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69岁男子头疼乏力多年 没想到竟然是肿瘤!医保助力这个“小癌种”进入无化疗时代

69岁男子头疼乏力多年 没想到竟然是肿瘤!医保助力这个“小癌种”进入无化疗时代

时间:2022-12-27 20:00:25

相关推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69岁的史先生,5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发现血小板偏低,且平日里偶有些许头痛,由于没有伴随其他如发热、出血等症状,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进一步诊治,没想到,最后竟然被确诊为肿瘤。

血液肿瘤里的“小癌种”

在出现症状后的3年间,史先生多次进行血常规复查,血小板逐渐降低的同时伴随有淋巴细胞比例的升高,偶有出现盗汗发烧,以前健朗的身体也随着食欲不振而体重下降。

随着一次严重腹泻,史先生终于入院接受彻底体检,最终被诊断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小于2%。在所有淋巴瘤的亚型中,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据统计,其患者的中位年龄是所有淋巴瘤亚型中最高的,为61岁。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变细胞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常常侵犯骨髓,也可侵犯淋巴结和脾脏,对人体的免疫力有不小的威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教授介绍,“适逢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希望公众也更加关注一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小癌种’,比如淋巴瘤中的‘少数派’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金洁教授

一线靶向治疗药物彻底改变治疗前景

史先生自确诊后先是接受了化疗,可能是由于年事已高,过程中反复出现阵发性房颤,故在半年后停止了化疗。虽然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进展不快,但是口干、眼干、四肢麻木等症状在初“找上门来”, M蛋白也急剧上升,史先生不得不再次接受治疗,直到此前国内上市的口服靶向BTK抑制剂用于一线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新适应证获批,对于免疫化疗不耐受的他才终于“拨云见日”。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长期规范地接受治疗才能实现更好的缓解和预后。”金洁教授指出,“随着医学进步与发展,从传统的化疗到免疫治疗,再到BTK抑制剂这样的靶向治疗出现,让患者的长期治疗轻松了很多,甚至可以实现无化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了可能。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指南中,伊布替尼是I级专家推荐适用于一线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唯一的BTK抑制剂。”

已入医保,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在所有肿瘤患者治疗中,经济负担永远是一个核心话题,对于淋巴瘤患者也是如此。据了解,约20%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曾因为经济问题导致停药,相比疾病对于患者生命的影响,就医成本带来等经济负担对于患者来说更为严峻。

“经济负担的确是阻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规范化治疗的一大问题,我们也在探寻更好的诊疗方式,帮助他们减轻负担。”金洁教授表示,“归功于国家近几年的政策加持,如伊布替尼这样的口服BTK抑制剂已经被纳入医保,先进药物和规范治疗的可及性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这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实现长期治疗,让他们的疾病能够得到更深层的缓解,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如果觉得《69岁男子头疼乏力多年 没想到竟然是肿瘤!医保助力这个“小癌种”进入无化疗时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