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第六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 紧跟时代脚步

第六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 紧跟时代脚步

时间:2023-10-31 04:51:01

相关推荐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真菌病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第六版”近日发布紧跟时代脚步,为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该版标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以适应当前医疗科技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得到应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该版标准还融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参考,有助于提升医护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这一发布对于肿瘤和血液科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必将在医疗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对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来说,除了配合治疗、控制病情以外,侵袭性真菌病(IFD)也是相当具有威胁性的挑战。血液科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以及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遭受很大的打击,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风险,因为该类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一旦发生IFD,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版将于近日发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吴德沛教授表示,此次修订第六版,源于实践中的新发现,指南也应随着临床实际的变化而有变化;另外,国内医学诊断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GM试验、G试验、PCR检测,包括二代测序都在进步,给了临床上很多提示;还有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浓度的监测,有些药物相互作用,但由于个体代谢的差异、免疫学上的差异,所以做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此次修订的第六版指南非常好的反映了国内外最新的临床治疗的进展,把一些新的治疗的背景下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人群进行了重新定义。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应用新的靶向治疗药治疗好了一个疾病,但是带来的某些副作用增加了这部分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所以此次修订就把这部分病人纳入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的高危人群中。同时,结合中国实际的情况,与国际上最新的指南以及它们的诊断方式做了匹配,适当调整诊断的标准,根据中国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亚太血液联盟委员会主任黄晓军教授表示,此次新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的发布主要有一下两点意义:

第一,规范诊疗行为,使得诊疗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同质化。简单来说,因为指南是一个专家共识,让普通的医生或者基层的医院在最快的速度达到和大部分专家接近的水平,提高诊疗水平。

第二,指南或者是共识里面定义的一些概念,如同普通话的推广一样,有利于在全国的范围内的研究工作,也有利于世界的交流。此次的第六版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延续,是为了跟上时代的变化。任何一个学术领域都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及时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减少因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死亡,提升免疫力至关重要

侵袭性真菌病(IFD)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根据全国多中心流调的数据,中国一般的化疗患者确诊真菌感染的比例为2%,化疗患者因为并发症死亡的机率很低,只有1.5%。但如果确诊为真菌感染,死亡率就高达11%。移植手术完成后因各种各样的并病症死亡的患者总体比率占15%左右,但一旦确定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30%,直接翻倍。从这几个数字就可以感受到真菌感染的可怕之处。看似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不高,但它却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

关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孙于谦教授表示,从预防到治疗,是一个全链条的管理过程,因为一旦发生IFD以后,治疗的费用代价还是非常大的。真正能够确诊的患者比例其实不高,能够到确诊层级的时候,治疗目标就是让IFD能够得到彻底的治愈,尽量减少IFD相关的死亡。但是在实际临床当中,大部分病人达不到确诊的级别,从预防到有一定的IFD的证据,比如说低烧发热的时候有经验性治疗到有一定力度会到诊断驱动治疗,治疗其实是进行了前移,希望尽可能减少IFD相关的死亡。

专家提醒,除了IFD还要警惕巨细胞病毒的感染

除了侵袭性真菌的感染问题,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巨细胞病毒也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非常常见的一个病毒性感染的并发症。一旦移植后感染巨细胞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肺炎、呼吸衰竭,甚至要插管上呼吸机。除此之外,还可能引起巨细胞病毒的视网膜炎,导致一些病人会失明,视网膜脱离、出血;CMV巨细胞脑炎,肠炎等并发症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致死率以及相当高的治疗负担。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非常好的诊疗规范,区别于IFD,CMV目前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预防性药物。国际上,对高危人群,从开始阶段就可以进行预防性用药,降低CMV的激活,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减轻药物间互相作用产生的副作用。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版发布!紧跟时代脚步 打造中国特色指南

如果觉得《第六版: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 紧跟时代脚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