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鼻前庭炎治疗说明

鼻前庭炎治疗说明

时间:2019-06-16 06:09:07

相关推荐

庭皮肤弥漫性炎症,常两侧同时发生,有急、慢性之分。多因鼻分泌物的刺激引起。常见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腔异物的病人。慢者多与变态反...

1鼻前庭炎的中药治疗

庭皮肤弥漫性炎症,常两侧同时发生,有急、慢性之分。

多因鼻分泌物的刺激引起。常见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腔异物的病人。慢者多与变态反应体质或职业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

急性者局部有疼痛、灼热感,鼻前庭及其附近的上唇皮肤呈弥漫性红肿糜烂,并有浆液渗出。慢性者,鼻内发痒、发干、发热或有异物感,鼻毛常脱落,鼻前庭皮肤增厚,有皲裂及结痂,鼻前孔常被痂皮堵塞,影响呼吸。

[治法]:清肺火,利湿,养阴

黄芩9桑白皮15薄荷9白芍12沙参15薏苡仁24

云苓18天花粉15防风10何首乌24麦冬10甘草5

2鼻前庭炎概述

鼻疳又名鼻疮,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盖鼻为肺窍,故发时鼻塞赤痒疼痛,浸淫溃烂,下连唇际成疮,咳嗽气促,毛发焦枯也。"又说:"鼻疮多小儿生,鼻下两旁斑烂形,总由风热客于肺,脓汁浸淫痒不痛。""鼻疮生于鼻窍内,初觉干燥疼痛,状如粟粒,甚者鼻外色红微肿,痛似火炙,由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成此疮。"相当于鼻前庭炎。

至于《外科真诠》所言:"鼻疳初起,鼻梁低陷,久则臭烂穿溃,水从孔出,乃杨梅结毒所致"者,非本病范畴,不在本节论述。

3鼻前庭炎治疗说明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主证初起鼻前孔灼热干焮、微痒微痛,皮肤出现粟粒状小丘,继而表浅糜烂、溢出少许黄色脂水或结有黄痂皮,周围皮肤潮红,甚致皲裂,久则鼻毛脱落,全身一般无明显症状。偶有头痛、发热、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小儿可见啼哭躁扰,搔抓鼻部,以至血水淋漓。

证候分析:肺经蕴热,风热外袭,瘀滞于鼻,熏灼鼻孔处肌肤,则出现粟粒状小丘、微红。热盛则肿而痛、灼热干焮、结痂。热毒腐灼肌肤溃破,则糜烂溢出脂水,风盛则痒而燥裂。风热湿邪久郁,肌肤受伤,则皲裂甚而鼻毛脱落。

治疗

(1)内治:宜清热泻肺、疏风解毒,可选用黄芩汤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桑白皮、甘草清肺热而解毒,连翘、薄荷疏散风热外邪,取桔梗的升提入肺、载药直达病处。若焮热痛甚者,加黄连、丹皮以助清热毒凉血止痛之力,亦可选用银翘散合泻白散加减。

(2)外治:

①用内服中药渣再煎,湿热敷局部。

②用漆大姑、苦楝树叶、桉树叶各30g煎水洗患处。

③黄连膏、玉露膏外涂,以润燥止痛,消肿解毒。

④杏仁捣烂,人乳调敷患处。或用桃叶嫩心,捣烂外敷。

⑤灼热焮痛者,可用辰砂定痛散,以生地汁或麻油调涂患处,以清热止痛。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主证鼻前孔肌肤糜烂、潮红焮肿,常溢脂水或结黄浊厚痂,痒痛,偶见皲裂出血,甚者可侵及鼻翼及口唇,鼻窍不通,言谈不爽。鼻毛脱落,病情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小儿可兼有腹胀,大便溏薄,啼哭易怒,舌苔厚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脾胃失调,湿浊内生,蕴而生热,湿热循经上蒸,壅结鼻窍,腐蚀肌肤,则鼻窍肌肤糜烂潮红,湿浊不清,则脂液溢出,积成黄浊厚痂。湿热久蒸,灼伤脉络,肌肤失养则皲裂出血,鼻毛脱落。因糜烂、红肿、脂出结成痂块,以致鼻窍通气不畅,言谈不爽。湿性粘滞不易速去,湿热蕴伏不散,故病情缠绵,或反复发作。小儿脏腑娇嫩,易因脾虚湿滞久郁而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等症。苔黄腻、脉滑数皆为脾有湿滞之证。

治疗

(1)内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和中,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方中以黄柏、萆薢、滑石、泽泻、通草清热去湿而解毒,茯苓、薏苡仁除湿和中,丹皮清热凉血。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以助清热燥湿之力;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以祛风除湿止痒;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金银花以扶正解毒。小儿脾弱,腹胀便溏者,合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消积除湿,虫积者,加使君子、槟榔、榧子以祛虫解毒。

(2)外治:

①参考"肺经蕴热,邪毒外袭"型。

②湿盛黄脂多者,可用明矾3g、生甘草10g煎水洗涤,以清洁、消毒、敛水。

③湿热盛,红肿、糜烂、脂水多,可用青蛤散调涂患处。方中以青黛、石膏、黄柏清热解毒,轻粉、蛤粉收敛去湿。

④苦参、枯矾各15g,研末,生地黄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之功。

⑤糜烂久不愈者,用瓦松适量,烧灰存性,研末,撒布患处,以燥湿敛疮。

4鼻前庭炎病因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肺经素有蕴热,又因起居不慎,复受风热邪毒所袭,或因鼻前孔附近皮肤受损伤,或鼻疾脓涕经常浸渍,邪毒乘机侵袭,外邪引动肺热,风助热势,上灼鼻窍,熏蒸肌肤而为病。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失调,以致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循经上犯,熏蒸鼻之肌肤而发。小儿因脾胃气弱,肌肤娇嫩,易积食化热,疳热上攻,熏灼肌肤而致病,故尤为多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说:"鼻疳者,因疳热攻肺而成。"《病源辞典》也说:"由乳食不调,上焦壅滞,疳虫上蚀所致。"

5鼻前庭炎的病因病理

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如果觉得《鼻前庭炎治疗说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