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中医治疗中肿瘤的误区:救命草与中医

中医治疗中肿瘤的误区:救命草与中医

时间:2024-03-30 22:35:04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肿瘤一直存在争议和误区,有些人认为中医是“救命草”,完全可以替代西医治疗肿瘤,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误导和危险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运用现代医学的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中医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辅助改善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提高其免疫力。而中医治疗肿瘤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疗效的夸大和对西医治疗的否定,导致患者失去了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的机会,甚至延误了治疗时机,对患者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正确理解中医对肿瘤的辅助作用,提倡中西医结合,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举措。

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病因复杂、临床大部分病人不明原因。由于此疾病危害大,因此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那么,哪些中医可以治疗膀胱肿瘤?哪些中医可以治疗膀胱肿瘤1、仙鹤草、鸭跖草各30g,爵床草60

1浅谈中医治疗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病因复杂、临床大部分病人不明原因。由于此疾病危害大,因此及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那么,哪些中医可以治疗膀胱肿瘤?

哪些中医可以治疗膀胱肿瘤

1、仙鹤草、鸭跖草各30g,爵床草60g,金丝草45g,车前草、白毛藤各20g。水煎代茶。服用后如出现胃胀不适,加四君子汤同煎。适用于膀胱出血或合并感染者。1疗程3周,有效可重复。

2、金钱草30-120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膀胱癌尿滴不畅者。

3、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土茯苓各30g,尿痛加瞿麦、扁蓄各10g甘草梢、木通各5g;小便不利加车前草、泽泻各10g;血尿加大蓟炭、生地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癌疼痛、血尿或小便不利者。

4、三棱、莪术、青皮、藿香、香附、甘草各5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1日1剂,频频服用。适用于各型膀胱癌者。如小便不利,加扁蓄10g,薏苡仁15g,金钱草、车前草各30g;小便刺痛加茯苓10g,海金沙5g;尿潴留加大蓟根、薏苡仁、玉米须各30。

5、太子参、茯芩、白术各15g,炙甘草、白花蛇舌草各10g,淡竹叶5g,薏苡仁30g,黄柏5g,六味地黄丸(包煎)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6、龙葵、白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蛇莓15,海金沙、灯心草、威灵仙各10。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7、党参15g,黄芪、茯苓、女贞子、桑寄生、白花蛇舌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体质较差,正气不足者。

8、斑蝥、大黄、人参、猪苓各适量。在斑蝥酒浸液入大黄、人参、猪苓茯苓末,用蛋清调匀,制成绿豆大药丸。每次5粒,每天3次。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腺癌、浸润型癌及非上皮性肿瘤。并结合不同病期,结合辨证和辨病的原则,适用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夏枯草、土茯苓、半枝莲、黄芪、丹参、黄柏、五加皮、当归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9、威灵仙、猪茯苓、王不留行、小蓟、茜草、败酱草各30g,甜菜60g,赤芍、元胡、炮山甲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膀胱癌压迫致尿少不通畅,尿痛者。

膀胱肿瘤中医治疗注意事项

【 宜 】

(1)宜多吃具有抗膀胱和尿道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蛤蟆、田螺、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尿道梗阻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感染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4)出血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老鼠肉。

【 忌 】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2工业污染诱发膀胱癌 中医验方治疗膀胱肿瘤

诱发膀胱肿瘤的病因有很多,而工业污染就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对此,下面就简单介绍膀胱肿瘤的病因都有那些。病因膀胱肿瘤病因复杂,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对于膀胱肿瘤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外源性致癌物质:很早注意到在工业发达国家中直接从事于苯胺染料的工人,膀胱癌发病率特别高,且发病率随工龄增长而升高。后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β-奈胺和联苯胺类化合物对致癌有关,此外,吸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致癌物质等也被认为是诱发膀胱肿瘤的病因。

