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得了脑瘫有哪些主要的症状

得了脑瘫有哪些主要的症状

时间:2020-02-07 23:56:57

相关推荐

得了脑瘫有哪些主要的症状,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1告诉你小儿脑瘫的主要症状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脑瘫这个病症,小儿脑瘫带给患者的痛苦是有很多人都体会过的,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很多人还是很想了解关于脑瘫的常识问题的,那么患上小儿脑瘫之后又有哪些症状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其他感觉和认知异常:小儿脑瘫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这也是小儿脑瘫的症状。患儿往往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其认知功能缺陷较为突出。

听力障碍:部分患儿听力减退甚至全聋,以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常见。多数对高音频的听力丧失,需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才能被察觉。

智力低下:其中约50%患儿有轻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给25%为重度智力低下。这是小儿脑瘫有什么表现中最常见的症状。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小儿脑瘫智力常更差,手足徐动型患儿智力严重低下者极少。

了解了这些症状之后,相信很多家长就不难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了,大家一定要多多了解一些常识问题,对身体会有很大帮助的,在平常多多观察孩子的举动,如果发现不正常了一定要及时地送孩子去检查,我相信我说的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

2得了脑瘫有哪些主要的症状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acquired cerebral palsy),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 ‰(每千活产儿)。

一般脑瘫在新生儿期难以作出诊断,不过认真观察也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如吮乳困难无力,觅食反应差,如用奶头碰婴儿口周,正常孩子会自动寻找奶头,并有力的吸吮,脑瘫儿则不能;孩子过于安静或容易被激惹,或无原因不停的啼哭等都值得警惕;严重的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期就可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正常新生儿屈肌占优势),仰卧位时双下肢伸直,两腿分开(外展)困难,有时背部肌肉紧张头后仰,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姿势,即头肩和臀着床,腰背离床拱起:双肘屈曲,两手紧紧握拳。但大多数脑瘫患儿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活动减少,早期识别比较困难。

主要表现:

1.运动发育不灵活,4-5月不会翻身,9-10个不会爬,肌张力不正常和姿势不正常,肌张力不高,坐姿和爬姿与正常的孩子不同。

2.运动很少或很多,刻板似的运动

3.反射的异常,把东西放到手心里,孩子会抓握反应,有允洗反应。先天反射到6个月以前会全部消失,如果还没有消失就不正常了。

4.如果有早产,窒息,家庭遗传等的历史,孩子有可能脑瘫,7、8月可以诊断。

3你知道脑瘫的症状主要是哪些呢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孩子是我们父母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脑瘫主要是最为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果我们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会给孩留下终生的阴影。

一、运动发育迟滞。例如,3~4个月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4个月后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双手常握拳,不能将手伸入口中吸吮;6~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双腿屈曲不能负重,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二、脑瘫的症状表现为哭时生活,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三个月只能还选择,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分钟还健康不会坐;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脑瘫患儿的眼神,与尽管父母没有首先交流,并且根治擅长经常惊厥。

三、运动障碍,这也是较为,主要的脑瘫的症状表现,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脑瘫患者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四、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一席之地/4,这些都是脑瘫的症状。

现在大家对脑瘫的症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一旦你也患了脑瘫的患者一定要及早去检查或者治疗,千万不要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好时机。如果你对脑瘫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继续浏览相关页面。

4脑瘫主要症状有哪些

脑瘫患者的治疗,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脑瘫的症状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症治疗,效果才会好。那么,脑瘫患儿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一下。

婴儿脑瘫的症状主要有姿势异常:受异常肌张力和原始反射消失不同情况影响,患儿可出现多种肢体异常姿势,并因此影响其正常运动功能的发挥。体检中将患儿分别置于俯卧位、仰卧位、直立位以及由仰卧牵拉成坐位时,即可发现瘫痪肢体的异常姿势和非正常体位。

