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肿瘤防治|脂肪肝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关系不一般

肿瘤防治|脂肪肝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关系不一般

时间:2021-03-26 09:28:38

相关推荐

肝内胆管细胞癌为肝脏恶性肿瘤之一,与通常称之为肝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相比,由于其起病更隐匿,难以早期发现,进展迅速,恶性程度更高,根治性切除机会少,而且对化放疗不敏感,因而预后更差,未经治疗,少有长期生存者,其平均生存期仅4-6个月。国内报告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18例接受“根治性”手术者,5年生存率也仅45.8%,而另18例作了姑息性手术者,1年生存率仅仅11%,3年生存率为0,其余4例未手术治疗者则在12个月内全部死亡,其恶性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经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酒精滥用等,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肝内胆管细胞癌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关系密切。据美国学者报告,他们对美国1993-登记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资料研究后发现,在无上述危险因素的74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合并包括脂肪肝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达29.7%,与同时代非肝内胆管细胞癌人群(195953人)的17.1%相比,差异非常显著,经统计学计算,代谢综合征使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风险增加1.56倍。另一个泰国的资料也显示,与129111名一般人群相比,506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脂肪肝的相关指数也达到2.22,显示脂肪肝也是亚洲人群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一个常见高危因素。另有二份报告显示,在34例和181例无上述危险因素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中,存在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的病例分别为44%和17.1%,而且这些合并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标本中更多见到血管侵犯,显示其恶性程度更高,更容易向周围浸润和向远处转移。

脂肪肝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关的机制目前同样不明确,但是临床病理资料显示,脂肪肝患者可以存在胆管炎症、胆管肿胀、不同程度大小胆管缺失和胆汁淤积等胆管上皮细胞损伤的表现,提示脂肪肝患者肝组织脂肪沉积不仅可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且可以导致肝内胆管细胞损伤,体外实验也证实,游离脂肪酸对胆管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最终可以导致胆管细胞的凋亡。胆管细胞反复损伤与增殖就有可能导致细胞突变,从而诱发肿瘤。

肝内胆管细胞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稍晚可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晚期则可以出现腹痛、体重下降、乏力等症,有的可以出现腹部包块,由于肿瘤主要发生于肝内二级以上小胆管,黄疸通常很少或者很晚才出现。

由于肝内胆管细胞癌恶性程度甚至高于一般被称为癌中之王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即使做了所谓的根治性手术,其5年生存率也低于50%,因此,避免或者消除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尽可能地降低其发生率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的临床资料已经显示,至少相当部分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因此,各类脂肪肝患者要充分认识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纠正“脂肪肝不是病”的错误观念,积极地控制肝脏脂肪性病变,减少或消除肝脏的脂肪积聚,从而减轻肝细胞以及肝内胆管的损伤,降低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在内的恶性结局的发生风险。

【专家介绍】叶荣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主任医师)

(文字整理:潘嘉毅)

如果觉得《肿瘤防治|脂肪肝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关系不一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