(二)内源性致癌物质:色胺酸和菸酸代谢异常,其中间产物邻羟氨基酚类物质,能直接影响细胞的RNA和DNA的合成,具有致癌性能,膀胱肿瘤病人尿内色胺酸代谢产物增多。

上文是关于膀胱肿瘤的病因作出的介绍,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诱发膀胱肿瘤的病因有很多,因此,一定要主要预防。健康的生活环境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膀胱癌的常用疗法解读

手术治疗:

(1)膀胱肿瘤局部切除及电灼术

手术适用证:肿瘤只浸润粘膜或粘膜下层,恶性程度较低、基蒂较细的膀胱乳头状瘤。

(2)部分膀胱切除术

手术适用证:适用于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乳头状癌,位于远离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区域的肿瘤。

(3)全膀胱切除术

手术适应证:对于肿瘤范围较大,分散的多发性肿瘤,不宜作局部切除者;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附近;或者位于膀胱颈部的浸润性肿瘤,均应采用全膀胱切除术。

全膀胱切除术的术前必须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使用肠道作尿路改道者,需作肠道准备、备血、术前灌肠,女性还需消毒阴道。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膀胱表浅非浸润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以反复进行、几无手术死亡率、并能保留膀胱排尿功能等优点。此法又通常是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避免或减少膀胱开放性手术。

激光及动力学治疗

通过内镜将激光光纤导入人体空腔器官内治疗疾病,是治疗上的一大进展。对于膀胱肿瘤的激光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简称Nd:YAG激光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1)Nd:YAG激光治疗(2)PDT 膀胱的PDT治疗,因其反应灵敏、治疗效果较满意而被引起广泛的注意,

介入治疗

近年来,介入治疗已广泛用于治疗肿瘤,膀胱肿瘤的介入疗法亦有报道。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指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

放射治疗

膀胱癌的放射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病人的铺助治疗。

加热疗法

利用高于体温的温度(43℃)使癌细胞生长受抑制,而正常组织不受损害的理论。

术后处理和随访

膀胱肿瘤单纯手术复发率较高,而表浅肿瘤经TURBT后临床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肿瘤复发的问题,且肿瘤复发后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将加重。因此在手术前除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外,为防止复发,术后应立即进行膀胱腔内的化疗。较常采用的是化疗药物膀胱腔内灌注。

在预防复发的治疗期间应每3个月做1次膀胱镜检查。如果在随访期间出现肉眼血尿,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应随时提早作膀胱镜复查。同时也可定期作尿常规及尿脱落细胞作细胞病理学检查,若有复发可疑时,亦应提前作膀胱镜复查。

哪些中医可以治疗膀胱肿瘤

1、仙鹤草、鸭跖草各30g,爵床草60g,金丝草45g,车前草、白毛藤各20g。水煎代茶。服用后如出现胃胀不适,加四君子汤同煎。适用于膀胱出血或合并感染者。1疗程3周,有效可重复。

2、金钱草30-120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膀胱癌尿滴不畅者。

3、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土茯苓各30g,尿痛加瞿麦、扁蓄各10g甘草梢、木通各5g;小便不利加车前草、泽泻各10g;血尿加大蓟炭、生地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癌疼痛、血尿或小便不利者。

4、三棱、莪术、青皮、藿香、香附、甘草各5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1日1剂,频频服用。适用于各型膀胱癌者。如小便不利,加扁蓄10g,薏苡仁15g,金钱草、车前草各30g;小便刺痛加茯苓10g,海金沙5g;尿潴留加大蓟根、薏苡仁、玉米须各30。

5、太子参、茯芩、白术各15g,炙甘草、白花蛇舌草各10g,淡竹叶5g,薏苡仁30g,黄柏5g,六味地黄丸(包煎)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手术切除后复发者。

6、龙葵、白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蛇莓15,海金沙、灯心草、威灵仙各10。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7、党参15g,黄芪、茯苓、女贞子、桑寄生、白花蛇舌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体质较差,正气不足者。

