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意式风情区

【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意式风情区

时间:2021-02-17 20:47:45

相关推荐

意风区/简介

第一期

在海河的北岸,天津火车站旁,在2000多平米的范围内星罗密布着200余栋有百年历史的原汁原味的欧洲建筑。

1902年至1945年,这里是天津九国租界之一的意大利租界,也是意大利在其境外唯一的租界。

在中国,租界是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在这些地方,外国列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除了小洋楼,这里还有一座能容纳近千人的兵营,可以说小小的租界成了国中之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令人痛心的屈辱一页。

1949年1月,伴随着海河边金汤桥的胜利会师,天津这座北方工业城市,重要的港口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静静的海河水见证着硝烟弥漫,也聆听着胜利的锣鼓。岸边意租界上那一幢幢老房子,从羸弱的晚清走到满目疮痍的民国,这一次,它不再属于名门望族私宅大院,它的主人就是这座城市的人民。那些曾经无数次经过,却无从走近看看的人们谁又能想到,一年后,这里将有个地方成为大家欢乐的海洋。

在这片饱经风霜的租界地里,昔日有一处意大利人常常光顾的休闲去处——回力球场,其实这个球场更吸引人之处还因为它是处不折不扣的赌场,中国人称其“毁工炉”。无数人在这里因为赌输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岁月穿梭,沧海桑田,在政府的规划和改造下,旧社会的“毁工炉”,如今它在为劳动人民的服务中重新焕发了生机,还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企业众多,员工众多,而娱乐匮乏,一宫的大剧场每逢演出就一票难求,人潮熙攘,一宫这个名字也因为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举办的会议而迅速叫响。尤其在六七十年代,蒋大为、关牧村作为工人歌唱家在这里给太多人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日子。从1950年起一直到90年代,一宫始终热闹非凡。在原来的意租界里有个第一,那就是中国第一条柏油马路是从这里铺就的,而新中国建国之初,这里又迎来了一个第一,那就是天津市的第一工人文化宫不仅是天津的第一,也是全国最早建立起来的工人文化宫。

当时间来到世纪之交,随着商业环境和消费方式的变迁,随着城市发展到达新的阶段,随着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天津城市定位的进一步确立。1998年底,作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启动了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如果说解放初期意租界是从洋人手里回归到人民,造福人民,那么这一次提升后新命名的“意大利风情街”则从整体规划上提升到了城市名片的高度。

着眼商贸、旅游、餐饮、休闲多元一体的精准规划,修旧如旧不改原貌的精益求精,抽茧剥丝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府担当,完善配套科学管理的谋篇布局。陆陆续续近的沉淀,到开街时,我们看到了名人旧居陆续开放,意式广场、塑像重新亮相,商务区中外企业纷纷入驻,异域酒吧餐厅比比皆是,后来就连岸边都专门新开辟了意风区码头。新世纪,崭新的意风区不但没有显现垂垂老矣的暮态,反而仿佛经历了百年的锤炼更加朝气蓬勃。

十年,海河水流淌依旧,岸边的意风区早已不仅仅只是天津人休闲娱乐的去处,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每天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朋友,也迎来了自己又一次的提升升级。意风区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它更多的可能性,更远的未来。

光明道上的前意大利兵营,是座典型的意式风格建筑,提升改造后赋予新的意义。在保留外墙和内室完整性基础上优客工场历时4个月将这座建筑改造成了一栋充满艺术感的意式风情共享办公空间。使之成为创业者的“梦想空间”,同样,临近前意大利兵营的一幢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意式风情独立小院,经过修缮后打造成了新型产业创新基地──天津创业公社产业创新中心。在这里办公,可以享受“家”门口建国道地铁站的出行快捷,10分钟步行至天津火车站的便利交通。

白天,这里是创业者的沃土,旅行者的天堂。夜晚,这里美酒飘香,音乐缭绕,让人流连忘返。

7月,意大利风情区作为天津市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正式启动。创意灯光秀、国内外文艺演出、5G极速体验、LED智能玻璃炫酷展示、老电影放映等等精彩纷呈的夜间品牌活动,让意风区成为津城百姓和外地朋友们必到的打卡地。

意风区夜间经济示范区,是河北区筹备打造的天津市重点夜间经济项目。这里将发挥意风区洋楼禀赋+沿河美景、异域文化+高端商业、特色美食+欧陆风情融合发展优势,打造津城夜间经济新标杆,打造海河黄金岸线夜间经济示范带,以独特魅力点亮津城“第二时空”。

回看百年,曾几何时,没有强大的祖国,连自己的土地都要盖起洋人房,驻扎洋人兵,插上异国旗。看今朝,一步一个台阶,一次次转型升级,70年后的意风区商贸兴盛、游客如织,一步一景。从租界到居民区、工人文化宫,再到商贸、旅游、创业于一体的综合街区。现在的意风区,果然恰如其名,正意气风发,生机勃勃,走进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第二期