一、未使用下肢,已经6至7个月仍然未能使用下肢进行短暂地支撑自身体重。

二、不能翻身,幼儿在出生六个月以后还不能进行翻身类的引导训练。

三、不会单独坐立,幼儿满七个月却依然不会单独坐立。

四、不懂抓站,10个月以后还不能在父母的引导下抓站。

五、存在言语障碍,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存在言语障碍,尤其是不会与人再见。

六、有脚尖站立的习惯,10个月还仍然有脚尖站立的习惯。

七、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脑瘫儿主要症状表现为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发育较晚,脑瘫的患儿到1岁时才能抬头,不能独立坐,不会爬,不去主动抓物。这点对于家长朋友们而言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如果您的孩子有这方面的迹象就得提起注意了。

以上主要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脑瘫的一些症状表现,看到这些内容,大家对于此病的症状应该是了解了,其实对于任何疾病,了解症状是很关键,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情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5脑瘫得了脑瘫的症状

脑瘫得了脑瘫的症状?脑部病损的位置决定脑瘫的临床类型,如大脑皮质损伤一般可引起痉挛或缺乏运动的随意起始,多数损害并不限于脑部支配的某一块肌肉的区域,受累范围比较广,大脑所支配的整个身体部分都会受累,这就是为何整个肢体都有不同程度受累,而不像脊髓灰质炎只影响一块肌肉分型。若有一块肌肉明显受累,要考虑到这一区域内其他肌肉也会有程度不同的痉挛。

1.按临床表现分型

(1)痉挛型脑瘫:最常见,约占55%。脑部的BrodmanⅣ区与Ⅵ区是锥体束起始的部位,此两区的病损通称为锥体束疾病,通常引起痉挛。痉挛状态是当肌肉受到被动牵伸时,肌肉内张力增加的一种状态。这是由于正常的肌肉牵张反射加强而引起的。在加强的牵张反射中,使肌肉突然被动活动时可感到阻力,随后到某一程度时肌肉松弛。当牵伸肌肉时,痉挛状态的增加将引起肌肉的过度收缩。痉挛肌肉的腱反射亢进,可出现肌阵挛,这提示对牵伸的反应增加。

(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症在脑瘫患者中约占25%,是运动障碍性脑瘫的最常见形式。其引起运动障碍的病损是在大脑基底或在中脑,常累及整个身体,极少看到一个肢体的运动紊乱。患者经常伴有面肌和控制语言的肌肉病变,表现为持续痛苦的面部表情,流口水,说话困难,导致人们误认为这些人反应迟钝,而事实上很多患者具有正常智力。

(3)僵硬型:僵硬型脑瘫约占3%~5%,是广泛脑部损伤的一种表现。脑瘫僵硬型的临床表现为肌肉弹性丧失。企图牵伸肌肉时,检查者从关节被动活动开始到结束均发觉患者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关节可加重牵张反射。在脑瘫的僵硬型中,患者的肌肉强直可以间断或持续存在。由于脑部组织弥散性损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相当高。

(4)共济失调型:共济失调型约占5%,是小脑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小脑病变所致损害多数为先天性,偶尔亦可因分娩时出血所致。因运动觉、空间定位觉损害,不能辨别传入冲动而致共济失调。共济的失调主要是位置觉、姿势和平衡觉丧失,患儿可有习惯用手侧不完全固定。典型的共济失调患者较其他类型的脑瘫患者预后要好,随着时间延长,其症状有自发改善趋势。

(5)混合型:混合型约占10%,源于大脑几个区域的损害同时存在,但不是弥散性损害。患者表现为几种类型症状相互混合,如痉挛型和共济失调型相混合等。

健康网温馨提示:脑瘫得了脑瘫的症状,的简单介绍,轻度脑瘫受影响患者能够起床行走,并能独立进行日常活动,约25%不需任何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如精细动作的训练、职业训练、特殊教育和说话训练等是必要的。

如果觉得《得了脑瘫有哪些主要的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