8、斑蝥、大黄、人参、猪苓各适量。在斑蝥酒浸液入大黄、人参、猪苓茯苓末,用蛋清调匀,制成绿豆大药丸。每次5粒,每天3次。适用于膀胱乳头状癌、腺癌、浸润型癌及非上皮性肿瘤。并结合不同病期,结合辨证和辨病的原则,适用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夏枯草、土茯苓、半枝莲、黄芪、丹参、黄柏、五加皮、当归等,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9、威灵仙、猪茯苓、王不留行、小蓟、茜草、败酱草各30g,甜菜60g,赤芍、元胡、炮山甲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适用于膀胱癌压迫致尿少不通畅,尿痛者。

3中医治疗肿瘤有“七忌”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

二、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

治疗肿瘤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以毒攻毒之法,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有的肿瘤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由于癌症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这时医生及家属就会嘱咐病人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等,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对症。因为中药的补养药临床上分为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如果不加区分,乱补一气,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过量服用人参、鹿茸等,造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简直是“火上浇油”。

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五、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

中医治疗肿瘤,比较强调忌口。对肿瘤病人的“忌口”,主张食谱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严,要看脾胃功能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给予必要的食补和食疗,一般来说应注意避免肿瘤发病因素的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别火上浇油,如进食脂肪过量,因肥甘厚味而痰湿凝聚,可导致直肠癌、乳腺癌的发展或复发。

另外,某些病需要禁忌一些食品,如疔疮忌食荤腥发物,肺病忌食辛辣,水肿病人禁食盐,黄疸病人忌食油腻,温热病忌食一切辛辣热性食物,寒病忌食生冷瓜果,癌症病人也一样,如口腔癌、舌癌、咽喉部肿痛、食管癌、胃癌等应忌食肥厚荤味、油炸食物及难以消化、质地坚硬类食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之品。还有喜食豆制品的肿瘤患者请注意,因豆制品解药,也就是降低中药的性能,所以在食豆制品(尤其是黄豆类、大豆腐、干豆腐等)蔬菜时,服药最好与其隔开一小时左右为佳。

六、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

癌症患者一经确诊,作为医生或家属均应策略地通知本人,以便配合治疗。尤其是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注意事项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七、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肿瘤治疗切勿“见好就收”。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之初曾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花多少钱都认可,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当癌瘤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便以为完事大吉了,不想继续用药了,以至巩固性治疗没跟上,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病人被“癌灶已消失”的假象所迷惑,不了解癌症形成的机理及其病因,天真地认为此类疾病也像感冒、肺炎一样通过打针吃药就可以解决问题。或片面理解一些医学术语,如“某某癌根治术”、“临床治愈”等等,孰不知“根治术”并非根治,只是手术范围的扩大而已。

看中医要找有治疗肿瘤经验的专科医生去诊治,千万不要找包治一切的所谓“郎中”开方下药而耽误了自己。事实上有很多患者由于乱投医、滥用中药而加重了病情,这是惨痛的教训。

4中医治疗肿瘤有“七忌”

中医治疗肿瘤有七忌——忌活血药用得太过,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忌泻下攻伐过猛,忌补药用之不当,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如果您采用中医治疗法,一定要注意这七忌。

一、忌活血药用得太过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注意其适应症,如果肿瘤尚未切除,或确有血瘀之象,且患者身体尚实,这时才可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患者肿瘤已经切除,或已发生多处转移,体质较虚者,则尽量少用活血之品。因长期应用活血之品,可使病体更虚,并有可能激活癌细胞,极易造成血行转移加速或复发。有的因活血太过,还可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吐血、咳血、尿血、便血等失血倾向。