第一期我们简要了解了意式风情区的百年沧桑变迁,第二期让我们再从一些点滴细节走进别具魅力的意风区。

意租界位于海河北岸,与日租界隔岸相望,虽然与老城往来不便,但由于毗邻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极其方便达官显贵在动荡的政治格局中往来于京津之间,因此众多政界华人在意租界购置私宅。可以说京津双城的概念,百年前早已有之。遗老遗少,商户巨贾、寓公政客,太多人往来京津,后置地建宅于此。

究竟有谁在这里居住过呢?让我们随便列举几个例子:袁世凯、曹锟、张学铭、黎元洪、冯国璋、曾国藩家族,以及曹禺、刘髯公等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最精致的租界 意租界

" 天津曾有九国租界,但是在这些租界中,规划整体感最强、格局最精致的是 1902 年的天津意大利租界。"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郑颖介绍说。

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文森佐· 菲莱蒂上尉到任后,对意租界展开了全面建设。他借鉴意大利小镇的模式,以马可· 波罗广场和但丁广场为中心,分布棋盘状的街道,合围成规整的街区和里巷。租界内建成了大量地中海风格的洋楼住宅、领事馆、菜市场、医院、公议局办公楼、俱乐部。放眼望去,满是圆拱和廊柱,以及高低错落的角亭。现在,这些完好保存下来的建筑已经成为意大利本土以外世界上唯一的大型意大利风格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马可 · 波罗广场是意租界最具匠心的设计,也是天津最漂亮的一处小广场。" 郑老师说。广场位于一个交叉路口,面积不大不小,正中央耸立着一座高 13.6 米的花岗岩石柱,石柱顶端是一尊女神铜像,基座四周有浮砖和向上喷水的兽头。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广场和广场中央的女神铜像被印在明信片上,传遍了世界各地。

最风情的街道 意风区

百年沧桑,昨天的意租界已变身为今天的 " 意式风情区 ",这 " 风情 " 二字实在贴切。意租界的整体格局小巧精致,街道窄而不挤,建筑风格统一,异域风情尤其浓厚。" 意大利人虽然在天津的时间不长,但却把欧洲的风格照搬到了天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毕业生乔鑫告诉记者。

实际上,意租界不止于两条街道。在游人如织的步行区外,依然有不少风情浓厚的意式建筑。意租界里,宏伟的大建筑少,精致的小房子多。为数不多的大建筑里,回力球场是当时的赌场,是意大利人重要的娱乐场所。意国兵营隐藏在狭窄的光明道里,值得游人细细品味,那一层层阵列的砖拱,具有独一无二的视觉魅力。

" 意租界的街道以石丁铺装,小品点缀,再加上整齐排列的大树和花园独栋洋房,视线的尽头凝聚一个但丁神像或罗马记功柱作为焦点,这般风情极具特色。"

在乔鑫看来,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而历史实在是有趣,它总会留下不同的痕迹,浓缩为一点,提示着后来的人们,这段城市的记忆,这份历史的存在感。

最高大的建筑 回力球场

紧靠意国花园的是意租界最高大的建筑——回力球场,它是由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设计,1934 年建成,塔楼高 36 米,建筑面积 6429 平方米。大楼主体为四、五层交错。立面强调竖向构图,体现出分离派风格的典型特征。大楼最显著的特点有两处:一是楼顶南北两座造型别致的塔楼,南小北大,相互呼应。塔楼呈八角缩尖角柱形,与先期已建成的劝业场、惠中饭店的塔楼十分不同;二是大楼正面和北面高处墙面上有表示各种回力球运动姿势的 8 组浮雕。浮雕高近 5 米,动感十足。人们从很远处就能感受到运动场的气氛。

新中国成立后由天津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关颂坚等人对回力球场进行了重新设计,球场内部设施全部拆除,改建成第一工人文化宫大剧场。郭振清、于淑珍、关牧村、董湘昆等演艺名家都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艺术人生。

丰厚的文化底蕴 让意风区成为热门取景地

意风区里建筑各异,居住过的名人众多,而名人背后的故事更是精彩纷呈。或许您还没有实地来到过意风区,但您一定不会对这里陌生,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影视作品的目光,很多建筑早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取景于意风区。

漫步意风区,一步一景,一人一事,尘封在历史中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建筑与名人背后是厚重的意风区,风格迥异的音乐和各色美食背后又是时尚的意风区,当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您的时光之旅才刚刚开始。百年街区,意风区欢迎您。

(来源:“津彩河北”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意式风情区》

如果觉得《【津彩河北 网络书香】走进意式风情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