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熊斌团队突破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

熊斌团队突破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

时间:2020-09-24 09:48:22

相关推荐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高翔

2月18日,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的一项研究突破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可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技术支持,被授予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复发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作为从实体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离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在恶性肿瘤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

胃肠外科熊斌教授团队,围绕CTCs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历时,形成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研究体系,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及实践依据,该成果体系经专家组认定在该领域中达国际领先水平。

CTC在血液中极为稀少,约每1亿个细胞中1个CTC,其检测技术起点高、要求高,存在技术壁垒,同时深入理解侵袭表型CTCs产生及介导肿瘤复发转移的分子机理,研究CTC检测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能够细化、量化肿瘤复发转移模式,是解决恶性肿瘤复发转移这一“老、大、难”临床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的有力武器之一。

熊斌教授在手术中

熊斌教授介绍:CTCs转移机制的研究及快速检测设备的开发,面临三大关键问题:侵袭表型CTCs产生及其介导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CTCs表型及数目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有CTCs检测体系效率低、技术起点高、要求高,需在上述三个关键问题实现技术突破,

自,熊斌教授团队携手友芝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CTC与肿瘤微环境互做模式,阐明了CTC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以及其介导远处转移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CTCs的高效、高纯度捕获,建立了CTCs捕获鉴定技术体系,揭示了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最终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CBIOPSY检测系统,突破了CTCs检测技术壁垒,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期间共获得17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CTCBIOPSY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仪,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认证,进入临床应用。在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应用,检测恶性肿瘤病例100多万例,在指导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编辑:黄磊(实习)

审核:王小龙

如果觉得《熊斌团队突破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