二、忌以毒攻毒药量过大

治疗肿瘤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以毒攻毒之法,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有的肿瘤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由于癌症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现出相应脏器的虚损及全身体质的下降。这时医生及家属就会嘱咐病人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识,盲目服用一些补药,如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等,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对症。因为中药的补养药临床上分为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在药性上又有寒、热、温、凉之区别。具体治法上又有补心、补脾、补肺、补肝、补肾之不同。所以临床上要根据病人具体虚损程度及脏腑状况来有的放矢用药。如果不加区分,乱补一气,不但不能起到补虚扶正之目的,反而会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过量服用人参、鹿茸等,造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简直是“火上浇油”。

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五、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

中医治疗肿瘤,比较强调忌口。对肿瘤病人的“忌口”,主张食谱不宜太窄,忌口不宜太严,要看脾胃功能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给予必要的食补和食疗,一般来说应注意避免肿瘤发病因素的继续使用,也就是说别火上浇油,如进食脂肪过量,因肥甘厚味而痰湿凝聚,可导致直肠癌、乳腺癌的发展或复发。

另外,某些病需要禁忌一些食品,如疔疮忌食荤腥发物,肺病忌食辛辣,水肿病人禁食盐,黄疸病人忌食油腻,温热病忌食一切辛辣热性食物,寒病忌食生冷瓜果,癌症病人也一样,如口腔癌、舌癌、咽喉部肿痛、食管癌、胃癌等应忌食肥厚荤味、油炸食物及难以消化、质地坚硬类食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之品。还有喜食豆制品的肿瘤患者请注意,因豆制品解药,也就是降低中药的性能,所以在食豆制品(尤其是黄豆类、大豆腐、干豆腐等)蔬菜时,服药最好与其隔开一小时左右为佳。

六、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

癌症患者一经确诊,作为医生或家属均应策略地通知本人,以便配合治疗。尤其是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注意事项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七、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肿瘤治疗切勿“见好就收”。不少肿瘤患者在发病之初曾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花多少钱都认可,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当癌瘤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便以为完事大吉了,不想继续用药了,以至巩固性治疗没跟上,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病人被“癌灶已消失”的假象所迷惑,不了解癌症形成的机理及其病因,天真地认为此类疾病也像感冒、肺炎一样通过打针吃药就可以解决问题。或片面理解一些医学术语,如“某某癌根治术”、“临床治愈”等等,孰不知“根治术”并非根治,只是手术范围的扩大而已。

看中医要找有治疗肿瘤经验的专科医生去诊治,千万不要找包治一切的所谓“郎中”开方下药而耽误了自己。事实上有很多患者由于乱投医、滥用中药而加重了病情,这是惨痛的教训。

5中医是救命草?肿瘤的中医治疗误区

本文指导专家: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王笑民教授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笑民谈到,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是我国癌症防治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但是,由于对中医疾病诊疗的理念方法缺乏了解,有些患者走入了中医治癌的误区内。

误区一 补药治癌

即使无效亦无大碍

某些保健品广告,把并无实际疗效的保健食物吹嘘成抗癌的灵丹妙药,误导病人长期食用,耽误病情。很多病人在接受手术、放化疗后,身体虚弱需要补养,但是补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对气、血、阴、阳的虚损,分别采取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病人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有可能在阴虚、血虚的状态下应用温阳、益气药物,在气虚、阳虚的情况下应用滋阴、养血药物,导致药不对症,对病人不利。

有人认为,扶正中药可提高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但肿瘤存在免疫逃逸现象,就是说一旦发生免疫逃逸,即使扶正药物将人体内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调节到正常状态,免疫系统也无法产生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攻击。体外试验证明,治疗肿瘤常用的扶正中药如黄芪、党参、枸杞的提取物与肿瘤细胞共同培养,并没有发现对肿瘤生长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相反,有些扶正中药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还有促进作用。由此看来,扶正也是双刃剑。

误区二 无计可施

把中医当成救命草

对肿瘤的治疗中医药应全程参与,可我们接诊的部分患者处于复发或转移的癌症晚期,已无法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病人身体很虚弱,而之前并未经过中医治疗,这时再吃中药是没有好处的。

