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罕见肿瘤不罕见 免疫治疗显奇效

罕见肿瘤不罕见 免疫治疗显奇效

时间:2020-02-16 20:49:22

相关推荐

罕见肿瘤不罕见,治疗“老大难”

罕见肿瘤是指发病率相对较低,10万人中少于6人发病的肿瘤。据统计,罕见肿瘤总数约占全部肿瘤数量的10%。在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300万例,那么罕见肿瘤患者多达30万。可见,“罕见肿瘤”并不罕见。

而对于罕见肿瘤的治疗,显著有效的治疗方案寥寥无几,超过60%的病种更是处于“无药可救”的状态。由于诊断困难和治疗效果不佳,罕见肿瘤的五年生存率比其他常见肿瘤低15%至20%,严重危急患者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治疗罕见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K药新数据鼓舞人心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简称K药)因其疗效的广谱性为人们所熟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了多个癌种和多个适应症。既然K药是“广谱抗癌药”,对于罕见肿瘤是否有奇效呢?

3月18日《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收录的一项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帕博利株单抗对治疗晚期难治性罕见肿瘤患者具有优秀的安全性和稳定的抗肿瘤活性!

简单来说,这项研究通过对127例接受K药治疗的罕见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接受K药治疗后27周存活且无进展(无进展)的患者比例达28%,38%的患者在四个月后观察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且患者耐受性良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具体情况。

临床研究方案

这项研究收录了8月至7月127位接受K药治疗的晚期罕见肿瘤的患者,肿瘤类型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原发性未知癌(CUP)、肾上腺皮质癌(ACC)和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等。给予患者每三周一次,剂量为200mg的K药治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接受K药治疗后27周存活且无进展(无进展)的患者比例。

疗效良好,安全可控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127名晚期罕见肿瘤患者的27周存活且无进展(无进展)率为28%。并且38%的患者在四个月后观察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每个癌症组的非进展率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为36%,原发性未知癌为33%,肾上腺皮质癌为31%,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为43%。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为38%,原发性未知癌为54%,肾上腺皮质癌为54%,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为75%。

表1 实体瘤免疫相关反应评估标准(不相关)评价K药对四种罕见肿瘤组的疗效

图1 通过实体瘤免疫相关反应评估标准(不相关)对四种罕见肿瘤组进行评价

图1体现了K药的治疗四种罕见肿瘤的具体数据,表中的数值是接受K药治疗的患者所有靶病灶和任何新病变的最长直径之和与基线相比的最大百分比变化。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的19例患者27周的非进展率为36%(14例可评价患者中5例)。1例患者达完全缓解,4例患者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31%。2例病情稳定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疾病控制≥4个月,临床获益率为38%。肾上腺皮质癌组的15例患者27周的非进展率为31%(13个可评价患者中的4个)。12例患者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15%。6例病情稳定患者中的5例患者病情控制≥4个月,临床获益率为54%。CUP原发性未知癌组22例患者27周的非进展率为33%(12例可评估患者中的4个),3例患者达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为23%,4例患者病情控制≥4个月,临床获益率为54%。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患者组9名患者27周时非进展率为43%(7例可评估患者中的3例),8例病情稳定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控制≥4个月,CBR为75%。

图2 K药治疗期间肿瘤测量值与基线值的百分比变化

通过测量PD-L1的表达水平展示了K药治疗肿瘤测量的动力学变化。(A)皮肤鳞状细胞癌组,(B)肾上腺皮质癌组,(C)原发性未知癌,(D)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等。

在105名患者中有91达到主要终点且有可测量的生物标记物(PD-L1膜表达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存在)。与传统观念相反的,在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测量中,发现TIL与免疫治疗预后无关。但是,在对PD-L1的测量中,74人(81%)PD-L1 H评分≤42.5分,17人>42.5,PD-L1评分>42.5的患者27周时存活且无进展率较高。这一结果说明PD-L1的表达可能反映了肿瘤环境的免疫活性,尽管只是初步的结果,但仍为我们探究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证据。

该项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劳和皮疹,127例患者中66例(52%)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12例(9%)有3级以上的TRAEs。6例在治疗期间死亡,但与不良反应无关。

研究显示了K药对罕见肿瘤治疗的卓越表现,不仅有稳定的抗肿瘤活性,而且患者耐受性良好。相比于传统治疗,免疫治疗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免疫治疗预后指标的探索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初步数据支撑。让我们共同期待,基于这一结果的进一步后续研究,更好的确认K药在晚期罕见肿瘤的临床疗效,同时为更多罕见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填补治疗罕见病的空白,让更多患者受益。

如果觉得《罕见肿瘤不罕见 免疫治疗显奇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