是在丰富自己,她知道,村民对摄制组的配合,不是在回报他们,而是在回报党,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摄制组的器材全由村里的马匹驮上山

为保证片子在院线的呈现效果,《落地生根》采用4K超高清拍摄。摄影师安同庆、王童,录音师焦磊,助理张小楠、余小龙、江大海、朱云、梁敏等每天背着100公斤左右的设备和灯光器材穿梭在怒江大峡谷的土地上,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

为确保第二天拍摄顺利进行,后期工作人员孙凡舒和邱学奎连夜整理素材。因团队人员少,后期工作人员还得到拍摄现场兼做收卡、导卡工作。片中超过60%的篇幅都是怒语对话,而怒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不同,翻译出来对口型时难度很大,为了把故事讲得更鲜活,摄制组请了当地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钟妹和大学生村官和健川充当翻译。

▲柴红芳导演与沙瓦村的孩子们在一起

《落地生根》没有剧本,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故事,它需要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分析、判断、跟进。故事都是未知的,需要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记录,不遗漏任何有价值的细节。在记录扶贫工作过程中,摄制组还将一线拍摄的情况与当地党委沟通,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数月如一日的坚守,也在无形中感染和温暖着这片土地,9月14日,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一行到沙瓦村与摄制组成员座谈时说:“你们带着对怒江人民的热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这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全州干部群众学习。”

细处切入 主副线分线并进

11月24日,真实纪录片《落地生根》作为“北京纪实影像周”开幕影片在北京市朝阳规划艺术馆空间3D剧场首度与观众见面,反响强烈。4月29日,真实纪录片《落地生根》在央视新闻频道、央视军事·农业频道及云南卫视播出,并一举获得中国纪录片协会优秀影片社会类纪录片一等奖。

细品《落地生根》不难发现,该片采用了主副线分线并进的方式,从细处切入,层层推进讲述“精准扶贫”的故事,通过一个点、一户人家、一个村来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区别于此前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的宏大叙事,《落地生根》的切入点很小,它从一粒玉米开始,讲述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

摄制组进驻时恰逢福贡县委副书记李陶到沙瓦村调研,这也成了贯穿全片的一条重要人物线。李陶在调研时发现,沙瓦村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最离不开的是玉米,但是由于退耕还林,玉米不能种了,这让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阿邓言是村民代表,看到因退耕还林而荒着的土地,很是着急。李陶的到来,让他觉得这是一次重要的“上言”机会。摄制组准确把握阿邓言和政府官员“博弈”的细节,通过故事、对话、人物,真实记录了政府和农民如何处理矛盾谋求发展,记录了当代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尊重,对政府的信任和热爱。

精准扶贫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摄制组有重点地选择关注点并深挖其中的故事。从水稻、玉米的栽种到瓜果将熟,摄制组默默驻扎在大山深处,记录着沙瓦村民的点滴,挖掘他们生活中的动人故事。

▲柴红芳导演与摄制组的小狗米奇在一起

“沙瓦村民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农民的美德——勤劳、善良、淳朴,他们特别渴望改变命运,也愿意积极配合政府。在他们心里,这次精准扶贫对于他们这一代,甚至祖祖辈辈的人来说是一次机会,是一次梦想,他们希望修一条路,让全世界的人都到沙瓦领略怒江大峡谷最美的风景。”这让柴红芳内心充满感动和力量,“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中国农民是有精神的,这是我最想展现给世界的中国人的精神形象、精神风貌。”

从决定拍摄纪实电影到今天,柴红芳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住过中国最前沿的改革阵地深圳,也坚守过中国最边远的边境村庄沙瓦,其间的孤独、无助,创作的压力和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但在她心中从未放弃过对纪录片的热爱,因为这份热爱,她要用国际化纪录片的方式来记录中国故事、中国百姓、中国时下的经济发展和人文情怀,把它们呈现给世界。

柴红芳说她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中国故事,世界看见”。“中国正经历波澜壮阔的历史性变革,纪录片人应当抓住机遇,做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村子一日不脱贫 我们一日不离开

▲柴红芳导演与村民行进在碧罗雪山中

从拍摄第一天起,摄制组就被村民的一个话题吸引了。囿于群山阻隔,祖祖辈辈与世隔绝的沙瓦村民做梦都想有一条通向山外的路,好让外界领略怒江大峡谷的美景,让沙瓦人民发展旅游产业,彻底摆脱贫困。

沙瓦村民爱路是出了名的,“要是政府给我们挖路,我们会比别的村把路保护得更好。”阿邓言的话代表了村民的心声。

一次次实地考察、调研、讨论,当地党委政府决定,为沙瓦村民修建通组公路!9月底,沙瓦公路动工,底建成通车,为发展旅游做足了准备。

如果说,《落地生根》第一季主要记录怒族村庄的贫困以及村民的诉求,仅仅讲述因为摄制组的拍摄让政府关注了村民,给他们修了一条路,这样的故事显然是不完整的。作为纪录片导演的柴红芳认为,还有和通路一样有意义的事值得他们关注,那就是通路之后政府对沙瓦村整体的旅游规划和建设,以及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于是,5月,摄制组启动了第二季拍摄工作。

“我们拍的虽然是一个海拔2000米以上、离北京3200公里的偏远贫穷的村落,但它却是中国的故事,可以以点带面地展现脱贫攻坚战,记录脱贫攻坚的完整故事。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会一直坚守,村子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不离开。”柴红芳说。

,柴红芳在拍摄时不慎滑倒,左侧胳膊肱二头肌摔断,到昆明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但没等康复便跑回沙瓦,带着团队继续拍摄。摄影师王童记得,从8月“上山”到当年年底,柴红芳就没回过北京。因为要赶拍摄进度,她没法回去照顾重病的父亲,直到1月2日父亲病逝,柴红芳倒了6趟车才赶到山西万荣老家……

▲摄制组成员在自己搭建的简陋的厨房里用餐

跨越4年的朝夕相处,让沙瓦村民待他们如家人;日常和拍摄中不间断的沟通交流,也让村民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沙瓦母亲”是村民对柴红芳的称呼,不管是产业发展、旅游开发还是孩子的教育,只要遇到问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来到摄制组,让她帮着分析、判断、出主意。

通路后的沙瓦村,村民生活天天都在变化:阿邓言家添了个孙子,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坡罗考了驾照,买了四轮拖拉机,开始跑起了运输;一些村民相继买了拖拉机、摩托车;一些在外务工的人准备回村发展;沙瓦村的旅游正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柴红芳说,这些都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因为这正是真实纪录片的魅力,它不仅见证,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中国最边缘的山村在这个时代“一步千年”的变化。

每次走在村里,听到村民对他们说“啊包”(怒语,意为“太厉害了”)“欧啦”(怒语,意为“谢谢摄制组这些年给我们村带来的变化”)时,柴红芳都会笑着认真对他们说:我们是代表党来这里的,是我们的党厉害,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

▲柴红芳和沙瓦村的孩子在一起

推荐阅读

如果觉得《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丨用镜头记录中国脱贫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