癌症确诊后,如果能够手术、放疗或化疗,则应该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减轻有创治疗对身体的损伤。在抗肿瘤治疗后的康复期,持续用中药进行调理,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有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效果。如果到了疾病的最后阶段,把中医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希望通过中医起死回生,这种想法不太现实。

误区三 西医治癌

中医只能调节减轻症状

在癌症确诊的初期和进展期,绝大多数人都把现代医学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这是对的。但中医药不仅能够调节和减轻症状,也能在控制病灶、抑制肿瘤发展、降低肿瘤标志物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般中医的特点是起效较慢,力量偏弱,作用比较持久。对于发展缓慢、毒性不大的肿瘤,或是复发转移的病灶微小、毒力偏低的肿瘤,用中药能稳定或缩小病灶,阻止肿瘤标志物的增长。实践证明,对于恶性程度偏低、病灶发展不快、肿瘤标志物上升势头不强的惰性生长肿瘤,如部分胸腺癌、部分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腹腔黏液腺癌,甚至是小细胞肺癌,中医药都有控制疾病进展的作用,而且中药毒副作用不大,病人能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误区四 不看西医

用偏方验方治大病

几年前,一位患乳腺癌的演员坚持不看西医,希望通过单纯中医治疗解决问题,最终不幸去世,这一事件引发网上热议。癌症是复杂的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如果迷信偏方,尤其是用一些有毒性的药物,是有危险的。

对于绝大多数癌症,单纯的手术、放疗、化疗尚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同样,中医药单打独斗也不可能成为杀手锏。部分病人迷信偏方、验方,长期用含有蜈蚣、全虫、斑蝥、独角莲、马钱子等毒性较大的偏方,甚至在西医手术、放疗、化疗等有创治疗期间也不间断,结果导致对人体正常功能的严重损伤,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加重病情。

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病人正气充、肿瘤病灶存在、放化疗不宜的情况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但一定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肝、肾、心等脏器的功能。

误区五 忌口发物

吃了肿瘤复发转移

一些癌症患者认为,长了肿瘤或做了手术后,无鳞鱼、牛羊肉、海鲜、葱姜蒜等食物都不能吃,因为这些都是发物,会加速病情发展,导致肿瘤复发,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

很多患者在生病和做完手术后体质虚弱、营养不良,更需要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加快康复。否则会延误身体恢复,给下一步的治疗带来困难。

癌症病人应该恢复正常的饮食,不应过分忌口。某些饮食上的限制,只需遵循一般的、有科学依据的规则,如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应注意主食及含糖食物的限制;服用中药的同时最好不饮茶,但与中药间隔1到2小时后喝茶就没问题,主要是避免茶的成分与中药成分的反应而影响疗效;过敏体质的人,吃鲜活海产品要注意避免发生过敏反应;化疗期间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病人应注意少吃生冷食品。总之,肿瘤病人更该注意膳食营养的平衡,不可盲从于并无科学依据的“忌口”。

误区六 中药无毒

长期用没问题

癌症是一类慢性病,需要长期的观察,长期的中医药调理。与化学药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并不等于无毒。有些常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草药,虽然在传统的中草药方书中并未列入有毒中药的范畴,但这些药物在临床观察中被证实对心、肝、肾等脏器有损伤,长期用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比如马兜铃酸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有马兜铃、关木通、青木香、汉防己、细辛、寻骨风、白英等。此外,北豆根、番泻叶、虎杖、苦参、土贝母、白头翁、芦荟、益母草、厚朴、补骨脂等中药也有肾毒性,长期使用有致肾功能损伤的风险。长期、超量使用何首乌会导致中毒性肝炎。天花粉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附子对心脏有毒性。

因此,长期进行中药调理的肿瘤病人,在用药的同时应定期复查心、肝、肾的功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药物。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中肿瘤的误区:救命草与中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