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中医抗癌三部曲 能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 降低复发转移概率

中医抗癌三部曲 能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 降低复发转移概率

时间:2019-10-30 18:04:28

相关推荐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位列第4、5位,严重危害国人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大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同时采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其中,手术及放化疗虽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放化疗毒副反应重,晚期患者治疗后耐药等问题仍然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

因此临床上往往会集合中医药配合手术、放化疗治疗,从而有效的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一听到中医抗癌,都会联想到“以毒攻毒”之法,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多味中药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但是倘若过服此类抗癌药物,攻伐太过,不仅肿瘤未得到控制,而且还导致肠胃受损,使人体正气大伤,体质变差。

因此中医在解毒抗癌、活血化瘀的同时,应注重健脾和胃、温肾助阳,并佐以滋补肝肾之品,在清热解毒的同时扶助正气,起到祛邪不伤正的作用。

大肠癌是一种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治疗应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疾病阶段,明辨邪正盛衰关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化疗前针对大肠癌患者气血亏虚的基本病机,治以健脾补肾、气血双补为主,慎用攻伐药物,意在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1、扶正固本健脾和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大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化疗等多损伤人体正气,降低免疫力,尤其对于中晚期及高龄患者,这些治疗方案有较大局限性。扶正固本法可纠正患者体内的阴阳偏颇,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因此大肠癌的治疗中当以顾护正气为首要治疗原则。在治疗大肠癌时,始终遵循“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基本治疗原则,把扶正固本治法贯穿于治疗的始末。

此外大肠癌患者本就脾胃虚弱,经手术或者放、化疗后,脾胃更虚,运化失常,气血化生不足。脾胃功能减退除了导致营养不良外,还可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即“胃不和则卧不安”,睡眠不佳又引起精神萎靡、疲乏无力等症状,因此治疗当以扶正固本、补益脾胃为首要治则。强调需时时注意固护脾胃,将扶正固本疗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2、清热利湿解毒抗癌,抑制肿瘤生长

中医认为,湿热、痰毒是大肠癌的基本病理因素。湿热、痰毒相互搏结,并且随气血运行而流注不同部位,可形成多处发病,导致湿热浊毒郁结、肠腑通降失司、脂络受损。临证时往往可见腹部胀满不适,大便黏腻,甚则便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短赤,所以治疗时应在扶正固本、健脾和胃的基础上,辅以清热解毒利湿之药,解毒抗癌的同时给癌毒以出路。

运用清热解毒抗癌药物时,应时刻关注邪正盛衰关系,初始应从小剂量用起,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正气尚耐攻伐,则可酌情加大清热解毒之力;若正气不耐攻伐,可先扶正,或在扶正的基础上减小解毒抗癌药物剂量,因清热解毒抗癌之药多苦寒伤胃,若滥用苦寒攻伐之品,恐犯虚虚实实之诫。

3、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瘤,即留而不去”,不畅或瘀滞的血液最终将产生“留而不去”的病理产物。大肠癌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从久病多虚而论,患者正气内虚导致瘀血内存,瘀血又进一步损伤机体正气,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中体认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高凝、高黏、高聚状态,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原因。血瘀的本质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大肠癌的治疗必须重视化瘀散结。

4、心身同调综合以治,调控“免疫调节剂”

《外科正宗》指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达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痰核。”七情既可致病,亦可治病,是人体的“免疫调节剂”。许多患者因病痛带来的精神折磨,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情绪抑郁,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聚而为积,发为肠积。因此中医临证时常在方中加用疏肝解郁药物,以缓解患者紧张、压抑的情绪,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及不安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例分享:

患者刘女士,61岁,患者1月确诊为升结肠癌,术前行“替加氟+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方案辅助化疗。后于-01-14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结肠隆起型腺癌,中低分化,侵及全层,上下切缘(-),淋巴结4/26。术后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6周期。8月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9月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较前增大。随即行“替吉奥+伊立替康”方案化疗。

但由于化疗后第二天后患者出现腹泻,每日十余次,但每次量不多,夹有黏液,里急后重,食纳欠佳,形寒怕冷,肛门坠胀,肛周潮湿红肿疼痛,后寻求中医治疗。

辨证为脾胃虚弱,肠道湿热瘀滞。拟健脾温运,清化导滞,补泻兼施。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制附子、干姜、黄连、乌梅、木香、防风、仙鹤草、升麻、1剂/d,水煎,分2次服。患者口服14剂后,

二诊: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已减为每日1~2次,无里急后重,食纳改善,肛门坠胀疼痛好转。治疗以原方继进7剂后大便基本正常,食纳可。之后患者能够继续化疗。

三诊,患者大便偏软,日行2次左右,喜温怕冷,胃脘部作胀,胸闷不甚,干咳,舌淡红,苔薄中裂,脉细弱。辨为肺脾两虚,瘀毒内结,治以调补肺脾,化瘀解毒。处方:茯苓、白花蛇舌草、仙鹤草、木香、郁金、莪术、天花粉、炒白芍、露蜂房、守宫,14剂水煎服。此后患者定期在门诊补益肺脾、化瘀解毒方剂治疗,随证加减,定期复查,随访至初,病情未见恶化。

小结:大肠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大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化疗等多损伤人体正气,降低免疫力,尤其对于中晚期及高龄患者,这些治疗方案有较大局限性,因此越来越多失去手术或化疗机会的患者寻求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以扶正固本、化痰散结、解毒祛瘀为治则。强调临证时需针对不同病程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治疗;用药应遵“王道”而慎“霸道”,注重固护脾胃;同时注重“治未病”理论的运用,重视和预防癌前病变,循经用药、兼顾表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兼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大肠癌的复发与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期。

如果觉得《中医抗癌三部曲 能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 降低复发转移概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